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医保支付腾笼换鸟创新药发展前景广阔
事件
10 月10 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将17 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将阿扎胞苷等17 种谈判药品纳入医保目录乙类,并确定了医保支付标准。
核心观点
平均降幅56%,大力支持国产创新
国家医保局加快推进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此前于2018 年8 月确认了12 家企业的18 个品种纳入2018 年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药品范围。
经过谈判,除了芦可替尼,最终包括12 个蛋白激酶抑制剂、1 个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等在内的17 个药品纳入医保目录,适应症分别为肺癌(5 个药品)、肾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7 个药品)、以及血液肿瘤(5 个药品)。
除了恒瑞的培门东酶和正大天晴的安罗替尼2 个国产品种外,其余15 个均为进口独家品种。
按照此前最高中标价格计算,本次平均降价幅度达56.7%,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36%。
不考虑赠药,西妥昔单抗、奥西替尼、克唑替尼降幅最大,达71%;降幅最小的是恒瑞的培门东酶,降幅仅为21%,体现了国家对国产创新药的大力支持。
保障谈判药品可及性,督促落地放量可期
在目录和适用范围方面,通知要求各省(区、市)医疗保险主管部门不得将谈判药品调出目录,也不得调整限定支付范围。
目前未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统筹地区,也要按规定及时将这些药品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