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设备学重点

医学影像设备学重点

1、螺旋扫描:又称容积扫描,由于扫描轨迹呈螺旋状而命名。

是指X 线球管和探测器连续旋转,连续产生X线,连续采集产生的数据,而被检者随检查床沿纵轴方向匀速移动使扫描轨迹呈螺旋状的扫描方式称为螺旋扫描。

2、滑环:所谓滑环是用一个圆形宽带状封闭的铜条制成的同心环和一CR(计算机X线摄影):是用IP板记录1、CT中探测器的特征? 5、个碳刷代替电缆的一种导电结X线图像,通过激光扫描,使存答:探测器最重要的特性是它们的效率、稳定单相全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构,很像电动机的碳刷和集电储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此光信号性、响应性、准确性与线性以及一致性。

三选一三相全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环结构。

经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电信号,再效率是指探测器从X线束吸收能量的百分数。

倍压整流高压次级电路
3、Pitch(螺距):X线管旋转一周时扫经A/D转换后,输入计算机处稳定性是指探测器的重复性和还原性。

面床位移距离除以X线束准直理,形成高质量的数字图像。

响应性是指探测器接收、记录和输出一个信号单相全波X线机电路工作原理:宽度(即层厚)。

阳极特性曲线:是在一定的灯丝加热电流所需的时间。

特点是在高压交流电的任一半周,X
4、磁场强度:单位正点磁荷在磁场中所下,管电压与管电流之间的关线管都有电流通过,都能产生X线。

该受的力被称为磁场强度。

系。

2、数据处理与接口装置的组成?电路由四个高压硅堆D1~D4构成单相
5、均匀性:是指在特定容积限度内磁场灯丝发射特性曲线:是在一定的管电压答:数据处理主要由前置放大器、对数放大器、全波整流桥,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接到的同一性,即穿过单位面积的下,管电流与灯丝加热电流之间积分器、多路转换器、模/数转换器(ADC)、高压变压器B次级输出的两端。

高压变磁力线是否相同。

的关系。

接口电路等构成。

压器次级中心点接地。

在单相全波整流
6、梯度磁场:是电流通过一定形状结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对数放大器:考虑到X线的吸收系数与检测到电路里,一般均将流过高压变压器中性的线圈所产生,梯度磁场是脉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的穿透X线光强之间存在对数关系,因此设置点的交流电流整流后,再用直流mA表冲式的,需较大电流与功率。

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了对数放大器。

进行测量。

7、射频系统(RF系统):RF系统包括发像技术。

射RF磁场部分加接收RF信号超导体:某些物质的电阻在超低温下急剧3、MRI设备的优点?三相多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优点:部分。

前者由发射线圈和发射下降为零,这些物质称为超导答:(1)无电离辐射危害;①三相多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kV的脉动通道组成,后者由接收线圈和体。

(2)多参数成像;率很小,有效地抑制了软射线,显著减接收通道组成。

X线管容量:是X线管在安全使用条件下,(3)高对比度成像;少了对人体的无益辐射。

单词曝光或连续多次曝光而无(4)MRI设备具有任意方向断层的能力;②三相多波整流高压次级最短曝光时间1、数字X线成像(DR)依其结构可分为任何损害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5)无需使用对比剂,可直接显示心脏和血短。

计算机X线成像(CR)数字X线荧荷量。

管结构;③三相多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管电压波光成像(DF)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成热容量:X线管处于最大冷却率时,允许(6)无骨伪影干扰,颅后窝病变清晰可辨;形近似平滑波形,分布在焦点轨迹上的像。

承受的最大热量。

(7)可进行功能、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热功率是均匀的。

2、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重要的改进实际焦点:指靶面瞬间承受高速运动电子的研究;④在相同的管电压和管电流条件下,三相实现了数字X线成像。

优点是提高束的轰击面积,呈细长方形。

多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X线输出剂量了图像密度分辨力和显示能力。

有效焦点:是实际焦点在X线投射方向上4、MRI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是单相全波桥式整流高压次级电路的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利用计算的投影。

答:MRI设备的组成:主磁体、梯度系统、射1.5倍~2倍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多普勒效应:由于声源和接收器之间产生频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其他辅助设备等。

⑤当前电网供电系统都是三相四线制,三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相对运动,使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工作原理:当处于磁场中的物质受到射频电磁相多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中,负载由三像技术。

发生变化的现象。

波的激励时,如果RF电磁波的频率与磁场强度的相电源平均分担,在负载功率不变的情4、CT不同于X线成像,它是用X线束对像素:矩阵中的每个数字经数模转换器转关系满足拉莫尔方程,则组成物质的一些原子核会况下,三相电源机组对电源电阻的要求人体层面进行扫面,取得信息,经换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发生共振(MR),此时原子核吸收了RF电磁波的可适当放宽。

计算机处理获得的重建图像,是数块,称之为像素。

能量,当RF电磁波停止激励时,吸收了能量的原字成像而不是模拟体素: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将选定层面子核又会把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即发射MR信号,三相全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缺点:5、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从黑到白不同灰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通过测量和分析此MR信号,可得到物质结构中的①电路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灰阶体,称之为体素。

许多物理和化学信息。

②三相投闸比较复杂,不易实现零相位投图像。

这些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空间分辨率:在高对比度条件下,分辨微闸;的X线吸收系数。

小物体的能力。

③由于三相滑轮自耦变压器沿导磁体的6、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栅比:滤线栅铅条的高度与相邻铅条之间安匝分配不均匀,使电压波形变坏。

内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的距离之比。

影像技术。

栅的焦点:滤线栅中心两侧的铅条向中心7、MRI是有软组织高分辨特点及血管流倾斜一定的角度,将所有铅条沿CR和DR的比较空效应。

倾斜方向延长,会聚成一条线,1、DDR的图像清晰度优于CR,主要由像
8、CT图像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该线与滤线栅平面中心直线的素尺寸决定。

CR在读出潜影过程中,说明密度高低的程度。

但在实际工焦点。

激光穿过IP深部时,产生散射使图像作中,不用吸收系数,而换算成CT滤线栅的焦距:滤线栅焦点F到其中心的模糊,降低了图像分辨率值,用CT值说明单位为HU。

垂直距离。

2、DDR的噪
声源比CR少,没有二次激励9、CT检查分为平扫、对比增强扫描、栅密度:在滤线栅中每厘米距离范围内所过程引入的噪声,因此
S/N高造影扫描。

排列铅条数目。

3、DDR的拍片速度快于CR,拍片间隔为10、物质的密度与其本身的比重成正比,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是利用磁几秒,直接出图像。

CR拍片间隔1min物质的密度高,比重大,吸收X线共振成像观察以上,从摄影到胶片显像需3min以上量多,影像在图像上呈白影。

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扩散4、DDR的X线转换效率高,而CR利用潜11、对比剂按影像的密度高度分为高密度运动的一种成像方法。

水分子影成像,信号随时间而衰减,故DQE对比剂和低密度对比剂两类。

高密扩散快慢可用表观扩散系数较低,曝光剂量比DDR高 5、DDR探测度对比剂有钡剂和碘剂。

(ADC)和DWI两种方式表示。

器寿命长,可用10年,CR的IP可用1 12、X线具有与X线成像和X线检查相关T1(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年左右的特性为:穿透性、荧光效应、感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DDR有升级为透视的能力,但不能运官效应、电离效应。

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用于常规X线机;CR不能透视,但能13、干式激光相机:控制板、片盒、供片T2(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与原有的X线摄影设备匹配工作,取消滚动轴、激光成像组件、热鼓显像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洗片机 7、CR比DDR便宜组件、机壳。

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 14、CR由信息采集、信息转换、信息处减快慢的尺度。

理、信息存储和记录。

IP板尺寸:
T1WI(T1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14*17、14*14、10*12、8*10 反应组织间T1特征参数的成 15、DR由X线探测器、图像处理器、图像,反映组织间T1的差别,有像显示器。

利于观察解剖结构。

T2WI(T2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2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2的差别,有利于观察病变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