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_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案例

第七章_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案例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具体制度 •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对象:进出口货物涉及 的并受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实施的保 护。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模式: • 1.依申请的保护(被动保护)模式 • 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侵权嫌疑货物即将进出口的,可以 向货物进出境地海关提出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而启 动海关保护程序的保护模式称为依申请的保护 • 应当注意的是在此种方式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备案 不是启动保护程序的必备条件。 • 被动保护模式下有以下内容:(1)知识产权权利人发 现侵权嫌疑货物后向海关申请扣留;(2)海关扣留侵 权嫌疑货物;(3)海关在扣留20个工作日内协助人民 法院对货物进行司法扣押或者放行货物。
• (2)海关发现有侵权嫌疑货物情况下的主动通知。海关发现进出口货 物有侵犯备案知识产权嫌疑的,应当立即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 • (3)权利人保护申请的提出与担保的提交。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自海 关通知送达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依照条例有关于申请文件要求的规定 (详见:在依申请的保护方式下,申请的内容)提出申请,并依照条例 规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第十四条)提供担保。知识产权权利 人逾期未提出申请或者未提供担保的,海关不得扣留货物。 • (4)海关对申请的处理。权利人依照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交了有效的申 请与担保的,海关应当扣留侵权嫌疑货物,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 并将海关扣留凭单送达收货人或者发货人。 • (5)海关调查与认定权。在依职权的保护程序下,海关发现进出口货 物有侵犯备案知识产权嫌疑并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后,知识产权权利人 请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海关应当自扣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 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是否侵犯知识产权进行调查、认定;不能认定的, 应当立即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也叫知识产权的边境保 护,1994年9月,我国开始对知识产权实施边境保 护.目前,我国海关已经建立起一套包括报关单 证审核、进出口货物检验、对侵权货物的扣留和 调查、对违法进出口人进行处罚以及对侵权货物 进行处置等环节在内的完善的知识产权执法制度 • --1995年10月,我国首次颁布实施《知识产权海 关保护条例》,开始建立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 • •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具体制度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涉嫌侵权案件的处理 2.没收及对没收货物、物品的处理 公益捐赠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 • •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具体制度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涉嫌侵权案件的处理 3.和解 鉴于知识产权的性质属于私权,海关查处侵权案 件应当尽可能考虑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意愿,鼓励 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侵权纠纷,同时节约海关的 执法成本。因此,知识产权权利人与收发货人就 海关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达成协议,向海关提出 书面申请并随附相关协议,要求海关解除扣留侵 权嫌疑货物的,海关除认为涉嫌构成犯罪外,可 以终止调查。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 • • •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具体制度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扣留侵权货物的申请及处理 2.在依职权的保护模式下 (1)限期申报 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实施监管,发现进出口货物涉及在海 关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且进出口商或者制造商使用有关 知识产权的情况未在海关总署备案的,可以要求收发货 人在规定期限内申报货物的知识产权状况和提交相关证 明文件。 • 收发货人未按照上述规定申报货物知识产权状况、提交 相关证明文件或者海关有理由认为货物涉嫌侵犯在海关 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的,海关应当中止放行货物并书面 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
上海海关查获出口侵犯“SUNWATT(新华牌)及图形”商标电池案件。
全国海关系统查获的首起涉嫌侵犯上海世博会物标志专有权案件
上海海关查获出口侵犯“蝴蝶”商标缝纫机案件。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第一节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概述 • 一、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大致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 权、发现权、商业秘密、商号、地理标志、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传统知识、生物多样 化等内容。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 • • •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具体制度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涉嫌侵权案件的处理 2.没收及对没收货物、物品的处理 (3)对当事人无法查清的侵犯知识产权货物予以收缴 在当事人无法查清时,海关要作出没收侵权货物或物品 的行政处罚的难度较大,为解决案件办理的实际问题, 切实打击有关侵权行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 实施办法》第32条规定了进出口货物或者进出境物品经 海关调查认定侵犯知识产权,应当由海关予以没收,但 当事人无法查清的,自海关制发有关公告之日起满3个 月后可由海关予以收缴。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 • • •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具体制度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扣留侵权货物的申请及处理 1.在依申请的保护模式下 (1)申请 第一,申请人主动提出申请。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侵权 嫌疑货物即将进出口的,可以向货物进出境地海关提出 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 • 第二,关于申请的内容。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注册地或者国籍等; 知识产权的名称、内容及其相关信息;侵权嫌疑货物收 货人和发货人的名称;侵权嫌疑货物名称、规格等;侵 权嫌疑货物可能进出境的口岸、时间、运输工具等;侵 权嫌疑货物涉嫌侵犯备案知识产权的,申请书还应当包 括海关备案号。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 • • •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具体制度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涉嫌侵权案件的处理 1.放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应当放行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 (1)在依申请的保护条件下:海关依照条例规定扣留侵权嫌疑 货物,自扣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 的; • (2)在依职权的保护条件下:海关依照条例规定扣留侵权嫌疑 货物,自扣留之日起5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 并且经调查不能认定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侵犯知识产权的; • (3)涉嫌侵犯专利权货物的收货人或者发货人在向海关提供与 货物等值的担保金后,请求海关放行其货物的; • (4)海关认为收货人或者发货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货物未侵 犯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知识产权的。
• (2)没收后对货物、物品的处理 • 有关货物可以直接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或者知识产 权权利人有收购意愿的,将货物转交给有关公益 机构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或者有偿转让给知识产权 权利人。有关货物不能按照规定处置且侵权特征 能够消除的,在消除侵权特征后依法拍卖。拍卖 货物所得款项上交国库。有关货物不能按照上述 两项规定处置的,应当予以销毁。海关销毁侵权 货物,知识产权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协助。有 关公益机构将海关没收的侵权货物用于社会公益 事业以及知识产权权利人协助海关销毁侵权货物 的,海关应当进行必要的监督。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具体制度 •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备案制度:备案的作用 • (1)作为海关采取依职权保护措施的前提。只有知识产权已经在海关 总署备案的情况下,海关才将发现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的情况通知知 识产权权利人。此外,根据现行《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海关只能 对涉嫌侵犯在海关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的货物才有权进行调查处理。 • (2)有助于海关发现和查处侵权货物。尽管《条例》规定知识产权权 利人可以直接向侵权嫌疑货物进出境地海关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 而不需事先进行知识产权备案,但是通常知识产权权利人仅靠自己的 努力发现即将进出口的侵权货物是很难的,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日常 监管是目前发现侵权货物的主要途径。知识产权权利人向海关总署办 理知识产权备案,不仅使海关可以启动主动保护程序,而且也使海关 能够在对货物的日常监管过程中及时发现侵权嫌疑货物,并及时与权 利人联系办理确认、申请、担保、扣留等有关手续。 • (3)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由于知识产权备案的信息是向社会开放的, 知识产权权利人办理备案,可以对那些毫无顾忌地进出口侵权货物的 企业产生警告和震慑作用,促使其进出口侵权货物的违法行为有所收 敛。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模式: • 2.依职权的保护(主动保护)模式 • 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实施监管过程中,发现进出口货物涉嫌 侵犯在海关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的,应当立即书面通知知 识产权权利人。知识产权权利人自通知送达之日起一定时 限内提出保护申请而启动海关保护程序的保护模式称为依 职权的保护。 • 应当注意的是在此种方式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备案是 启动保护程序的必备条件。 • 主动保护模式有以下内容:(1)知识产权备案。(2)海 关发现侵权嫌疑货物后通知权利人。(3)知识产权权利人 提出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4)海关对货物的侵权状 况等在扣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查认定。(5)海 关没收侵权货物或者协助人民法院对货物进行司法扣押。 (6)对没收的侵权货物权利人请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应当向海关提供不超 过货物等值的担保,用于赔偿可能因申请不当给收货人、发货人造成 的损失,以及支付货物由海关扣留后的仓储、保管和处置等费用;知 识产权权利人直接向仓储商支付仓储、保管费用的,从担保中扣除。 • (3)海关对申请的处理 • 第一,扣留与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符合 《条例》有关于申请文件要求规定的,并依照《条例》规定提供担保 的,海关应当扣留侵权嫌疑货物,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并将海 关扣留凭单送达收货人或者发货人。 • 第二,驳回。知识产权权利人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不符合有关申 请文件要求规定的,或者未依照规定提供担保的,海关应当驳回申请, 并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
第七章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渊源 • 国际法:《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 界版权公约》、《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 录制者与广播组织公约》、《集成电路知 识产权公约》。 • 国内法:法律《民法通则》、《专利法》、 《著作权法》、《商标法》。 • 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