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roe模具设计

proe模具设计

一、模具设计步骤
二、各科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由整理
1.
(可以在第4
系的位置。

将坐标系的Z轴与拔模方向相同,便于后续利用阴影曲面,或裙边曲面分模等)2.2D排位,排水口位置,冷却管位置,型腔布局,模仁/模架大小等
3.
4.
5.创建工件体积块
6.创建分模面,
7.利用分模面分割体积块,,,
8.抽取体积块,创建凸模/
9.
10.
出来的实物样板
三、多型腔布局
单型腔布局:装配或创建的方法
多型腔布局:
法一:模具模型——定位参照零件,就可以在模具中插入多个参照零件。

法二:采用装配的方法逐个定位各个零件。

四、创建分模面的方法:
1.
2.
面来确定分模面的位置及形状
3.
插入——侧影响曲线,根据拔模方向投影出一条曲线。

或者单击特征——型腔组件—
—侧影响曲线。

然后单击分模面按钮后,编辑——裙边曲面,选择之前投影的特征曲线。

系统自动根据这个特征曲线创建一个分模曲面
如果通过影像曲线得到的曲线不够时,还可以考虑通过草绘,投影,修剪,复制等其他任何方式得到。

然后在裙边曲面的时候选择这些曲线得到分模面。

五、 分模面的编辑与更改
当使用裙边曲面等方法,系统自动计算得到的分模曲面不满足要求时需要更改。

环选取:改变所选择的影像曲线(无拔模的位置)在零件的上部或者下部。

这里也可以考虑改变投影方向来改变。

还还可以排除不必要的影像曲线,比如行位,枕位的影响曲线可以通过它排除之
修剪平面:选取或创建夹子平面 环闭合:定义初步阴影曲面中的任何环的环闭合
拔模角度:指定过渡曲面的拔模角度,默认值为0° 阴影闸板:指定连接到阴影曲面的片
然后再更改凸模或凹模其中一个的分模面。

然后在单机模具模型——高级实用工具——切
割,来切割另一个元件的分模面。

方法四:对于曲面上的碰穿孔这种情况,如果直接使用侧影响曲线来做裙边曲面可能会导致
碰穿孔的分模面与周围的曲面过渡不均匀。

这需要模具制造的精度非常高,并且容易出现毛
边等不良现象。

所以在做裙边曲面的时候将碰穿孔这个位置的侧影响曲线排除,,然后复制
出碰穿穿孔所在的曲面(要排除孔),然后利用这个复制的面和之前的裙边曲面来分割工件
即可。

分型面注意点:
●从之后,分模面不再需要复制零件的曲面作为边界,而自动使用零件曲面作为分型面,
这样的好处是对于复杂零件,省去了很多复制粘贴曲面的功夫。

●分型面单独的组件特征,与做分型面时做的复制的辅助曲面,画的基准曲线等组件特征
应该分开,以免混淆。

六、分割体积块注意事项:
法一:
编辑——分割,分割出来的体积块是曲面组,需要使用视图——可见性——着色来显
示出来。

●前模/后模的分割:单机分割按钮后,选择两个体积块,所有工件
●行位的分割:做出行位的分模面后,单机分割按钮,然后选择一个体积块,模具体积
块,选择行位分割所在的体积块。

两个体积块:将工件或已有的体积块分割为两个体积块
一个体积块:将工件或已有的体积块分割为一个体积块
所有工件:对所有的工件进行分割
模具体积块:对模具体积块进行分割
分割体积块:选择被分割的模具体积块
分割曲面:选择分割成型的工具体积块,
比如滑块,草绘体积块等
法二:单击插入——模具体积块,在接着单击编辑——收集体积块。

选取:从参照零件中选取曲面和特征
排除:从定义的体积块中排除边或曲面环
填充:填充体积块内部轮廓线或曲面上的孔
封闭:利用所指定的顶部或底部曲面来闭合聚合生成体积块
用于设置体积块的曲面选项。

单击完成之后:
曲面和边界:在参照零件上选取选取一个种子面,然后选择边界
面,作为封闭体积块的一个曲面
曲面:在参照零件上选取一连串的曲面作为封闭体积块的一个曲
面。

选择完曲面之后,单击完成——完成参考。

顶平面:选取一个平面作为封合的顶平面
全部环:将上一步所选取曲面中的要封闭的孔
全部选取。

选取环:通过选取限制环来封闭要封闭的孔
选取平面和边界(选取环)之后(前提是勾选选取环)即可完成体积块
分割之后,岛的选择就是分割后要留下的体积块。

法三:草绘法。

类似于实体建模里面的拉伸,旋转,扫描,边界混合等曲面生成的方法。

法四:滑块
单击插入——模具体集合——模具体积块,接着单击插入——滑块或者依次单击右侧工具菜单的模具——特征——工件——滑块。

拖拉方向:默认为Z轴方向,即楷模方向。

计算底切边界:点击此按钮后,系统会按
照”拖拉方向”像零件投射闪光,光不能投
射的区域就是底切或黑色体积块,并显示
在排除列表中。

投影平面:一般是在工件上选择一个投影
平面,然后在垂直于投影平面的方向上,
将黑色体积块最多延伸至投影平面,从而
形成滑块面组。

但有时候不能延伸。

计算出黑色体积块,并选择投影平面后,单击完成即可。

七、行位的分模
行位的分模一般是先用草绘绘制出行位的大小,厚度。

然后拉伸出封闭的分模面。

有些产品一个方向上有多个小行位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画一个大的滑块,与各个小行位的
分模面合并成一个大的分模面
八、浇注系统设计
法一:单击特征——型腔组件——浇道。

随动路径:草绘流道路径。

段大小:定义流道长度。

法二:依次单击特征——型腔组件——实体——切减材料——旋转。

即可使用旋转特征来切
除工件,
九、创建等高线
等高线就是创建冷却水道线,它是在组建中创建而得。

所以在单独打开的工件中无法看到。

单击特征——型腔组件——等高线
回路:草绘一个水路的回去路。

末端条件:用于设置每段等高线在端
点的形状与大小。

比如:盲孔,通过,
通过w/盲孔,无四种类型。

十、创建顶针孔
也是一种组件特征,需要在组建中才能可见
单击特征——型腔组件——顶针孔。

放置类型:用于定义孔的放置平面和
定位平面。

十一、模具开模:
法一:爆炸视图
法二:右边工具菜单,单击模具开模
每个步骤可以包含多个移动,这些移动在仿真过程中是同时运动的
在每个步骤中,每个成员只能位于一个移动中
一个移动可以包含几个成员,,但是偏移量和方向都是相同的。

在定义开模的时候可以同时分析每一个移动的干涉,与拔模情况:
干涉分析;分析每一个移动的成员是否与其他不动的成员(行位、定模)发生干涉
拔模分析:分析产品,凸模,凹模是否满足指定的拔模角度值。

厚度分析:厚度大于最大值为红色线框显示,厚度小于最小值位蓝色线框显示,正常范围
内的是黑色线框显示。

十二、模具设计要点:
1.重要的位置不能拔模的时候,例如齿轮孔,轴承孔等。

则需要用顶针,司筒来出模。

丝筒是直的,不需拨模,但四周的RIB需要拨模。

因为司筒,顶针很光滑,并且由顶
针的运动来出模。

2.拔模一般是减料拔模,因为考虑到以后可能因壁厚太薄而增加壁厚改模。

而如果某些地方的拔模斜度不确定的时候,采用加料拔模的方式,先拔模小一点点,方便
以后增加拔模角度改模
浇口的位置不应该在分模线位置,因为浇口出来的塑料可以排气,而分型面是主要排气地
方之一,所以不利于排气
3.模具设计除了可以使用模具设计模块来分模、设计模具之外,还可以使用装配组件的模
式来设计,利用组件里面的元件操作切除出型腔,然后跟使用分型面来分成各个前/后
模,行位等零件,这样做的唯一的坏处就是不够智能,对于复杂零件分模没有模具设计
模块高效。

4.主流道,分流道,浇口都属于组件特征。

一般零件是先分模,然后画流道,浇口等。

如果是腔多模,则一般是先在工件上画水口,流道之后再进行分模操作
十三、模具分析:
分型面分析:分析——分型面分析,分为自相交和轮廓检测,用于分析分型曲面是否自相交和延伸到与工件相交。

各科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由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