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技术课程讲义
二、Dr.Flowers引导法基本步骤:
引导被催眠者想像可以看穿前面的墙,看到墙 后有一座美丽的花园
引导被催眠者全身进行大部位放松
指导被催眠者跟随你的引导进行张眼闭眼
当发现被催眠者有一段时间闭上眼睛不想张开 时,提示他不用继续张眼,只需要保持放松的 状态
三、感官系统重叠使用引导法:
在人与外界接触时会用到不同的感官系统(例 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等)
催眠不是睡眠 催眠不是心灵控制 催眠不是奇迹也不是信念痊愈 催眠不是减弱你的意志力而是增加你的意志力 催眠是教导你的潜意识运作更有效率 催眠不需要失去主意识来达到催眠状态,被催眠者或许在催眠的
过程中会睡着但依然能从中得到益处 没有人可以违反意志力永远停留在催眠状态中,被催眠者可以轻
易从催眠状态中清醒过来 每个正常人都有进入催眠的能力 我们相信越聪明,越能成为一个好的催眠对象。
催眠的心理学基础
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是与人的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人能 察觉到的和想的起来的。
潜意识是不易被人察觉到的,它包括个人的盲目冲动、 本能、以及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本能、欲 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 到意识之下,人在意识中不被感知到,但是仍然在不 自觉地积极活动着,追求满足。
为了避免被催眠者的抗拒心理,可以告诉被催眠者,这只是一场 游戏,以消除被催眠者不必要的担心和顾虑
对一个有经验的催眠师来说,敏感度测试不一定要做
敏感度测试的具体方法雪佛氏 手臂源自升下降 柠檬测试 信任倒 双手紧握测试
催眠引导技术
两大引导类型: 许可式(母系式) 权威式(父系式)
催眠引导技术
催眠师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给被催眠者一个信息,被 催眠者的大脑会提取所有相关信息。
催眠的生理学基础是跟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储存、提 取有紧密相关。
我们对大脑生物电活动的研究结果显示:人有 四种不同类型的脑波,即β、α、θ、δ,而每一 种脑波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性。
催眠是通过特定的方法,改变脑波的状态,让 人从以β为主的状态进入以α、θ、为主的状态。
催眠是一种注意力集中的特殊精神状态。 催眠是一个人完全专注并能达成某种目的。 催眠是一种深度放松和高度体认的表现,就像做白日
梦或者冥想一样,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潜意识开放 并吸收对自己有帮助和有益的暗示。 (事实上,所有催眠都是自我催眠,是一种“团队合 作”)
为澄清催眠的误解,请注意以下几个事实
一、渐进式放松引导法注意要点:
语气轻柔缓慢,让被催眠者有充分时间去感受和体验 在放松前,有必要的话,要指导被催眠者练习深呼吸
和体会肌肉紧张与放松的感觉 引导过程中,可以选择身体的大部位放松或者小部位
逐渐进行,也可以糅合在一起同时进行,通常情况下 引导都是从上往下进行放松 提醒被催眠者注意自己的呼吸,保持自然流畅的呼吸
估计催眠所需的时间 帮助被催眠者缓解紧张、害怕的情绪,同时让
他对催眠有一种体验性的认识
敏感度测试的注意事项:
敏感度测试通常在第一次咨询时使用,后面的咨询中没有必要再 进行测试
敏感度测试时也是一个向被催眠者解释有关催眠的错误观点的机 会,让其对催眠有所了解
有的被催眠者会觉得自己的敏感度不高,对自己能否进入催眠状 态表示怀疑,催眠师要告诉他敏感度高低与是否是否能进入催眠 状态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同时通过催眠也可以改善提高敏感度
灵活使用暗示
在催眠状态下直接组织正面暗示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还有一种,我们借一些有意义的故事,或者比喻的手法,将暗示隐藏其
中,这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催眠师本人的行为,动作,人格魅力等等都是暗示
如何判断被催眠者的状态
外在表现
眼皮闪动、眼眶变红、有眼泪 脸部皮肤泛红或皮肤颜色有细微变化 吞咽动作会增加,呼吸改变(通常是变慢),体温会有所变化 整个人肌肉松弛、无精打采、好象进入睡眠状态 身体动作会减少甚至出现僵直,有时也会出现躁动或抽动
催眠技术课程讲义
催眠的理论基础
简述催眠的历史
催眠的发展雏形 麦斯麦---动物磁气说 布雷德---现代催眠的创始人 南锡学派与沙可学派 弗洛伊德与催眠 催眠的新发展 米尔顿.艾瑞克森---现代催眠之父
什么是催眠
催眠的概念:
Hypnosis—是指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介于半睡半醒 之间,对各种刺激也有反应的心理状态。
生理状况对催眠的影响:
任何疼痛和身体上的不适都是催眠中的一种阻碍 当身体处于寒冷、出汗或粘湿都不适进行催眠 生理疲惫容易引起自然睡眠,引导是要尽量缩短时间 沉醉状态与极度兴奋状态下不适宜进行催眠 服用某些特殊药物期间最好也不要进行催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
争 议和意外状况发生
如果被催眠对象有以下情况则不能实施催眠:
唤醒时的注意事项
一定要记住在唤醒被催眠者之前,解除催眠深度测试时的各种暗 示
有时候被催眠者的催眠深度较浅,但是在结束催眠时也要对其进 行唤醒,完成催眠过程
在唤醒时,仍然可以继续给予正面积极的暗示
在被催眠者还处于催眠状态中,千万不要突然触碰或摇晃被催眠 者
如果确实出现被催眠者不容易唤醒的情况,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保持冷静和镇定,记住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始终是安全 的,没有被唤醒只是说明他进入的状态比较深,或因为过度放松 而进入睡眠状态
催眠在生活中的应用
催眠缓解压力 首先,针对缓解压力的被催眠者,最重要的是
让被催眠者充分体验放松的感觉 其次,找到真正的压力源,引导被催眠者面对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给予被催眠者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增加
他的自信心
催眠中的注意事项
作为一个优秀的催眠工作者,最重要的一点是 灵活
催眠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有力工具,运用的前 提首先是咨询关系的建立
同方式反复进行,这点非常重要
催眠后暗示
在催眠状态中给予被催眠者暗示,这些暗示能够使被催眠者在催眠唤醒 后仍然产生某种作用,这就是催眠后暗示
催眠后暗示相当重要,使用恰当,会对被催眠者的问题解决起到很好的 持续作用
暗示使用不当的处理方法
在催眠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当的暗示,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这个时候, 需要再一次对被催眠者进行催眠并且给予消除性暗示才能解除
通常每个人都有一个习惯的经常使用的感官系 统,即优先感官系统
在感官系统重叠使用引导法中,最主要的是找 出被催眠者的优先感官系统,以这个系统作为 引导的开始,逐渐加入重叠其他感官系统
催眠深化技术
重复唤醒 花园法 数数法 光照法
催眠唤醒技术
常用唤醒方法 数数法 自我数数法
其他唤醒法 音乐法 收费法 自然苏醒
人的潜意识就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大仓库” 潜意识的两种呈现方式:梦境和催眠
暗示原理
暗示是催眠重要的心理学基础 受暗示性是人类自身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属性,是与
生俱来的。 什么是暗示:暗示是一种特定的手段,如语言、行为、
味道、画面等刺激被暗示者的感官系统,促使其接受 相应的观点并将这种观点转化为行动。 暗示分为: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 示、无意暗示和有意暗示、言语暗示和非言语暗示等
暗示的作用
暗示具有消除原有想法的力量 暗示能导致心理和生理疾病,也能治愈心 理
和生理疾病
如何使用暗示
暗示的双重使用 暗示效果的累加 暗示的从众性
催眠实施前的准备
使用催眠者的基本素质和道德要求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尊重被催眠者的人 格尊严,维护其人身权利
专业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如因教学或交流需要,必
本的正面建议 根据被催眠者强烈的需求动机,选择一些恰当的理由让被催眠者更加易
于接受暗示 语言上尽量简明扼要 制定的目标要明确,可达到,可实现 根据被催眠者的实际情况设定达到目标的具体时间 暗示语言要使用现在式 在暗示中多融入感官系统描述 暗示中多使用形容词以及夸张的手法,会对被催眠者产生震撼力 不断重复是沟通潜意识的关键,所以在进行暗示时要选择不同角度和不
精神分裂症或严重神经症患者 脑损伤并伴有意识障碍、智力明显低下或智商小于70
的人 酗酒或情绪极度躁狂的人 对催眠严重恐惧、或对催眠或催眠师充满敌意的人
催眠对环境的要求:
广义上讲,催眠是可以在任何条件中进行的,但如果 作为咨询还是需要一定的要求,例如空间的大小、温 度、光线、音响、催眠椅、装饰等
在催眠过程中,让被催眠者不断体验戒烟成功 后的喜悦,强化这个正面的场景,增加他的动 力和信心
须隐去被催眠者身份的相关资料 催眠之前有义务让被催眠者了解催眠的性质、
特点,以及其局限性 不得利用催眠做出伤害被催眠者利益的事情
了解被催眠者
年龄对催眠的影响:
4-10岁最易受暗示,对催眠的接受度非常高 18-21岁呈现比较稳定且上升的趋势,也很容易接受催眠 21岁以上是最令人满意的,40岁以后就开始渐渐下降 超过80岁会出现快速的下降,对催眠的接受度非常低
实施催眠的五个步骤
事前沟通(建立关系) 引导 深化 暗示(建议) 唤醒 (思考:哪个步骤最关键?)
事前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
建立信任关系 建立一个彼此的合作系统 找出困扰被催眠者的问题 评估和规划一个方法来进行 商讨收费
许多研究指出,催眠是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和信任度的 分享,良好的亲和力和信任关系是催眠成功的前提。
Arons Depth Scale 6级
Stantbrd Scale
12级
Davis-Husband
30级
Lecron-Bordeaux 50级
目前国际上有关学术和案例交流中普遍采用的是 Arons的六级理论
六级深度测试 第一级:“眼皮胶着” 第二级:“手臂僵直” 第三级:“遗忘数字” 第四级:“痛觉阻断” 第五级:“正向幻觉” 第六级:“负向幻觉”
催眠的分类
从催眠的发展阶段来看,可以分为:权威式、 标准式和现代式
从催眠的对象人数来看,可以分为:一对一催 眠、一对多催眠、二对一催眠和自我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