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欣赏《彩云追月》教案
执教者:解放路小学华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海边月夜的优美意境,体味作者传递温暖而美好的思想感情。

2.听辨民族乐器的音色,会轻声的跟着哼唱第一乐段主旋律。

3. 感受乐曲《彩云追月》中最有特点的切分节奏,通过体态律动来比较恒拍与切分节奏的不同韵律。

同时通过声势律动来体验“应答式”的作曲手法。

4.通过对《彩云追月》的拓展,让同学们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和挖掘它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内容:
听:民族管弦乐合奏《彩云追月》、创意表演《彩云追月》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意境。

2.掌握切分节奏,感受其特殊的韵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钢琴、纸杯四只。

五、教学过程:
导入:音配画,欣赏黑鸭子演唱《彩云追月》
师:同学们,今天我要带着大家去海边边听歌边欣赏美丽的夜景。

(播放课件)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一下你看到了什么景色吗?(生答)
师: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星星闪烁,不一会,一片彩云随风飘来。

这么美的景色总是带给人无尽的遐想。

我国的曲作家任光先生为这样的月夜创作了一首乐曲《彩云追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民族管弦乐合奏《彩云追月》的第一乐段,说说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
新授:欣赏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
1.欣赏第1乐段
(1)感受比较乐器音色,说一说其表现的形象,完整表格。

师:在这段舒缓优雅的旋律中,竹笛演奏主旋律,二胡、扬琴、木鱼等乐器轻巧的伴奏,丰富的乐器表现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画面。

(2)分句学唱第1乐段,了解民族五声音阶。

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旋律,让我们一起用声音来表现,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用LU哼唱。

(跟琴哼唱)。

再请你听一听老师唱谱,并想一想:在do re mi fa soi la ti 这七个音中,有哪些音没有出现?(学生回答fa ti)其实《彩云追月》是用中国的五声音阶写成的,而五声音阶就藏在乐曲的第一乐句。

我们再来唱一唱乐句。

(3)填上歌词唱一唱。

师:这优美的旋律不仅吸引了我们,也深深打动了词作家王付林,他为这段旋律填上了歌词,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跟着琴声唱一唱)
2.聆听第2乐段,感受切分节奏。

师:《彩云追月》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旋律和歌词,其实它的美还藏在节奏当中。

我们来看一看。

(标记切分节奏)这些节奏型以前见过吗?它叫什么?这种节奏叫做切分节奏。

切分节奏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来试一试。

(纸杯游戏)
师介绍纸杯游戏的玩法。

学生感受恒拍与切分节奏。

(可以边拍边走)让学生说一说切分节奏的感觉。

用切分节奏为第二乐段伴奏。

3. 欣赏第3乐段
师:那么浩瀚的夜空里,彩云和月亮之间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乐曲的第3乐段,你能否从音乐中找到彩云和月亮呢?它们在干什么呢?
竹笛、大提琴轮番演奏,仿佛让我们看到彩云和月亮在一问一答,又仿佛在追逐嬉戏呢,忽上忽下,忽进忽退,饶有情趣。

我设计了两种声势来表现彩云和月亮的追逐嬉戏。

(出示图谱)师生配合做声势律动,配上音乐。

4.完整欣赏乐曲
师:下面让我们完整地欣赏乐曲,老师有3个要求,请同学们轻声地演唱第1段旋律,用切分节奏为第2乐段伴奏,在听到第3乐段时用声势表现浩瀚夜空中云月相嬉的场景。

拓展:《彩云追月》的旋律从任光的笔下流出,一直流淌了70多年,它流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不同的演奏家、作曲家、歌手都喜爱这首曲子,分别把它改编成高胡独奏曲、钢琴独奏曲和流行歌曲、合唱等多种版本,使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我向大家推荐由李云迪、沙溢合作表演的创意节目《彩云追月》。

我们一起来欣赏。

1. 欣赏李云迪、沙溢演奏的《彩云追月》
创意表演《彩云追月》中钢琴、萨克斯的演奏,真是别样的风采。

2.为《彩云追月》配上现代诗朗诵。

总结:不同的演绎形式给我们带来了绝然不同的感受,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彩云追月》那经典的旋律都像那不断流淌的清泉,还将继续滋润每个人的心田。

最后让我们以一首现代诗歌《彩云追月》来结束我们的音乐课。

(朗诵诗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