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之精神
-----画家齐白石(1864-1957)虽然平时没事的时候会看些画作,但是对于画家的了解并不多,在我所知道的为数不多的画家中“齐白石”可以说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位。
纵观齐白石先生的一生,概括来说应该是从雕塑家到艺术家这一过程。
我国古代的文人画家,笔下题材多数是山水人物,以表达高雅情趣,但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仅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更喜画虾蟹、鸡鸭、青蛙,甚至蟑螂等小动物,将国画的题材普及、扩阔至日常生活,令大众产生共鸣。
1864年(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村一户穷苦的齐姓农民家庭中,一个名唤阿芝的孩子呱呱坠地了。
谁也没有料到,这个阿芝日后会成为咤吒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代巨掣,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齐白石。
初名纯芝,号渭清,也就是以后“艺术匠”及白石印文中多次出现的“阿芝”的由来。
自幼即从事牧牛、砍柴这些粗重的农活,对齐纯芝成年后吃苦耐劳性格的形成可说是不无关系。
务农之余,年少的齐纯芝对读书学画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未正式学画之前,就已尝试摹拓家门上的雷公像,并以身边的人物为写生对象。
至二十岁时偶见《芥子园画谱》的古装人物造型,成为其雕花创作及绘画肖像的依据。
至二十六岁,齐白石先后拜民间画师正式学画肖像,开始对人物画的历史和技巧有了较系统的认识。
后经胡沁园介绍认识谭溥(字荔仙),学习风格近清初王翬传统仿古的山水。
一九○二至一九○九年期间,齐白石游名山大川、村落古寺,随走随画,亦临摹及观摩了不少古人之作。
这不但增强他对景写生的技巧,更启发他创出「自家山水」的风格。
自言要「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的齐白石,喜欢以家乡景观及远游所到之处为题材,其山水画,集中于六十岁前创作,予人朴拙感,构图简单直接。
晚年则以绘画花鸟鱼虫较多。
齐白石的创作题材多样,特别喜欢以农村及日常生活的物件作为绘画对象,如鱼竿、竹篓、芦苇、小虫、鱼蛙、虾蟹,以及日落日出等,表现出齐白石的艺术与生活互不分离的。
绘画对象虽然平凡,但透过画家的笔墨及心思,予人不落俗套而雅俗共赏的天趣。
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
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
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
艺术精神,他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同时在写意花鸟画上承徐渭、朱耷、扬州八怪以及吴昌硕,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力。
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
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
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
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
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
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摹它们的精神。
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
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他日相呼 "。
一幅《棉花图》题曰: "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他把老鼠、油灯、算盘、锄头、柴耙等引进画中,并流露出农民的质朴、孩子般的天真,真诚的爱和恨,远远地打破了传统文人画中画竹即写"虚心",画兰便写"幽香"的陈套。
他在一幅《竹院围棋图》上题诗曰:"阖群纵横万竹间,且消日月雨转闲,笑侬尤胜林和靖,除却能棋粪可担。
"把下棋和挑粪并提。
身为当代杰出的艺术家,他继承了中国民族艺术的优秀传统,在绘画、书法、刻印上都有着非凡的成就,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画无论山水、花卉或虫草,都能给人明朗、清新、简练、生气勃勃之感,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达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
此作笔墨凝练,老笔纵横,将水墨工夫发挥到了极致。
其创作继承我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吸收民间绘画艺术之营养,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深入观察,加以融会提炼,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范。
作品以写意为主,题材从人物、山水到花鸟、鱼虫、走兽几乎无所不画,笔墨奔放奇纵,雄健浑厚,挥写自如,富有变化,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工笔细密的写生虫鱼巧妙结合,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强烈,画面生机蓬勃、雅俗共赏,独树一格。
齐白石从民间画工转变为文人画家,经过了"变法"。
他又将富有农民生活气息的民间艺术情趣融进文人画中,这不仅扩展了文人画表现的题材,而且也更新了文人画的艺术境界,开创了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写意花鸟画的新篇章。
齐白石的绘画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作品1937年,"七·七"事变后,齐白石闭门谢客,拒绝日伪大小头目索画,也不卖画,表现了宁可挨饿也不丧失气节的精神。
他画了《群鼠图》以讽刺日本侵略者,还写了不
少抒发国破之愤的诗。
他为了讽刺旧官们的腐败,画了《不倒翁》和题"看你横行到几时"的螃蟹。
新中国成立时,齐白石又画了《祖国万岁》,抗美援朝时他画了和平鸽,参加义卖画展。
他的绘画艺术表达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这与消极避世,超脱孤寂的古代文人画创作是截然不同的。
在他的作品中,洋溢着健康、欢乐、诙谐、倔强和蓬勃的生命力。
什么是天才?表现在绘画上是一笔不废,增之嫌多,减之嫌少,移之便死。
在本画中,白石老人以其惊人的天赋,善于削去繁冗的气魄,几笔钩出一个旷达请正、弘通济世,汗青永驻的高风亮节之士的形象,这是几千年中国儒道文化浸淫下士人们矢志追求不渝的理想人格的象征。
读其画,心小自会浮想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贫贱不能移”等铸造中华民族宏大精神的基本理念。
是的,“宁肯为盗,不肯伤廉”,天下之官吏,倘若都能如是,则大道焉能不行?由画而现人,作者那纯洁高尚的心态性格不言自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