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行政管理现代化

论中国行政管理现代化

$ 由于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 她的现代化进 有决定性的作用。
程是 “ 追赶型 ” 的现代化, 所以中国政府必须在现代化进程中发
— !" —
公共行政
挥有效的主导作用。 由此可见, 行政管理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的 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进行中国行政管理现代化建设有 重大的意义。 二、 中国行政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要有一系列的客观标准。传统意义上 的“ 行政管理现代化 ” 是在近代化的基础上展开的, 其主要标志 是政府管理的法治化、 制度化; 在多数发达国家, 这一过程始于 近代, 完成于现代。历史经验证明, 法治化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 第一要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 依法行使和 监督社会公共权力等, 是行政法治化的价值要求; 近代资本主义 社会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这些价值准则,但在形式上不失为 一个法治社会。尽管如此,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 企业和社 会管理中彻底否定人治, 确立法治权威, 也是在进入现代社会服 务体系以后的事情。在法制观念、 法治规范确立以后, 如何在政 治、 经济、 文化和社会等领域执行法律、 法规等, 即“ 法制的权威 性” 问题提上日程, 这样制度化就随着法治过程的展开, 发挥着 塑造特定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组织机制的功能,而这种管理模式 和组织机制又在塑造公务员行为中,对公务员素质提出特定要 求。因此, 制度化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第二要件: 随着效率化管 理不断深入人心,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直接目的的科学探索成为 时尚; 进而, 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高效化开始成为行政管理现代 化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首先在企业管理、社会管理中普及发 展, 尔后逐渐渗透到政府管理的各个方面, 从而加速了行政现代 化的进程。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但在客观 上却促进了管理科学化、 高效化深入发展。伴随控制工程技术、 信息工程技术在宏观管理决策中的广泛应用, 行政管理科学化、 高效化在二战以后又以系统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和品质化管理 为标志, 把行政管理现代化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阶段。科学化、 高 效化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的第三和第四基本要件。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泱泱大国,这厚重的历史 积淀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沉重负担。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无论是经 改革开放 "# 多年以来, 济、 政治、 文化, 还是体制、 机制、 观念等, 都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变 革过程。目前, 中国正处于一个全面转型时期, 新旧体制、 秩序、 规范和机制的并存交替, 各种摩擦、 矛盾甚至是冲突可能因此而 产生,并在一定情况下还会表现的异常激烈。这就对中国政府 的行政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因为如此,根据我国政治 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管理现代化 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把中国行政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分解为以下 五点: 行政管理法治化即是要求依法行政。依法行政 !$ 法治化, 要求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 管理公共事物时, 必须由法律授权并 依据法律。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通过制定法律授 予行政机关以行政权。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没有人民 的授权,行政机关无从产生,当然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职权法 定, 就是指行政职权必须由法律授予, 并由法律明确其范围。未 经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不能拥有并行使某项职权。依法行政首 要任务就是要将作为行使行政权力主体的行政机关的组织、职 能、 编制、 工作程序等纳入法治轨道, 实现政府机构组织、 职能、 编制、 工作程序等法定化。 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还必须完善民主化。中国 "$ 民主化, 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由于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 最经常、 最重要的当属决策活动, 因此行政管理的民主化主要体 现在行政决策民主化。行政决策民主化, 就是使人民群众、 社会 团体的决策参与与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从而实现行政管理民 主化。行政决策民主化首先要求,决策中枢系统领导的观念要 民主化。决策者要有民主意识, 作到民主决策, 一方面体现人民 群众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决策要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 和要求, 使决策成为有民主基础的集体行为。其次, 要求为决策 系统提供决策意见的决策咨询系统,要以民主的群体智能为基 础。 再次, 决策制度必须合理化、 公开化。 最后, 必须有完善的行 政决策监督机制。 %$ 科学化 & 现代行政管理与科学技术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密 切关系。现代行政管理的内容已经不仅是以一般科学知识技能 为基础的医药卫生、 农田水利、 工程建设、 交通运输等的实际管 理和服务, 而且还是以宇航、 核能、 电子、 激光等高技术为基础的 事务的管理和服务。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并丰富了行政管理的 内容。就形式而言, 行政管理 科学化表现为现代行政管理手段 的科学化。行政决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帮助决 策者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进而发明和总结出新的行之有效的 方法和技术;行政管理事务的纷繁复杂要求运用更多的科学手 段和设施, 例如, 电脑、 电报、 传真等日益成为进行行政管理活动 不可或缺的手段。 ’$ 专业化 & 现代行政管理活动几乎包容了各行各业的人 员, 从办公室打字员到经济学家, 从汽车司机到核能专家, 以及 “ 血液学家、 犯罪学家、 指纹学家 ” 等! , 无不成为现代行政管理 的必须人才。因此,技术专有对政府活动和决策的影响不断增 强。同时, 现代行政管理本身也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即任何 任职者必须具有其职务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且这种知 识和技能的获得,一般经过相当时间的正式教育和充分的专业 训练。此外,现代行政人员还须遵循特定的职业标准和职业道 德。 ($ 高效化 & 要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重要的一条就是使行政 管理活动高效化。无论是泰勒的科学管理时代,或梅奥的行为 科学时代, 还是当今系统理论时代, 一切研究以及实践活动 ) 包 括组织模型设计、 决策导向、 公务员行为规范 * 都始终围绕着一 个中心即高效率。"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要求政府行政管理必 须精干、 高效, 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办好尽可能多的事情。从现代 市场竞争来看, 一国的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首先取决于政府行 政管理的效率。一个国家如果政府行政管理的效能很低,那么 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能令人满意的。政府行政效能是衡 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尺之一。Biblioteka — !! —公共行政
三、 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必须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现代化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先决条件,是政 府、 社会、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中枢环节。因此, 实现行政管理现 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一个先决条件。但是中国的行政管理 现代化面临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挑战。历史的经验已经证 明, 要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就必须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所谓行政体制是行政权力物化的结果, 是诸种行政组织、 行 政制度和行政关系的集合体。行政体制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权 力意志而创设出来的, 并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不断改进和成长, 目 的在于确保国家行使权力的有效运作和实现。行政体制所表明 的是行政权力的物化或静态结构的实现,具有相对稳定性。在 任何一个社会,行政体系的任务和职责都在于承担对社会经济 生活的组织和管理。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生活变化的频 率不断加快, 它的内容越来越庞杂, 各种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社会生活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行政体制迟早 都将成为变革的对象。同时, 政府体制的变革, 既是行政管理现 代化的要求, 也是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进行了多次的行政体制改 革。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政府机构臃肿、 职权庞杂、 效率低下,并且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尽管政府进行 但 过多次改革, 同时始于 !##% 年的第四轮改革正在进行当中, 是行政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地解决。这些问 题和矛盾表现在: 首先是中国行政体制仍然没有摆脱权利集中、 计划指导、 部门管理、 条块分割的影响。建国之初, 我国之所以 实行这种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是由当时国内、国际形势所决定 的, 同时也受我国历史传统的影响。 其次是公务员制度不健全。 干部只上不下, 只能升不能降, 一到年限就提拔, 一遇机会就升 级, 或因人设事, 或机构升格。这样势必要使机构膨胀, 机构重 叠庞大, 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等。 最后行政法规不健全。 中国政 府体系存在的问题之一就在于不按照形式、 规章办事, 表面上的 行政法规约束不了现实中的官场逻辑,人们遵从领导个人的权 威, 人格权威大于法律权威, 领导者个人言行不受规章制度的约 束等。 中国行政体制的一个特点就是行政体系事实上处于国家机 关的中心, 行政管理的对象广泛, 管理内容丰富, 即所谓的 “ 大政 府” 。因此在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时候既要处理好行政系统内 部的关系,又要涉及行政系统外部的关系。行政系统内部的关 系主要是政府内部和各级政府之间权力、 结构、 功能及其过程的 关系, 行政系统外部的关系包括政府与社会、 政府与市场、 政府 与企业等几组关系。其中,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系统 内部的改革, 即政府职能的合理划分, 政府机构的科学设置, 行 政权力机制的有效运作。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政府体制改革的关 键, 是重中之重。政府机构改革只有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相配套, 才会有政府机构改革的成功,而有效地改善行政权力的关键性 的工作在于行政机构和政府职能的合理化。例如有的学者认为 行政结构的合理化即政府机构改革的实质是行政权力主体的合 # 本文中的行政管理现代化指的是政府系统的行政管理活动, 而政府在这里是狭义的政府, 即它仅指各级行政机关。 现代化新论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 "# 罗荣渠:《 !’ ( !) 、 !"& 页。 《 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 》 , 云南人 $ * 日 + 富永健一: 民出版社, 第 !#’ ( !#% 页。 !#%% 年版, 《 王世雄 《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 》 , 政治学 % 转引自胡伟、 ,京-, 研究 》 第 & 期。 !##& 年, 《 行政学之研究 》 , 参见 《 国外政治学 》 , & * 美 + 伍德罗・威尔逊: 第 ! 期。 !#%% 年, 《 公共行政的新思维 》 , 国外社会科学 》 , 第& ’ 孙柏英 《 !##. 年, 期。 《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 , 吉林大学出版 ! 张国庆: 第 .! ( !!/ 页。 社, !##$ 年版, 参考文献: * ! + 宁骚等 0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与行政 * 1 + 0 北京大学出版 社, !##%0 * " + * 美 + 塞缪尔・亨廷顿 0 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 * 1 + 0 上海译文出版社, !##"0 * & + 赵立波 0 政府行政改革 * 1 + 0 山东人民出版社, !##%0 * $ + 刘智峰 0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报告 * 1 + 0 中国电影出版 社, !###0 * . + 白天 0 走向现代化 * 1 + 0 海天出版社, "///0 * ’ + 马敬仁 0 行政改革述论 * 1 + 0 西苑出版社, !##%0 * ) + * 美 + 詹姆斯・ 2・安德森 0 公共决策 * 1 + 0 华夏出版社, !##/0 * % + 韩继红 0 政府机构改革大趋势 * 1 + 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 , 责任编辑 朱永良 理分化、 增减、 重组, 主要在行政体制形式上的变革; 行政职能转 变是行政权力作用的空间、 领域和形式的合理变化, 是行政体制 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必须科学、 合理 的内在变革。! 另一方面, 地界定政府与社会、 政府与企业、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诚然, 要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必须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但仅 仅只有行政体制改革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现代行政文化、 行政观 念、 行政思想的与之相适应, 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最终要涉及到人 的权力和利益。因此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的 行政文化的变革对行政管理现代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 外, 政府体制改革还必须与经济、 政治体制改革配套进行。经济 体制改革是其他一切改革的基础,它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紧密相 连; 从根本上说, 政府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系统的一个子系 统, 全面深入的政府体制改革, 必然会涉及政治体制的变革。由 此可见, 行政管理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是一个涉及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的变革过程, 纯方法、 纯技术、 纯工具的变 革是不可能产生行政管理现代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