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管外科疾病术前准备

血管外科疾病术前准备

2、控制、处理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
3、检查:血常规、凝血机制(PT、APTT、FIB)、血型、输血全套、生化1+4、胸X片、ECG(选作HOTOL、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了解腹部脏器情况、肢体CT或MRI了解动脉瘤情况(选作DSA)、彩色多普勒了解双下肢动脉及颈动脉情况、了解双下肢深浅静脉条件。
2、监测BP、P、R、血糖、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肝肾功。
3、制酸、祛痰。
4、营养支持,输入白蛋白。
5、开始进食后,口服阿司匹林及括血管药。
动静脉造瘘
1、心理准备,戒烟。
2、控制、处理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
3、检查:血常规、凝血机制(PT、APTT、FIB)、血型、输血全套、生化1+4、胸X片、ECG、彩色多普勒了解造瘘肢体动脉及静脉脉情况。
4、术前三天作肠道准备(庆大+灭滴灵),术前一天灌肠两次。
5、术前口服祛聚药?
6、术中带药:腹部CT或MRI片,抗菌素、肝素、凯时、甘露醇、碳酸氢钠、取栓导管、人血白蛋白?联系相应型号人造血管
7、手术通知单注明术中要测ACT。
8、如需深低温麻醉,提前请会诊。
9、术前合血1600ml-2000ml。
1、术后截瘫、性功能障碍。
3、制酸、祛痰、凯时。
4、营养支持,输入白蛋白。
5、开始进食后,口服阿司匹林及括血管药。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
1、心理准备,戒烟,病危。
2、控制、处理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
3、检查:血常规、凝血机制(PT、APTT、FIB)、血型、输血全套、生化1+4、胸X片、ECG(选作HOTOL、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了解腹部脏器情况、肢体CT或MRI了解动脉瘤情况(选作DSA)、彩色多普勒了解双下肢动脉及颈动脉情况、了解双下肢深浅静脉条件。
3、术中、术后血管损伤、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包括心脑血管意外)困难,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术。
6、术后淋巴管瘘。
7、最后诊断由病理结果决定。
8、根据术中发现决定手术方式,有可能切取自体血管作为移植材料,有可能无法完全切除包块,只作部分切除或取活检或探查。
2、术中、术后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包括心脑血管意外),术后移植血管狭窄,必要时需再手术。
3、血管吻合口漏、动脉瘤形成、移植物感染,必要时需再手术。
4、术中、术后可能因肠道缺血需行肠切除、肠造瘘术。
5、术中、术后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6、术后淋巴管瘘。
7、最后诊断由病理结果决定。
8、根据术中发现决定手术方式。有可能切取自体血管作为移植材料。
4、术中、术后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5、术后淋巴管瘘。
6、最后诊断由病理结果决定。
7、根据术中发现决定手术方式。有可能切取自体血管作为移植材料。
8、术后长期口服抗凝、祛聚、扩血管药物并监测凝血机制。
1、防制感染2周(环丙沙星或二代头孢)
2、控制血压(必要时用硝普钠),监测BP、P、R、血糖、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肝肾功。
9、术后长期口服抗凝、祛聚、扩血管药物并监测凝血机制。
1、防制感染2周(环丙沙星或二代头孢)
2、控制血压(必要时用硝普钠),监测BP、P、R、血糖、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肝肾功。
3、制酸、祛痰、凯时。
4、营养支持,输入白蛋白。
5、开始进食后,口服阿司匹林及括血管药。
颈动脉体瘤
1、心理准备,戒烟。
2、检查:血常规、凝血机制(PT、APTT、FIB)、血型、输血全套、生化1+4、胸X片、肺功能、ECG(选作HOTOL、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了解腹部脏器情况、颈部动脉DSA及瘤体供血管栓塞(选作颈部CT、彩色多普勒)、检查声带情况。
血管外科疾病围手术期处理
血管外科疾病
术前准备
手术同意书特殊内容
术后处理
腹主动脉瘤
1、心理准备,戒烟,病危。
2、控制、处理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
3、检查:血常规、凝血机制(PT、APTT、FIB)、血型、输血全套、生化1+4、胸X片、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请ICU、麻醉科会诊)、ECG(选作HOTOL、超声心动图)、腹部CT或MRI了解腹部脏器及腹主动脉瘤情况(选作DSA)、彩色多普勒了解双下肢动脉及颈动脉情况,选作肾图。
3、术前口服祛聚药?,
4、术前Matas试验,体位训练。
5、术中带药:CT或MRI片抗菌素、肝素、转流管。
6、如需深低温麻醉,提前请会诊。
7、术前合血1600ml-2000ml。
1、术中及术后偏瘫、感觉障碍。
2、术中神经损伤,术后相应功能障碍,如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颈交感神经、膈神经、面神经等。
9、如作血管移植,术后有可能出现移植血管狭窄,必要时再手术。术后长期口服抗凝、祛聚、扩血管药物并监测凝血机制。
10、术后复发。
1、注意脑供血不足、偏瘫、神经损伤表现。
2、监测BP、P、R、血糖、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肝肾功。气管切开包备床旁。
3、防制感染。
4、短期使用激素。
肢体动脉瘤
1、理准备,戒烟,病危。
3、血管吻合口漏、动脉瘤形成、移植物感染,必要时需再手术。
4、术中、术后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5、术后淋巴管瘘。
6、最后诊断由病理结果决定。
11、根据术中发现决定手术方式。有可能切取自体血管作为移植材料。术后移植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必要时再手术术后长期口服抗凝、祛聚、扩血管药物并监测凝血机制。
1、抗凝、祛聚、括血管药,防制感染2周(环丙沙星或二代头孢)
4、术前用抗凝、祛聚、括血管药。
5、术中带药:CT或MRI片,抗菌素、肝素、凯时、取栓导管、联系相应型号人造血管,镁蓝(如需取自体大隐静脉)
6、术前合血800ml。
7、术前标记全程大隐静脉。
1、术后有可能肢体缺血改善不明显,最终需截肢。
2、术中、术后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包括心脑血管意外),必要时需再手术。
4、术前口服祛聚药?
5、术中带药:CT或MRI,抗菌素、肝素、凯时、取栓导管、联系相应型号人造血管,镁蓝(如需取自体大隐静脉)
6、通知单注明术中要测ACT。
7、术前合血1600ml-2000ml。
1、术后患肢功能障碍。
2、术中、术后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包括心脑血管意外),必要时需再手术。
3、血管吻合口漏、动脉瘤形成、移植血管感染,移植血管狭窄,必要时需再手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