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滩桥新型电子工业园产业规划

中滩桥新型电子工业园产业规划

武胜中滩桥新兴电子工业园产业规划
一、概述
武胜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分“四园一带”进行布局。

拟规划县城工业园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中心工业园规划面积平方公里,街子工业园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广武路工业带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万善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现已建成面积达2331亩,其中县城工业园1245亩,中心工业园786亩,街子工业园300亩。

中滩桥片区属于广武路工业带。

广武路工业带离南渝高速公路县城入口2公里,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以省道304线为纵轴横跨沿口、鸣钟、双星等乡镇,现有广(安)—遂(宁)公路,山岭重丘二级,沥青混凝土路面。

向北至广安35公里,在广安市可上广渝、广南高速公路,向西经广遂公路可直达遂宁、成都两地;经沿兴公路可直达合川、重庆两地,目前可在县城上到重庆的高速公路,交通极为便利。

广武路工业带重点发展以轻纺、农产品深加工、新兴电子产业为主的企业集群,力争成为全省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新兴电子产业基地,打造全省重点特色工业园。

根据7月17日规委会专家对中滩桥片区规划的意见,将整个功能分区共分为2个农副产品加工区,1个新兴电子园区,1个轻纺、轻工服装加工(含少量物流)园区,1个居住配套区。

五个功能分区功能分明,相互依托,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纺织印染等三大产业各有特色,产业结构布局合理。

武胜中滩桥新兴电子工业园拟建在中滩桥片区,北起,南至,西起,东至,总体规划面积为2平方公里。

二、园区资源优势
水能资源近40万千瓦,现已开发万千瓦。

已探明地下油田417平方公里,天然气储量约1800亿立方米,盐卤储量亿立方米。

1、电力资源
全县现有两座水电站作为机电产业发展的能源支撑,即四川华能东西关水电站和四川嘉陵江桐子壕航电站。

四川华能东西关水电站自1996年12月4台机组(4×万千瓦)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保证出力万千瓦,年发电量亿千瓦时,年利用小时5304。

该电站2003年工业总产值18111万元,2004年工业总产值21267万元,2005年工业总产值22161万元,电站拟增扩一台8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桐子壕航电枢纽的设计为河床式、贯流式机组,装机容量3×,年发电量亿千瓦时,2003年2月底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6月底第二台机组投产发电,9月底第三台机组投产发电,枢纽船闸于2003年底通航,目前三台机组全部正常发电。

该电站2003年工业总产值5037万元,2004年工业总产值9113万元,2005年工业总产值13817万元。

2008年,全县实际用电亿度。

2、水资源
水需求量368万吨,供应能力512万吨,日供能力万吨。

2008年,全县实际用水360万吨。

3、天然气资源
全县天然气需求量1100万方,供应能力7300万方,日供能力20万方。

2008年,全县实际用气759万方。

4、劳动力资源
武胜县富裕劳动力24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使更多的闲置人员投入到工业建设的热潮中。

近10年来武胜的工业进步,为今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有的机电生产技术也为产业腾飞,做了的良好平台。

武胜现有富裕熟练技术工人2000余人,有武胜职业中专、武胜万善职中、武胜嘉陵技校等各类技术人员培训机构6家,开设数控、电子、机械、电工、焊工、计算机运用等20多个实用技术专业。

2008年,全县共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000余人。

工资收入情况:普工600—800元/月;技工1000—1200元/月;管理人员1500—2000元/月。

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劳动力成本每月低500元左右。

5、地理位置优势
中滩桥新兴电子工业园距直辖市重庆只有110公里,仅1小时车程,便捷的交通和传统的经济流向使武胜很自然地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同时处于重庆产业辐射和协作区域的核心位置,力争成为重庆的产业转移基地和工业新产品配套基地。

6、良好的投资环境
对入区项目、企业建设用地、费用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特别政策。

将武胜具有丰富的天然气、电力资源,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良好的投资环境与重庆的高素质人才高地和资金有效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园区水平和产业结构。

三、园区基础设施情况
1、电力
广武路片区有一条10KV线路从该区域通过,导线截面为LGJ —50。

武胜地方电源比较充足,有许多较大电站,因此开发区用电由地方电网和国家电网联合供电。

广武路片区兴建1座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均为万kVA。

2、天然气
广武路片区用气来自城市配气站,后期建工业区的配气站,规模15万Nm3/d,布置2个DN159x6和DN219x6mm中压燃气干管环,从干管环上引出支管为区内供气。

可以满足新兴电子工业园所需高质价廉的天然气。

3、生产供水和废水处理
广武路工业带由现状城市水厂供水,现有供水设计能力3万m3/d,启动初期从城市水厂沿广武路敷设给水管为工业区供水,同
时兴建城市二水厂,规模8万m3/d,水源为嘉陵江地表水,沿广武路敷设给水管为该工业区供水。

从城市水厂到该区敷设两条DN800给水主干管,沿广武路两侧布管。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广武路工业带分为长滩寺河排水区和新跃水库排水区,带内雨水由雨水管收集后各自分排入长滩寺河和新跃水库。

工业废水按环保要求,根据“三同时”原则,各企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各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系统,再由各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放。

广武路工业带在该区西边中滩桥南边靠近长滩河建该区污水处理厂,规模万m3/d,在该区中部广武路南侧设一处污水泵站,规模万m3/d。

4、电话和光纤
电缆电视系统采用750MHZ光纤接入城市有线电视网。

拟在开发区建立10M/100Mbps(共享/交换)以太LAN,并将这些LAN 通过100M/1000M交换式以术网互连于规划区网络中心。

网络中心通过路由器外接DDN专线,即可方便地将园区内局域网与Internet 连接起来,区内用户无须拨号,就能方便地访问Internet。

广武路片区启动初期由城东电信模局提供服务,后期建设1处模块局,规模按万门考虑。

有线电视以光缆传输为主,铺设方式与通信线路共管埋地铺设。

5、园区道路
依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考虑到工业区用地规模,
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并根据《武胜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过境道路,各等级道路的红线宽度为:主干道:40米;次干道:22~30米;支路:7~20米;过境道路:24米。

广武路工业带:兴建多条通道与县城片区和其他片区衔接,在片区南部规划过境道路,疏解过境交通,其干道路网密度:2.1km/km2。

同时根据干道网布局和干道走向,增加支路,保证片区各部分的可达性。

根据支路服务用地的特点,支路按功能分为生活性支路和一般性支路。

目前,富民路、创业路已完成路基,原复合水泥地块、商品混凝土地块、安置房地块场平工程基本完成,主排污管道系统工程、其余地块场平工程已进入公开招投标程序。

待园区土建工程全部完成后,园区将实现七通(通水、通电、通气、通电话、通网络、排污通、通路)一平(场地平整)一厂房(标准厂房主体和生活配套工程)。

四、产业规划
电子企业是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背景下,发展电子产业,对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推动武胜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子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产品附加值高,对环境要求高。

重庆
西永微电子工业园为国家级的开发区,国家对其引进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产业实行一定的倾斜政策。

但高新区由于地处重庆城区,受土地极限的影响,又不可能容纳大规模电子工业的发展,而武胜作为重庆市的后花园,是高新区的专业化配套协作县(区),土地储备较为丰富,环境优美,交通又十分便利,极适合电子工业的落户和发展。

电子工业园一定要具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武胜县域发展的现状,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电子企业发展战略,既注重短期发展,更要谋划中长期发展的规划,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形成促进电子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广纳人才,吸引企业入园;积极谋求与重庆、成都等信息产业基地的合作,开发上下游产品,实现产业对接;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将电子产业融入传统工业,提升传统工业的竞争力。

根据我县的资源、地理、政策优势,新兴电子工业园的产业规划如下:
●积极引进IC(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融合于重庆电子产业圈;
●利用丰富的电力资源,积极引进高耗能和科技含量高的多晶
硅生产和单晶硅加工企业,可以有效解决重庆微电园半导体
企业原料问题;
●积极引进LED光电企业,特别加大对蓝宝石衬底的LED光电
企业的支持力度;
●积极引进电子元件(如电解电容)、电脑手机配件生产企业;
●积极引进软件开发企业,提升产业水平和改善产业结构;
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园区引进电子企业必须符合产业规划和环保要求,具备“三高两低”即“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同时,做好产业链的完整和合理性。

园区大力整合上下游企业,形成一条合理的电子产业链,实现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积极壮大县域经济,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产业结构,争取早日将武胜建设成为电子产业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