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科学概论名词解释

环境科学概论名词解释

环境科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

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

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原有成分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

,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例如:硫酸,硫酸盐,硝酸,硝酸盐,臭氧及一些寿命不同的活性自由基。

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土壤污染: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产生土壤环境质量现存的或潜在的恶化,对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或可能有危害的现象。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够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等)长距离迁移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了原有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危险废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定义危险废物为“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是在有效感觉噪声级基础上,考虑白天,晚上,夜间的不同效应等因素,对飞机噪声进行评价的方法。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环境质量的代表值得测定,确定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的过程。

对照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布设在不受污染物影响的城市和工业排污区,生活污水排放口的上游。

控制断面:反映本地区排放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布设在河段内有控制意义的位置。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及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等标污染指数:指所排放污染物的浓度超过排放标准的倍数。

等标污染负荷: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表示。

污染负荷比:指某种污染物或某种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

全球气候变化:指在全球的范围内,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