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调研1.1 简介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是德国最大和最官方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其科研使命是面向社会、科学和产业所面临的中长期重大战略性需求和挑战,在能源、地球与环境,医学卫生,航空航天及交通运输,物质以及关键技术领域从事国际一流的研究。
亥姆霍兹联合会主要通过开发运行大规模的科研设施和科学装备,携手国内和国际伙伴共同从事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依托国家中长期的创新规划任务实施旨在塑造人类共同美好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主要特性指标联合会成员单位:在所有的联邦州有分布 18 个科研中心(2014 年)单位人员总数:38000 人(2014 年),21,000人为科学家、工程师,7500人为博士研究生,1650人为实习生。
基础科研经费:26.9 亿欧元(90%来自联邦 10%来自所在州)第三方经费:13.3 亿欧元(2014 年)目前规划实施的项目导向预算总盘面:128 亿欧元(2014/15 -2018/19)六大领域包括:能源、地球与环境、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交通、关键技术、物质结构。
亥姆霍兹联合会六大领域的科研工作主要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重大问题,为以后和未来提出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1.2 组织架构与法律形式亥姆霍兹联合会是一个专门注册的会员机构,目前会员包括 17 家独立法人资质的科研中心和一家非独立法人的中心。
各个会员自身享有多种不同的法律框架结构(公募基金会、注册协会,有限责任公司,国营事业单位)。
联合会自 2001 年成立之后,联合会的活动都受联合会章程的约束,所有的会员中心实施共同的科研、经费和管理架构。
联合会设置一名全职主席负责整个项目导向的经费管理转型和全机构的总体对外战略的协调。
支持联合会主席日常工作的是一位总裁、分设在柏林和波恩的两个总部以及在布鲁塞尔、北京和莫斯科三个代表处。
1.2.1组织架构联合会的核心决策群体是成员单位委员会和理事会。
其中成员单位委员会由联合会内部成员组成,理事会由外部成员组成。
成员单位委员会的委员即为亥姆霍兹研究中心的主任。
理事会成员为联邦、州政府的“职权”代表以及科学与研究、商业和工业和其他研究组织的代表。
理事会委任独立的、国际知名专家进行研究项目的评估,并接受他们的评估报告。
这些评估是理事会向联合会资金资助方(即联邦、州政府)提出项目资助建议的基础,以决定研究项目的资助力度。
评议会负责准备关于“评估和项目导向资助”的所有决议。
融资合作伙伴委员会:联邦政府和各中心所在州,负责界定研究政策要求,包括研究领域、研究周期和任命理事会。
理事会:除了成员单位委员会之外,外部任命的理事会是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中央决策机构。
成员为联邦和州政府“职权”代表、议会和科学机构代表以及科学界与产业界的公众人士,任期为三年。
理事会负责亥姆霍兹联合会的所有重大决策;选举主席和副主席。
评议会:由理事会任命、组建,负责根据理事会项目评估的结果、优先资助排序进行项目资助的审议。
成员由常任理事会成员(即联邦、州政府“职权”代表)、六个领域的专家以及替补成员组成(取决于讨论的研究领域)。
主席:一位全职主席负责管理联合会以及全机构对外协调。
他在科学界、工业界以及政府之间的沟通中起到主导作用。
负责准备、执行理事会关于项目导向资助的建议。
负责协调研究领域项目发展规划、跨中心的协作以及联合会总体战略的制定。
副主席:八位副主席支持、建议和代表主席履行其职责。
其中,六位科学副主席也是六个研究领域的协调员。
另两位副主席来各心的行政机构。
总裁:总裁代表、建议和支持主席履行其职责,并负责运营联合会总部。
作为一个行政事务的特别官员,总裁对内、对外均代表了亥姆霍兹联合会。
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主席团(执行委员会)由主席、八位副主席和总裁组成。
总部:分设在柏林和波恩的两个总部,与布鲁塞尔、北京和莫斯科三个代表处一同,协助主席、副主席和总裁履行其职责。
六个领域:亥姆霍兹的科学家分别在项目导向资助框架中的六个跨中心的研究领域中开展工作。
这种跨中心的研究是由跨学科的外部合作以及国际间协作来实现的。
成员单位委员会:除了理事会,成员单位委员会是该联合会的中央决策机构。
委员是各中心的科学技术和行政主任。
成员单位委员会负责所有联合会的工作。
它定义了跨中心的发展战略和项目框架,并有权提出主席、理事会成员选举的建议。
1.2.2成员单位|1 2012 年由莱布尼茨联合会转入亥姆霍兹联合会|2 2011 年由莱布尼茨联合会转入亥姆霍兹联合会|3 2009 年合并了前莱布尼茨联合会体系的柏林同步辐射电子储存环协会(BESSY)|4 自 1971 年成为马普学会的二级科研机构1.2.3协同管理亥姆霍兹联合会采取以科学家团体自治的方式,按照六个领域组织研究项目。
战略分析与评议是亥姆霍兹联合会项目导向资助模式的基础,来自联合会意外的全球杰出科学家组成的专家评议会负责筛选项目,他们的评审意见将决定不同重点方向的资助力度以及不同重点方向中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资助比例。
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主席负责全部评审过程的管理,并设主席团(执行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
主席团(执行委员会)共9人,1位主席、8位副主席(不同研究领域的6为研究中心科研主任,以及两位研究中心行政管理主任),主席任期5年,可以连任一次;副主席在所属研究中心负责人中轮流选拔,任期2年。
亥姆霍兹联合会理事会负责分配各领域方向经费,聘请的外部专家评议会把握研究方向,执行管理的主席团定期轮换,以保证组织管理的公平公正。
理事会、评议会和主席团(执行委员会)各司其职,保证了亥姆霍兹联合会选题的科学及组织过程的有效。
1.3 项目导向的经费管理模式项目导向的经费资助模式(POF :Programme-Oriented Funding)是亥姆霍兹联合会凝炼自己专题研究方向和分配基础科研事业费的核心机制。
相比于传统的课题资助模式,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专题项目研究一方面因为长期的设施建设而体现在资金规模巨大,更核心的是侧重科研目标而推行的科研机构性资助。
POF 资助模式旨在推动科研中心之间加强合作共同拿出一致的专题领域研究计划,同时也要加强它们之间、加强项目计划之间内的竞争,通过竞争与合作更好地贯彻落实联邦政府与各个州政府明确的任务目标。
各个资助机构和各个研究中心也应依据这个自 2001 年启动的新模式提升质量管理和计划目标的实现。
两轮 POF 项目已经完全结束。
自 2014/15 启动的第三轮 POF将于 2018/19 结束。
在当下第三轮的项目计划中,共资助了六大研究领域的 30 个重点专题,每个专题均由少则一家多则七家科研中心的参与。
从资金面上来看,预算额度很大的专题项目包括涉及众多大型设备的“从物质到材料再到生活”(24 亿欧元)和“癌症研究”(9.84 亿欧元),中型专题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32.4 亿欧元)和“海洋:从深海到大气”(2.54 亿欧元),而更小的专题项目包括“生物经济关键技术研究”(9900 万欧元)和“科技、创新与社会”(6700 万欧元) - 上面每个专题项目都是五年的经费周期。
POF 资金中的 20%,可由各科研中心自行调配用于单位所谓的项目相关研究,也是为了方便各单位灵活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1.4 创新体系与管理的持续完善根据理事会的决议,亥姆霍兹联合会的项目导向资助模式应进一步聚焦于制订的战略专题向前推进。
联合会将继续在跟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沟通基础上选择好跨越中心和多种学科的新的、对科学与社会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方向。
通过系统地开发与社会各界的对话交流,联合会将更好地应对挑战,更好地为解决社会难题做出贡献。
联合会成立 20 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发展。
大科学研究中心在一个共同的名称下,共同决定实施以项目导向原则组织科研课题和科技预算,并以此加强相互之间以及跟外部伙伴之间的合作。
这项改革尚未完成,亥姆霍兹联合会将与他们的各方资助者继续这一既定方针。
为了落实委员会提出的进一步强化项目导向的建议,由各具法人资质的中心共同组成的联合会将进一步细化职责与分工。
联合会的研究领域就是一个可以增添、补充新的战略性专题和领域、完善体系研究基础设施的层面。
在评审专题项目和项目成就的时候,未来的作为指征的回顾性元素与前瞻性元素将会有所不同。
未来的评估将更侧重项目的筹备以及项目的中期进行,评审结果将对项目的经费预算产生明显的影响。
对应于这样的项目评估要求,建议的实施期限应该从五年延长到七年。
建设和运营大型基础研究设施,向来自德国科学体系乃至欧洲和国际的用户提供支撑服务,这将仍然是亥姆霍兹联合会的最核心的使命之一。
整个亥姆霍兹联合会的基础设施必须作为整体经常地而且是透明地获得来自全部科研体系潜在用户的集体认同。
鉴于近些年来大型科研装置已经向高校和其他科技体系成员加强了开发,现在应该在增进透明度和强调战略优先次序的框架下,遴选和简化各个科研合作资助计划。
考虑到亥姆霍兹联合会巨大的体量和它与政治的特殊关系,也必须十分强调继续保持德国学术体系的多样性以及其他科研机构的独立自主性不会受到影响。
1.5 协同科研模式亥姆霍兹联合会之所以保持世界科研领先地位,与其协同研究的组织形式密切相关。
联合会把各种资源集中投入到6个重点研究领域中,同时积极争取第三方经费。
不同研究领域的经费总量以及核心经费和第三方经费的构成比例也不同,充分体现了亥姆霍兹联合会的定位和特点,其中经费总量最多的是“物质结构”领域,正是由于研究工作对大型科研设施的依赖,所以其核心经费所占比例最高。
相对而言,“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经费较少。
亥姆霍兹联合会按照6个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分配其核心经费,通过组织个研究中心参加科研项目竞争,确保研究专注于自己的强项。
由于各研究中心的历史发展以及研究领域不同,所以各研究中心可能涉及到的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研究领域数量也不同;从事多个领域研究的机构占大多数,同时在某个研究领域中也通常有多个研究中心参与其中。
1.6 研究与创新资助模式亥姆霍兹联合会核心经费主要的资助形式是:(1)战略引导项目,即资助符合亥姆霍兹联合会发展战略的计划项目。
(2)依托设施项目,即资助依托大型科学装置的研究项目,例如粒子加速器、同步加速器、中子和离子源、研究用船和飞机。
(3)创新协作基金,这是最重要的科研促进手段,该基金可以迅速而灵活地作出反应,但同样需要通过竞争来实现其战略目标。
该部分基金的年度资助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2千万欧元到2014年增加到8千万欧元。
其资助方式有五种:➢关注未来研究课题亥姆霍兹联盟(Helmholtz Alliances to Occupy Key Future Research Topics);➢虚拟研究所(Helmholtz Virtual Institutes: Expanding Networks within the Scientific):拓展与高校的联系网络;➢青年科学家提升行动(Promoting Young Researchers);➢创新研究支撑框架(Creating Frameworks for Top-Flight Research):促进前沿研究,促进技术转移、机会均等以及科研的国际化;➢卓越保障行动(Assuring Excellence):推动具有良好前景的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