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组织设计-场地

施工组织设计-场地

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名称:作业大队保养站道路
编制: 吴晓达
审核: 李广福
审批: 李涛
单位:大庆国大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04年8月20日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审批表
2.当工程需要其它上级部门审批时,在最后栏目中填写意见。

目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工程特点分析
4.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5.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布置及准备
6.主要资源供应计划
7.其它施工技术措施
1)防止质量通病措施
2)HSE管理措施
3)环境保护措施
4)雨季施工措施
5)保证施工进度措施
6)降低成本措施
8.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9.质量安全指标
1)质量指标
2)安全指标
一、编制依据
1.依据该工程施工图纸;
2.依据本工程施工采用的施工规范(见附表)。

二、工程概况
三、工艺流程
场地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基槽开挖→二灰土基层→基层养护→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混凝土路面→混凝土养护。

四、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施工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测量放线,会同建设单位有关人员确定现场废旧设施拆除工程量。

严格按施工图和质量施工规范组织技术交底。

作好原材料的二次试化验工作。

材料、机械按计划分期分批进入施工现场。

为开工作好一切准备工作。

二)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1.原场地清理:将场地内的废旧设施等障碍物拆除并外运至建设单位指定地点;
2.土方工程:
根据施工现场实测,道路结构层位置的土方均为回填的建筑垃圾土,不能用做混凝土道路基层工程施工。

基槽采用人工开挖,人工清理、整形,垃圾土全部清除外运,灰土垫层用的回填土采用外购土方。

回填土的土质及施工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基层的标高及平整度必须符合土方工程的施工规范,以确保上述工序的施工质量。

3)场地基础的施工:
①30cm厚12:35:53石灰、粉煤灰、土基层:该结构层施工时,首先对场地全线进行测量,确保几何尺寸准确,钉好边桩。

将人工拌合的二灰土铺入槽内,铺设时保证厚度均匀。

用6~8T压路机初压两遍人工找平、整形、洒水,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

再用18T压路机碾压6~8遍,洒水养生七天,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基层的配料,分层摊铺及夯压程度应符合下列规定:配料正确、拌合均匀、一次性摊铺完、夯压密实,基层表面无松散和起皮;
②20cm厚10:20:70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在该层施工时,首先测定出边线钉好边桩,按配合比通知单的配比配入原材料(石灰在使用前3~4天洒水粉化,消解过筛)人工反复拌合均匀,铺入槽内。

用洒水车均匀长距离洒水适量,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碾压整形,用网格挂线找平,用12~18T压路机碾压6~8遍,压实度达到97%以上。

4)混凝土面层施工:
①混凝土采用搅拌机集中拌合,140翻斗车运输;
②路面必须连续铺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平板振捣器及梁
式振捣器相结合。

③水泥混凝土振实后,必须作好面层的抹平和压光工作。

水泥混
凝土初凝前,应完成面层抹平、搓打均匀,待混凝土开始凝结
即用铁抹子分遍抹压面层,注意不得漏压,并将面层的凹坑、
砂眼、和脚印压平,在混凝土终凝前需将抹子纹痕抹平压光。

④水泥混凝土面层浇注完成后,应在12h内采用塑料膜加以覆盖
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五、施工进度计划
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为使本工程达到高效、优质、安全、低耗的目标,首先要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工序衔接,加强现场管理。

该工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施工:
1).施工准备阶段:编制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计划措施。

搞好原材料二次试化验的委托,并根据工程特
点合理组织劳动力、施工设备进场等工作。

2).主体施工阶段:
主要内容有:1)、基槽开挖;2)、基层施工;3)混凝土场地面层;
4)混凝土养护。

3).交工验收阶段:
主要内容有: 1)环境恢复、2)系统交工、3)竣工资料整理。

2.施工部署及准备
1)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李涛
技术负责人:李广福
质量负责人:印达权
材料负责人:唐建明
HSE负责人:王永林
经营预算负责人:张成有
2)施工准备
为了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加强科学管理,搞好样板起步,争创优质工程,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应作好以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组织图纸会审和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搜集整理与工程有关的各项规范、图集等技术资料;
(2)物资准备:编制材料、设备供应计划,外委材料计划,设备与工具需用量计划等。

(3)施工现场准备
①需用机械与计量设备在开工前进施工现场;
②对主要原材料及设备,搞清供货时间,近期进场。

严格执行质量计划,严禁不合格品进入施工现场,确保工程质量。

六、主要资源供应计划
1.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见附表)
2.主要施工设备和机械需用计划(见附表)
3.主要材料需用计划表(见附表)
4.主要检测工具一览表(见附表)
七、其它施工技术措施
(一)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现场全部进行挂牌标识,由专人负责清理现场,六头归一。

2每天收工进行一次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施工队或班组在曝光板上挂牌曝光。

3施工所用物料,做到下垫上盖,大宗料成方成线,做到料尽场清。

4工地严格按油田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要求进行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开工。

5对施工质量好和文明施工好的施工班组优先安排工作量。

(二)防止质量通病措施
1.一般要求
1)实行“三工序”管理,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达到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
2)开展QC和ISO9000教育,坚持ISO9002标准施工程序,认真
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树立为用户服务质量第一的思想。

在保证质
量的前提下,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3)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做到执行标准100%,单项工程质量评定100%,质量教育面100%。

严格按图纸施工,资料齐全完整,确保验收一次成功;
4)在经营管理上,实行项目负责制,责权利相结合,质量与效益
挂钩,奖优罚劣。

开工前做好原材料试验化验工作,不到位不施工。

按照分工,把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倒人;
5)执行日常检查和大型抽查相结合,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施
工队每天进行自查,质量技术人员做到现场抽查,实行施工质量预
防控制管理。

2.具体分项工程防止质量通病措施:
(1)土方工程:
场地内原有垃圾土全部清除外运,采用外购土做结构层。

确保夯填的施工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混凝土场地基槽开挖后,如遇软弱土或淤泥质土,必须对基土进行更换或加固,确保不影响下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2)基层(垫层)工程:
垫层施工应在基土的最优含水量的情况下施工,过干的土在压实前应加以湿润,过湿的土应予以晾干。

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粘土(或粉质粘土、粉土)的拌合料铺设。

灰土拌合料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拌合料应分层随铺随夯,不得隔日夯实,亦不得受雨淋。

夯实的干密度最低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夯实后表面应平整,经过养护期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混凝土路面工程:
把好原材料进场关,坚决禁止不合格材料应用到工程施工中。

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无误。

混凝土运至浇注地点,应符合浇注时规定的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注前进行二次搅拌。

浇注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注完毕。

(4)混凝土的养护
①应在浇注完毕后的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
②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③养护用水应与混凝土的拌制用水相同;
⑤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全部表面应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组长:李广福
副组长:印达权
成员:各专业技术员
(三)、HSE管理措施
1)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地设安全监督岗位进行巡回检查,每周开安全会。

2)进施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

3)施工不准随意乱扔东西,避免事故发生。

4)施工用电源要设专人管理,下班专人拉闸,闸刀应放在有锁的
配电箱内。

5)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其使用及安全可靠性,特别
机动翻斗车的刹车部位。

6)项目设专人进行精心管理,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

(四)、环境保护措施
①对粉尘的控制:对易产生粉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不准随便外扔,必须装入专用编织袋后用外运;
②对废水的控制:施工降水及雨水通过排水沟排除场外,对后台洗石机等的废水采用集水坑集中,沉淀后重复使用;
③对废气的控制:施工用机械设备间歇时熄火,对燃烧不充分的冒黑烟的机械停止使用;
④对废弃物的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严禁随便乱扔,统按建设单位单位指定地点外运;
⑤振动及噪声的控制:汽车运输尽量安排在白天,砼施工需用振捣器,因此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洗石机等易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尽量安排在白天使用。

HSE管理体系图
表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表2 主要检测工具计划表
表3 主要设备材料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