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高考语文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课件
2020高考语文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课件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 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 情。
• 要有再现诗词画面的习惯和能力。
• 例6、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
•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注】 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东南,因与 洞庭相连,诗中以洞庭称之。②湘君:传说
中的湘水之神,这里借指洞庭。
请简要分析诗歌的前两句的感情色彩。
诗歌的前两句用一连串具有感伤色调的意象来表
•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 了怎样的氛围?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 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 例5、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例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羁旅思乡之情。
• (五)看意象,品意境
•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
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
诗歌中的意象,都关涉两个方面:形
例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 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 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 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 《梅花落》。
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
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 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
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
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
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
已被吐蕃攻占。
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
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
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
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学以致用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
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
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
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 析。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 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 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 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 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 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 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 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达作者的情感:“西风”让人想到凄凉肃杀,“老 (波)”让人想到凄楚悲凉,“白发”则让人无限伤 感。肆虐的“西风”,苍老的“湘君”,惨然的“白 发”,构成了一幅令人黯然神伤的画面,作者借以抒 发了一腔的失意和悲愁,迟暮之感。
总结
读懂诗情的突破口
一读诗题 知门别类,把握情感方向
二读作者,知人论世, 三读注释, 抓暗示信息 四读关键词句:情感词、意象词、修
•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 足,……
抓关键词句 关键词
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 “悲”、“愁”、“孤”、“喜”、“闲” 之类。
意象词:意象的特殊内涵与诗歌的传 情达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修饰词:形容词、动词 、副词等,尤 其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
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
虑收复失地之心……
例2、 (2015年福建卷)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 ①明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 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题目:地点时间缘由 即景抒情诗
注释:作者身份
作者:南宋遗民
感情:寂寞、闲?
意象:亭基、野渡、 春水、草、晚照、杨 花、杜鹃啼鸣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不同意。(1分)诗人通过亭基寂寞,野渡 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这些悲凉的景物, (1分)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 (1分)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带来的凄凉、 孤独、怅惘之情。(1分)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 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 鲁木齐。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 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明确: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 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 控制。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重点、难点:
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命题探微
1、选材方面,在经历了从唐诗宋词到魏晋诗歌、
元明清诗词曲的选材范围扩大之后,现在的考察范 围又呈缩小的趋势,选材上又重新回归唐宋诗词。
2 、考点方面,近两年考查主要表现在:
关键句
首句(联):从首句了解基调,许多 诗词,往往在开头部分,奠定基调,统领 全诗。
尾句(联):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 后一两句升华,卒章显志,或较为鲜明直 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转含 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
重要句:隐含诗歌重要信息,有助于 我们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
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 人情感。
•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 用。(5分)
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 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 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 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 (六)再现情景,设身体验
•
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的情景,
设身进入这一情景中去体验、感受其意境
和情感。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4分)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 字”。
•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把握作品
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
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
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
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
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
团圆的美好愿望。
注意
1、综合运用读诗的方法赏诗,正确把握 诗的情感。
2、答案要具体。 3、答题要规范。
问: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 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 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 要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 (三)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 有些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内 容或感情基调;有些介绍相关诗句,暗示 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暗示 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 中的生僻字句,可以降低阅读的难度。
象和情意。
•
抓住那些典型的意象,可以帮助
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特别要注意“象”前后的表“意”词
语,以抓住“意”和“象”的契合点。
• 例5、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①.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