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能量损耗说明
电容器能量的损耗分为介质损耗和金属损耗两部分。
介质损耗包括介质的漏电流所引起的电导损耗以及介质极化引起的极化损耗等。
金属损耗包括金属极板和引线端的接触电阻引起的损耗。
由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不同,金属损耗随频率和温度增高而增大的程度也不同。
电容器在高频电路中工作时,金属损耗占的比例很大。
由于电容器损耗的存在,使加在电容器上的正弦交流电压,与通过电容器的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不是π/2 ,而是稍小于π/2 ,形成了偏离角δ.δ称为电容器的损耗角。
电容器损耗因数是衡量电容器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各类电容器都规定了在某频率范围内的损耗因数允许值.在选用脉冲、交流、高频等电路使用的电容器时应考虑这一参数。
电容器的损耗是电容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衡量电容器品质的重要标志,决定着电容的使用寿命和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效果。
定义:电容器在工作过程因发热而消耗的能量叫电容器的损耗。
电容器的能量损耗来自两方面:介质损耗与金属损耗介质损耗包括
1、介质漏电流引起的电导损耗
2、介质极化引起的极化损耗
金属损耗包括
1、金属极板与引出线接触电阻产生的损耗
2、金属极板电阻产生的损耗
3、引出线电阻产生的损耗
金属损耗随频率和温度的增高而增大,在高频电路工作时,金属损耗占的损耗比例会很高,这点在电容器应用及生产工艺上特别注意。
由于电容器损耗的存在,使加在电容器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夹角(相位角)不是理想的90度,而是偏离了一个δ度,这个δ角就称为电容器的损耗角。
习惯上以损耗角正切值表示电容器的损耗,实际就是电容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于是也可以这样定义:
电容器的损耗也指电容器在电场作用下,消耗的无功功率与消耗的总功率的比值
其表示式为:电容器损耗角正切值=无功功率÷总功率
或电容器损耗角正切值=无功功率×100÷总功率(得出的值为百分比)
式中,总功率=无功功率+有功功率
有功功率=I有功平方×xc
无功功率=I总平方×R=(I漏+ I有功)平方×R
R=金属极板与引出线接触电阻+金属极板电阻+引出线电阻。
本方编辑出自东莞智旭电子工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