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

第1部分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资本分析自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以支持”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创业投资历经实践探索、逐步兴起、快速增长等三个阶段后,于2001年步入了调整阶段①,在这一阶段,除局部地区外,总体上讲全国创业投资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1.1 创业投资机构总量分析由于目前中国尚没有统一的创业投资机构衡量标准,各地规则又不一致,因此要确定一个机构是不是创业投资机构并不容易。

本报告依据以下两个原则,来界定有效样本,即本报告分析所指的创业投资机构:第一,以创业投资或高科技投资为主营业务的投资公司(基金)或投资管理公司;第二,所管理的创业资本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

这一点与去年的调查有所不同,去年的调查对象包括了非法人的创业投资机构,即大公司或综合性投资公司所属非独立的创业投资部门。

由于这类机构的投资行为较难确定,本次没有把它们纳入调查范围之内。

今年调查共收到360余份调查表,根据上述原则确定有效问卷为296份。

从1994年到2002年全国创业投资机构的总量、新设立数量(即增量)和总量的增长率及其变化情况如表1.1所示。

图1.1和图1.2则直观地表现了这一期间全国创业投资机构增量、总量的变化趋势。

表1.1 1994-2002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总量、增量及其变化②从表1.1、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 2000年以前全国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2000年达到最高点,2000年以后则出现逐年递减趋势,其中2002年的年增长率仅为2000年的增长率的九分之一。

此外,本次调查发现一些2001年以前成立的创业投资机构已经被迫①参见《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2》第9-11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6月版。

②本表数据与去年调查结果略有差异,主要原因是部分2001年以前已经成立但是没有参加去年调查的机构参与了本次调查,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本次调查对样本进行了适当调整,使得以前处于调查对象范围的创业投资机构,没有被包括在统计分析范围之内。

表1.2中的数据也是如此。

解散或者已经不再从事创业投资,这些机构中的绝大部分为民间机构。

调查结果显示,自2001年以来,中国的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增长速度一直处于不断下滑趋势,目前仍未走出调整阶段。

从总体上讲,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使创业投资赖以发展的宏观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尤其是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逐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以及同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等七部门提出的《关于建立中国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即七部委文件),对创业投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创业热情,使创业投资曾一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但是,由于某些改革环节的滞后,尤其是创业板市场未能及时推出,创业投资缺乏通畅的撤出渠道,使部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受到了很大挫伤。

他们普遍对进入创业投资行业持观望态度,规模比较小的民间创业投资机构由于规避风险能力较弱,大部分直接选择了退出,从而使这两年来中国的创业投资出现了上述不断下滑趋势。

1.2 创业投资机构性质根据出资人的性质和出资比例,中国目前的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可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国有独资的创业投资机构,其资金基本上由地方财政直接提供或经由国有独资公司安排;第二类是政府参股的创业投资机构,其资金一部分由地方财政直接提供或经由国有独资公司安排,另一部分由国内其他机构、自然人提供;第三类是国内企业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简称非政府机构),其资金全部由国内企业(国有独资公司除外)、金融机构和国内其他机构和自然人提供;第四类是外国独资或合资创业投资机构,这部分机构中包含了在境外注册,在境内开展业务的机构①。

本报告主要根据完整地提供了此类信息的创业投资机构的情况进行分析。

图1.3表示了本次参与调查的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分布情况。

通过对不同年度的调查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今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分布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政府参股机构只包含政府与国内其他机构和自然人共同创办的机构,至于政府与外资共同创办的合资机构则被划为第四类,而去年这类机构被划为其他机构。

去年的其他类型机构还包括金融机构参股的机构在内的一些机构,本次调查取消了其他机构这一分类,将其分别划归上述四种类型。

1.国有独资的创业投资机构:基本保持原状1999年以前由政府出资成立的创业投资机构,基本采取国有独资模式。

本次调查显示,2002年这类机构在全部创业投资机构中占20.1%,与去年调查的水平基本一致(见图1.3)。

根据所占比重的多少,这类机构的性质又可依次细分为国有独资公司全资、政府全资以及二者共同出资三种。

与去年的调查相比,政府全资机构变化不大,国有独资公司全资机构的比例有所下降,二者共同出资机构的比例有所上升。

具体分布见图1.4。

从历年新设立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分布来看,国有独资创业投资机构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在2000年新设立创业投资机构中,这类机构约占20%;2002年也为20%,基本没有变化(见图1.5、图1.6)。

2.政府参股的创业投资机构:略有增加1999年以后成立的有政府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绝大多数属于这种性质。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七部委文件的出台,极大地激励了地方政府参与创业投资的热情。

本次调查显示,政府参股的创业投资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为33.3%,比去年有所增长(见图1.3)。

通过对新设立机构的性质分布进行分析,也可以发现近几年来政府参股的创业投资机构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在2000年新设立创业投资机构中,这类机构所占比重接近30%,2002年又有进一步增长,所占比重达到了37.0%(见图1.5、图1.6)。

3.国内企业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即非政府机构):有所下降这类机构在1999年七部委文件颁布以后增长迅速。

调查显示,国内企业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为31.5%,比去年有所下降(见图1.3)。

从当年新设立机构的性质分布来看,近几年来这类机构的增长幅度出现了较大的下滑趋势,在2000年新设立创业投资机构中,这类机构所占比重为40.2%,达到了历史最高点,2001年后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2002年这一比例则降到了30.0%,(见图1.5、图1.6)。

4.外资或合资创业投资机构:小幅上升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创业投资依据的政策与国外普遍采取的政策之间兼容性较差,所以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的外资创业投资机构,一般不在国内直接设立创业投资机构,而是采取在境外注册、在境内设立办事机构的方式进行运作,间接投资是其主要投资方式,所有的交易都在境外进行,而且多数机构的投资范围并不局限于中国大陆,还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

1999年以后,中国出现了少数合资创业投资机构,其中多为管理公司,境外合作者往往以台资、港资为背景。

调查显示,这类机构约占总数的15%。

另一方面,从新设立机构的性质分布来看,近年来,外资或者合资的创业投资机构出现了一定的增长趋势,在2000年新设立创业投资机构中,这类机构所占比重为10.3%,2002年则为13.0%(见图1.5、图1.6)。

通过对上述各种创业投资机构的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继续保持着多样化的格局,其中政府参股和国内企业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已成为创业投资机构的主流,国有独资机构不再占绝对优势。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1999年七部委文件提出的建立中国创业投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效地调动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积极性。

二是,透过各类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分布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政府参与和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某些新特点。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科技、经济的发展,采取了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利用政府资金引导非政府资金共同组建创业投资机构,积极推进本地区创业投资体系的建设步伐。

三是,由于缺乏通畅的撤出渠道,国内企业等非政府资金的参与热情下降,调查中还发现,由于看不到盈利前景,少数非政府机构被迫解散或从这一行业消失。

其中,后两个原因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政府资金支持的创业投资机构所占比例有所上升,非政府资金的创业投资机构所占比例略有下降。

1.3 创业资本总量分析1994—2002年的全国创业资本总量、增量及其增长率如表1.2所示,历年的创业资本总量、新增创业资本的变动趋势则由图1.7、图 1.8所示。

创业资本的变化趋势与创业投资机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2000年以前呈逐年增加的态势,2000年达到最高点,2000年以后则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

但是,创业资本的变化与创业投资机构的变化略有不同。

其一,本次调查增加了后续融资的调查内容,因此资本的增加与机构的增加并不同步。

其二,1998年、1999年和2000年这三年创业资本的增长率变化不大,这主要是外资因素造成的。

因为1998年和1999年的国际资本市场非常活跃,境外创业投资机构筹集到的资金较多。

表1.2 1994-2002年中国创业资本总量、增量及其变化着实际数量有非常明显的增加,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境外资金部分。

一方面,今年外资机构对本次调查活动较为支持,填写的内容较去年更为详实;另一方面,如前所述,所有的外资机构均采取在境外注册、在境内设立办事机构的方式进行运作,多数机构的投资范围是远不止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还包括新加坡等一些东南亚国家。

通常他们不会事先准确确定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金规模,有些机构只是按照一个粗略的估计值进行填报,也有的是按照它们总的管理资本进行填报的。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机构并不都直接将资金投资在国内的企业或项目中,相当多的情况下是先投资在境外设立的项目公司,再由后者以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内设立外商独资企业或与国内企业合资。

因此在这一循环中,究竟有多少资金投资于大陆,目前还很难界定清楚。

1.4 创业资本的构成表1.3 1998-2002年中国创业资本增量构成及其变化(不含境外资金)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创业资本结构已经日趋多元化,包括政府创业资本、国内企业创业资本(简称民间资本)、外资机构创业资本、金融机构创业资本和其他类型创业资本。

本次调查涉及的各类资本有以下五类:(1)政府创业资本,包括政府和国有独资企业提供的资金;(2)国内企业创业资本,包括国内股份有限公司(含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它类型国内企业提供的资金;(3)外资创业资本,是指境外机构(含港澳台)以及在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合资与合作机构提供的资金;(4)金融机构创业资本,包括银行、证券机构、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等提供的资金;以及(5)其他,是指上述4种类型以外的其他资本来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