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4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理解“碧绿、郑重、允许、先前、稀奇、无穷无尽”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研究少年闰土的童年生活。

2.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

2.能够正确理解“碧绿、郑重、允许、先前、稀奇、无穷无尽”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二、课前预习,了解背景。

(引导学生梳理课外书及网络获得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课上交流。)

1.鲁迅个人简介。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片小说《故乡》。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2.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3.检查阅读情况。

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四、了解外貌描写手法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教师随学生回答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

(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3)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4.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先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再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最后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教师相机点评)

五、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师: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1.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3.师生评论,调整板书: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观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衔接过度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少年闰土,进一步来了解鲁迅对少年闰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

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都认为闰土是个可爱的农村少年,课文中的“我”也很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原因。

学生读课文,指名答:文中的“我”喜欢闰土是因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我”往常的朋友是哪些人啊?

生:是和我一样的少爷。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课文中闰土向“我”讲的这几件希奇事中,你对哪件最感兴趣?为什么?请有声有色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的感悟。(小组内读,相互评价;推荐读)

三、重点探究,读中悟情。

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围绕课文中所写的四件事展开阅读,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语言)、外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小组汇报、师生交流:

1.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1)从捕鸟场景描写的动词,扫、支、撒、拉等,体会少年闰土的聪明能干。

(2)从“稻鸡、角鸡、鹁鸪、蓝背……”中,体会少年闰土的知识丰富。

2.海边拾贝——见多识广

由闰土能描绘出那许多贝壳的样子,感受他的见多识广。

3.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1)作者写得生动,“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

(2)结合课文第一段,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就跃然纸上了。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少年闰土在月亮地里勇敢刺猹的画面。(突出感受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

4.沙地观鱼——见多识广

5.感悟两个少年生活的不同。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做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因此,少年鲁迅才会对少年闰土如此佩服。

试着填一填: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在()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

……

正因为这样,所以鲁迅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分别时是多么地难舍难分啊!

四、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师: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你们想知道三十年后鲁迅和闰土见面的情景吗?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板书设计】

记忆——瓜地少年——怀念

相识——结识原因——盼望

紫色圆脸 相见头戴毡帽欢喜知识丰富

少年闰土颈套项圈聪明勇敢

雪地捕鸟活泼可爱

相处海边拾贝钦佩

看瓜刺猹

沙地观鱼

相别不肯出门难过

托带礼物

【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是写人的文章。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抓住了这些特点,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课文中闰土的四件事都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描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

紧紧抓住闰土的语言来体会他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点,同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十分有效。

教学中,我注重放手于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领会人物特点。如讲解四件趣事环节,我一改往日由老师津津乐道如何“捕鸟”,如何“看瓜刺猹”,如何“拾贝壳”“看跳鱼儿”故事情节的传统教法,而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尽量让精采的语言出自学生之口。

此外,为了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完形填空,放飞孩子们的思维。“当闰土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时,“我”在干什么?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说“我”可能在烤火、有的说“我”可能在读四书五经,还有的说“我”可能在背古诗……再对比一下闰土和“我”的生活,学生就自然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说自己只看得见“四角的天空”了。

本课的遗憾之处是学生自由读,结合体会读比较多,但感情朗读指导被忽略了。学生在发言过程中思维火花的瞬间迸发教师没有及时抓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