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模具设计教程——裙边面分模方法实例(WildFire版本)作者:TomLee本教程将详细讲解在Pro/E中创建标准模具装配的流程,裙边面的创建方法已经常用的技巧,本教程将只讨论正常的使用分型面进行体积块拆分的分模方法,对于各种各样的“暴力”分模方法不加以讨论。
MFG的创建创建工作目录新建一个工作目录,因为在分模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文件:♣ MOLDNAME.MFG------------------模具设计制造文件♣ MOLDNAME.ASM------------------模具组件♣ FILENAME_WRK.PRT----------------------工件♣ MOLDNAME_REF.PRT------------参考零件♣ FILENAME.PRT---------------------设计零件♣ MOLDNAME.ACC------------------相关零件精度报表(零件间精度不同是产生)新建模具文件选择制造“Manufacturing”——模具型腔“Mold Cavity”(铸造型腔“Cast Cavity”界面和方法都跟模具型腔基本相同,只多一个沙芯的功能。
)进入模具界面,现在增加了工具条基本可以完成分模的动作,同时也保留有老的菜单在右侧。
不过被PTC干掉是迟早的事情,哈哈!加入参考模型不要直接装入零件开始模具设计,因为还需要添加一些零件上不需要的模具特征。
选择模具的装配方法♣模具模型(Mold Mold)——装配(Assemble)——参考模型(Ref Mold),这样跟组件装配零件的界面和方法相同♣模具模型(Mold Mold)——定位参照零件(Locate RefPart),这样会有专门的布局窗口提供我们进行更多的设置。
也可以点击图标不管使用上面那种方法,都需要在接下来的对话框中选择零件组件装配方法这里我就不多说啦,我们来看对于第二种方法将跳出的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提供三种参照定义类型♣继承(Inherited)——参照零件继承设计零件中的所有几何和特征信息。
您可指定在不更改原始零件情况下要在继承零件上进行修改的几何及特征数据。
继承可为在不更改设计零件情况下修改参照零件提供更大的自由度。
♣按参照合并(Merge by ref erenc e)—— Pro/ENG INEER 会将设计零件几何复制到参照零件中。
在此情况下,从设计零件只复制几何和层。
它也将把基准平面信息从设计模型复制到参照模型。
如果设计模型中存在某个层,它带有一个或多个与其相关的基准平面,会将此层、它的名称以及与其相关的基准平面从设计模型复制到参照模型中。
层的显示状态也被复制到参照模型。
♣相同模型—— Pro/ENGINEER 会将选定设计零件用作模具或铸造参照零件。
强烈建议使用前两种方式,不要使用相同模型,这样可以避免对原始设计的任何影响,同时也保留同原始设计模型的关联性,可以跟随设计的更改而变更。
大家都知道模具有一模一出也有一模多出,所以我们装配的时候可能需要装配多个相同的零件。
以前我们只能自己使用阵列的方式自己手动创建多个参考零件。
2001版之后我们可以使用接下来的布局(L ayout)对话框定义默认坐标系Z轴为开模方向可以单击修改选择的参考零件坐标系选择动态(Dynamic)可以进入动态定义模式可以计算投影面积,检测拔模,还可以方便的调整参考模型的坐标系,比如上图的坐标系Y轴向上,Pro/E默认的出模方向为Z轴,所以这里我们要把Z轴调整到向上。
这里只需要选择旋转(Rotate),通过观察视图选择以X为旋转轴,输入角度90,这样就可以达到出模的方向要求。
除去旋转还可以平移将坐标系移动到某个点对齐轴,可以选择面、曲线、边、轴和坐标系装配完成的效果默认是单一出模,下面我们试试不同的几种多型腔方式 矩形(Rectangu lar)& 恒定(Constant)矩形(R ectangular)& X轴对称(X-Symmetric)矩形(R ectangular)& Y轴对称(Y-Symmetric)圆形(Circular)& 恒定(Constant),保持X轴恒定圆形(Circular)& 径向(R adial)保持X轴径向并按角度排列可变(V ariable),手动添加(Add)阵列数量,可以用族表中的实例进行替代,通过族表替代我们就可以引入产品系列的不同规格。
虽然在pro e中可以进行这些模具参考零件的布局,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创建分模装配的时候建议还是安单个零件单腔的排布方式进行分模处理,单个零件分完后再使用装配的方法把所有的零件分模装配进行重新的排布装配,这样有利于简化分模面的处理和提高自动分割体积块的成率。
缩水Pro/E中的缩水公式:♣ 1+S♣ 1/(1-S)S为使用者输入的值1+S结果尺寸为原始几何直接乘以收缩率计算得出1/(1-S)根据成品结果反推之公式创建缩水的特征缩水的方式:按比例在“类型”(Type) 下,可指定其中下面一种选项或同时指定:各向同性的 (Isotropic) - 对 X、Y 和 Z 方向均设置相同的收缩率。
注意:清除“各向同性的”(Isotropic) 复选框可对 X、Y 和 Z 方向指定不同的收缩率。
前参照 (Forward References) - 收缩不创建新几何但会更改现有几何,从而使全部现有参照继续保持为模型的一部分。
注意:如果清除“前参照”(Forward References) 复选框,Pro/ENGINEER 会为要在其上应用收缩的零件创建新几何。
按尺寸清除“更改设计零件尺寸”(Change Dimensions of Design Part) 复选框,可以避免对原始设计模型的更改在“收缩率”(Shrink Ratio) 下,单击下面任一选项,将尺寸插入表中。
选取要在其上面应用收缩的零件中的尺寸。
所选尺寸会作为表中的新行插入。
在“比率”(ratio) 列中,为尺寸指定一个收缩率 S,或在“终值”(Final Value) 列中,指定希望收缩尺寸所具有的值。
选取要在其上应用收缩的零件中的特征。
所选特征的全部尺寸会分别作为独立的行插入表中。
在“比率”(ratio) 列中,为尺寸指定一个收缩率 S,或在“终值”(Final Value) 列中,指定希望收缩尺寸所具有的值。
切换显示尺寸的数字值或符号名称。
注意:要将整体收缩应用到零件,可对“所有尺寸”(All Dimensions) 指定一个收缩率。
指定的收缩率就会应用到零件的所有尺寸中。
添加工件手动——模具模型(Mold Mod el)——创建(Create)——工件(Workpiec e)——手动(M anual)点击Manual之后,会弹出新建文件对话框,命名确定之后工件模型马上创建,要添加料块,Wildfire之后的版本需要先在模型树选中工件,并激活,然后选择进行添加材料的方式,通常通过草绘来快速完成定义。
手动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方便的从模型边界标数,便于修改。
自动——通过刚才的菜单选择自动(Automatic),或者直接选择图标通过自动工件对话框快速完成工件的定义生成的攻件模型,默认显示为墨绿色透明,可以方便的观察参照零件到这里,我们的mfg装配就基本创建完成了,下一步工作就是创建零件的分模面,创建分模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在模具设计模块里进行分模面的创建,在正常零件模式下的参考零件中创建。
在前一个方法中,Pro/E有专门创建分模面的指令,比如分模线和裙边面的辅助在某些场合可以减少很多作分型面的工作,但别的曲面创建方法操作相对来说就麻烦些,功能也少些;这种方法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尤其是在实际工作的较复杂模型中,基本作用不大。
使用第二个方法,实际就是一般的曲面创建方法了,实际的工作基本上使用这种方法更有效。
不管是使用什么方法,我们的分型面其实都是只需要封闭在模具快之间的接触孔部分,但在有些情况下,由于Pro/E的精度系统问题,我们可能不得不额外的复制多一些非接触孔部分的曲面进行合并处理,这一点对于新手来说尤为需要注意。
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的分模面:下图是一个非典型分型面,因为Splite的问题,分型面不得不包含所有外表面:明白分型面的基本构成后我们就来看一下具体的分模面的创建方法。
裙边面分模法滑块创建工具接下来就是拆分模具了,首先我们要考虑是不是有侧抽芯的部分,这可以通过滑块工具来自动计算可以默认出模方向,直接计算,把计算得到的曲面运用到滑块创建中,不过太复杂的这工具也会犯傻,一般用来处理比较简单的侧抽芯。
这个模型没有侧抽芯,就无需滑块的帮忙。
分模线下面我们就要创建主分型面了,这一个外壳覆盖件,比较符合裙边面的原理,很容易找到模型的分模线然后利用这条曲线快速创建裙边面。
分模线的创建,我们使用自动分型线的创建方式可以选择曲线段是否包括,或者定义链封在上部还是下部。
分模面利用创建的分模线就可以快速的创建裙边面“裙边曲面”(Skirt Su rface) 对话框包含下列元素:参照模型(Ref Mod el) ——选取裙边的参照模型几何。
工件(Workpiec e) ——选取要定义裙边边界的一个或多个工件。
方向(Direction) ——定义假想光源方向。
曲线(Curves) ——定义“侧面影像”曲线的相应段。
延伸(Extension) ——改变曲线上选定点伸出长度的方向并可以从伸出长度中排除选定的曲线。
环闭合(Loop Closure) ——定义裙边分型曲面上的内环闭合。
关闭延伸(ShutOff Ext) ——定义关闭延伸。
拔模角度(Draft Angle) ——定义关闭拔模角度。
关闭平面(ShutOff Plan e) ——选取或创建关闭平面。
选项很多,但是不一定都需要去定义。
首先如果默认出模方向正确,我们就可以直接进入曲线的选择。
有时候模型看起来很规则没有问题,但是生成失败。
这时我们首先看看,失败的原因:修改很容易,只需要重新定义正确的延伸方向即可选中点,确定后再定投影面,以延伸到投影面修改后的效果另一侧也是相同的延伸定义当然枕位太长,我们再来定义一下。
首先定义关闭平面(ShutOff Plane),选择MAIN_PARTING_PLN,这既是向下延伸的最终平面。
关闭延伸(ShutOff Ext),这里是控制枕位在水平面上延伸距离。
♣关闭距离(Shutoff Dist)——输入数值♣关闭边界(Boundary)——Select&Sketch这里我们用草绘的方式结果分型面完成,可以使用着色来进行检查,其他模型都将自动隐藏,方便你观察拆分模具确定分模面没有问题,我就可以分模(Split),选择两个体积块和所有工件,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