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章显志、夹叙夹议、托物言志》写作指导课
2014.9.18
在文章的叙述过程中和结尾处,用议论的语言说点道理,不仅点明了中心,而且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学生的随笔看来,大部分学生会用这一点,只是缺少些这里罢了。
这节课,把目标定位了解卒章显志、夹叙夹议、托物言志的概念,感受其表达效果,适当运用一种或两种方法练习。
实现第一个目标并不难,从字面便理解了其意思;落实第二个目标,用的方法是将议论的语句去掉,感受其效果,夹叙夹议,去掉后,效果不明显,基本上不会改变原意,然而加上适当的议论会让读者更亲切,更好懂,更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改成——学生谈谈什么是夹叙夹议——教师出示材料理解夹叙夹议,并注意应该是叙多议少;——问问谁喜欢用这种方法,谈谈其好处。
写作环节的效果还不错,一节课50个学生创作完毕,非常好。
理解卒章显志有时是作者思想的升华,李子有些难,可以用学生的随笔代替。
今天,两个环节进行了调整,效果果然不错。
教师先将“夹叙夹议、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板书到黑板上,告诉同学们这三种写作手法,并问你最熟悉那一种?学生说托物言志,结合《陋室铭》、《爱莲说》理解托物言志;让学生谈谈夹叙夹议,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很多学生发言道:让人感到亲切,思路更加清晰、容易让人明白,拉近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由层次性,写出人物的性格……很好的理解了夹叙夹议的好处,再结合实例,学生理解较为深刻。
卒章显志,以学生的随笔为例,效果很明显,学生的随笔更容易理解,便于学生明白卒章显志的作用,除了点名中心外,似乎还可以提升中心。
指导的效果还是蛮不错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