结合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进行全面评价。
答:评价:
一、凯恩斯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
1、震撼世界的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历史上空前的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1929年10月24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暴跌成为这次危机的起火点,之后迅速波及到美国全部产业界,最终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到处商品充斥,生产萧条,商店关门,生产力大量闲置和毁灭,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千百万失业者挣扎在饥寒交迫中。
2、政府干预经济思潮的流行: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正深深地陷在经济大危机中。
当时美国经济学界和政治的一些人就开始建议政府采取干预措施和运用经济政策来调节治理危机,以至于逐渐形成了一股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潮。
3、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成功:1933年3月,在经济危机中,佛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深受当时美国社会上要求政府干预经济思潮的影响,一进白宫就要求美国国会授以“紧急全权”,并宣布实行“新政”。
所谓“新政”实质上是一系列工业、农业、财政、金融、对外经济的政策的总称,其中心内容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调节和干预国民经济的运行,对付经济危机。
“新政”具体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颁布各种紧急法令,以稳定金融、稳定物价、调节生产、保障利润。
进而实行大规模的公共工程,运用赤字财政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来刺激经济,强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新政”的推行对于解救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减少失业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表现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强大力量。
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成功,成为凯恩斯主义形成的实践先导。
二、凯恩斯为什么主张用通货膨胀的办法刺激资本主义经济:凯恩斯主张的是用调节总需求的方法来刺激经济,他的理论是说国家有空闲的生产能力,是总需求的不足导致这些空闲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于是需要刺激需求,由政府来扩大财政支出,即课本上所说的政府购买,这样短期内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在与总供给曲线交于新的均衡点处时物价上涨了,物价上涨是扩大总需求带来的结果,而不是说要用通胀来刺激经济;你可以参见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来分析物价上涨。
也可以这样理解,政府购买扩大,则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多,则物价上涨。
三、凯恩斯货币政策主张的特点: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
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使得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引起投资需求不足,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支出,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对凯恩斯理论的评价:1、成功方面: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是刺激增长的扩张性政策,而且政策的实施主要通过政府干预,采取种种措施增加全社会的货币总支出、扩大有效需求,其中以扩大政府开支为中心内容的膨胀性财政政策为主,以增加货币供应量为核心的膨胀性货币政策为辅,再配之以管制工资,无价的收入政策和改善结构性失业的劳工政策,以及对外经济扩张的外贸政策等。
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机制,特别是在缓解经济危机、减少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过显著疗效。
在战后近四分之一世纪里,西方各国工业生产增长了近三倍,其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经济周期也较为缓和,失业率大为下降。
以凯恩斯主义的典型试验基地的美国为例,1942年开始执行凯恩斯主义的膨胀性经济政策,当年的政府开支比上年增长了一倍,而失业率则从上年的9.9%降到4.7%。
此后30年间,美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1929-1950年平均增长2.6%,而1950-1973年平均增长3.3%),失业率也基本在4%左右徘徊。
于是许多凯恩斯主义者把这段岁月称为“凯恩斯时代”。
凯恩斯本人则被尊为“战后繁荣之父”。
2、失败方面:长期实施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也带来了严重后果。
西方世界在战后20多年的繁荣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经济的“滞涨”。
到20世纪80年代初,公私债务近5万亿美元。
这种寅吃卯粮的负债经济加上严重的比例失调,为美国日后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困难。
其他西方各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没有把握好一个准确的度。
由此可见,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短暂成功是以成功之后的“滞涨”危机为代价的,虽然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失败的结果导致了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兴盛,但从当今各国的经济政策中,还是可以看到浓重的凯恩斯主义色彩。
四、清楚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简要评价:1、必要的国家干预2、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也是我国的现实需要。
2008-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也面临严峻的考验,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增投资4万亿元。
2010年已经显现出来我国经济将有一个止跌回升升的趋势。
3、要吸取历史教训,把握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