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物理 3-5 力的分解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
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都是矢量运算法则.
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重点
1.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力的分解中的应用.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
3.正交分解法.
难点
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通读教材,勾画并熟悉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再完成教材助读中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独立完成,限时20分钟。
课前预习
一
1、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___________。
2、力的分解是_____________的逆运算,同样遵守_____________定则。
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行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___,就表示力F的两个_____________。
3、在不同情况下,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个力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的效果,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_____________平行四边行,也就是说,同一个力F可以分解为_____________的分力。
二
1.将一个8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有
A. 1N和10N
B. 10N和10N
C. 10N和5N
D. 20N和20N2.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比它大的分力
B.一个力可分解成两个大小跟它相等的力
C.如果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确定,那么另一个分力就是唯一的
D.如果一个力以及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这两个分力就完全确定了
3.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G可以分解使物体沿斜面向下滑的分力G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2,当斜面倾角增大时()
A. G1和G2都增大
B. G1和G2都减小
C. G1增大,G2减小
D. G1减小,G2增大
课中探究
一
1.物体的受力分析中合力和分力到底怎么区分?
2.力的分解的实际效果怎么确定?
3.力的分解的唯一性有哪些情形?
力的分解遵循怎样的原则?
探究一、力的分解原则
1、拖拉机对耙的拉力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这两个效果相当于两个力分别分别产生的,也就是说,拖拉机实际拉耙的力F 可以用两个力1F 和2F 来替代。
那么,力1F 和2F 就叫做力F 的 力。
那么,求一个实际的力的分力就叫做力的 。
3、为什么说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探究二、力的分解的实例(力的分解原则: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1、对放在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斜向上拉力F 的分解
(1)拉力F 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两分力大小分别是多少?(运用三角形知识求解)
2、对放在斜面上物体的重力G 分解
(1)重力G 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两分力大小分别是多少?(运用三角形知识求解)
做一做:1、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 ( )
A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静摩擦力
C .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
D .以上都不对
3、三角支架悬物拉力的分解
(亲自做实验体会)让学生用铅笔支起图中的绳子,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手指受到的是拉力,手掌受到的是压力,由此体会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从而正确画出分力的方向。
(1)拉力F 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2 N 的力可分解为7 N 和4 N 的两个分力
B.一个2 N 的力可分解为9 N 和9 N 的两个分力
三
四 二
C.一个6 N 的力可分解为4 N 和3 N 的两个分力
D.一个8 N 的力可分解为4 N 和3 N 的两个分力
2.绳子AB 和BC 吊一个0.5kg 的灯,如果BC 绳处于平,AB 绳与水平夹角为60°,求绳AB 和BC 所受的拉力。
(g =9.8N/kg )
1、重力G 的光滑球被竖直挡板挡住,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所示,如何分解重力G (重力G 产生两个效果)?档板和斜面分别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
2、举重运动中保持杠铃的平衡十分重要.如图所示,若运动员举起l 800 N 的杠铃后双臂保持106°角,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运动员两手受力各为多大?(sin53°=0.8,cos53°=0.6)
【省以致善】
课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