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学》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诊断学》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第五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自主神经可分为交感与副交感两个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血管与腺体等活动。

大部分内脏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双重支配,在大脑皮质的调节下,协调整个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临床常用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眼心反射
患者仰卧,双眼自然闭合,计数脉率。

检查者用左手中指、示指分别置于患者眼球两侧,逐渐加压,以患者不痛为限。

加压20~30s后计数脉率,正常可减少10~12次/分,超过12次/分提示副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增强,迷走神经麻痹则无反应。

如压迫后脉率非但不减慢反而加速,则提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二、卧立位试验
平卧位计数脉率,然后起立站直,再计数脉率。

如由卧位到立位脉率增加超过10~12次/分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由立位到卧位,脉率减慢超过10~12次/分则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

三、皮肤划痕试验
用钝头竹签在皮肤上适度加压划一条线,数秒钟后,皮肤先出现白色划痕(血管收缩)高出皮面,以后变红,属正常反应。

如白色划痕持续较久,超过5分钟,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如红色划痕迅速出现、持续时间较长、明显增
宽甚至隆起,提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交感神经麻痹。

四、竖毛反射
竖毛肌由交感神经支配。

将冰块置于患者颈后或腋窝,数秒钟后可见竖毛肌收缩,毛囊处隆起如鸡皮。

根据竖毛反射障碍的部位来判断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范围。

五、发汗试验
常用碘淀粉法,即以碘1.5g,蓖麻油10.0ml,与95%酒精100ml混合成淡碘酊涂布于皮肤,干后再敷以淀粉。

皮下注射毛果芸香碱10mg,作用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而引起出汗,出汗处淀粉变蓝色,无汗处皮肤颜色不变,可协助判断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范围。

六、Valsalva动作
患者深吸气后,在屏气状态下用力作呼气动作10~15s。

计算此期间最长心搏间期与最短心搏间期的比值,正常人大于或等于1.4,如小于1.4则提示压力感受器功能不灵敏或其反射弧的传入纤维或传出纤维损害。

(胡申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