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6、梅花魂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6、梅花魂

《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

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
四、学习第一件事。

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1)“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
(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

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读书落泪”这个小故事,我们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朗读,体会了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四个小故事。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正是这样,我国把梅花订为国花。

所以外祖父喜欢梅花,其实是借梅花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

默读课文,从哪些具体事例中还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热爱祖国。

2.生默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体会游子之情
1.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

(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a.“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

(不甚留意──分外爱惜)
◆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用“▲”标出句子中外祖父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

这是反问句,如果改成陈述句怎么改?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

”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

”(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2.转入第13段,直接感悟“梅花魂”。

a.在众多的花儿中,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衷?(他欣赏梅花的秉性)
b.相机引出第13段,从相应的句子中总结出梅花的秉性。

(不畏严寒、傲骨凛凛、坚忍不拔、顶天立地……)
c.第13段除了讲梅花的秉性外,还讲了哪几层意思?(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的人物;作为中国人应该具有梅花的秉性。


d.举例说明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

(岳飞、戚继光、江姐……)
e.外祖父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向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f.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3.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这句话把外公比作什么?(小孩子)
◆外祖父和小孩子应该说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外祖父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之情,从他的失态中体会到外祖父思归难归的悲痛心情。


4.送别亲人,思归难归。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思归难归,愁苦变老)
◆当你读到这句,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华侨望着远去的亲人,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愁苦使他愈加的衰老。


三、回顾整体,畅谈收获
1.(指课题)什么叫“魂”?
2.本文以“梅花魂”为题想告诉读者什么呢?(梅花的禀性;外祖父思乡、爱国之情……)
3.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明白了梅花的秉性:感受到海外赤子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积累了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外拓展,内化积累
自己选择一首思念亲人或家乡的古诗背诵下来,在班上展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