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和工作 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
适应性 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第二节 心理健康与压力
考点 一、识记:压力 二、领会: 1、压力的来源; 2、压力带来的身心反应 三、应用:压力的应对策略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压力及其来源
压力= stress = 应激 :加拿大 汉斯·薛利 1、生理系统对刺激的反应 2、由刺激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
刺激 ← 不良刺激 或 愉悦刺激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源
压力源
☞带来压力感受的事 件或环境
→人际关系是最主要 的压力源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压力源的类型
【压力测试图】 1、如果看到波涛汹 涌,那么请马上休 假;2、如果你看到 微波荡漾,请小休 几日;3、如果看到 很多颗榛子,请继 续为人民币服务。
第十章 心理健康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考点 一、识记: 1、心理健康的概念 2、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领会 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广义☞ 1、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 2、心理状态 二、狭义☞ 1、心理活动过程
→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2、知、情、意、行、人格
→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角度
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
二、基本内涵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 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有效途径
一、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开发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三、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四、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五、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
一、躯体性压力源
→对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
二、心理性压力源
☞来自头脑中的紧张信息
三、社会性压力源
←造成生活方式上的变化
四、文化性压力源
←进入新的语言环境或文化 背景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压力的身心反应
→正常的有助个体适应 环境。
→过度压力带来负面反 应。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压力的身心反应
1、直接反应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考点(领会)
压力的影响因素 1、经验 2、准备状态 3、认知 4、性格 5、环境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考点(应用)
压力的应对策略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的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第二节
压力的概念
压力源
压力下的 身心反应
影响压力 的因素
躯体性压力源
经验
心理性压力源
准备状态
社会性压力源
认知
文化性压力源
性格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环境
考点(识记)
压力的概念
压力也叫应激,由汉斯·薛利提出。 他认为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 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由生理 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 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变不适应状况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24.压力源 2004年4月 名词解

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 力感受的条件或环境称为压力源。
(上述内容可以由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加 以组织)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 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 30分)
29.简述压力的影响因素。 29.(1)经验(1分);
(2)准备状态(1分); (3)认知(1分); (4)性格(1分); (5)环境(1分)。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 小题任选1题作答,2题均答者,以前1 小题计分,8分。第33小题必答, 10分, 共18分)
→为消除刺激源而做出的反应 →路遇歹徒与其搏斗或逃避
2、间接反应
→ 减轻压力体验 → 借酒消愁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影响压力的因素
一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正确应对压力的方式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劳逸结合,培养爱好 多运动,生活有规律 拥有社会支持和朋友 自信积极,知足常乐 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考点(领会)
压力的来源 1、躯体性压力源 躯体性压力源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
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和化 学的、生物的刺激物。 2、心理性压力源。即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3、社会性压力源 社会性压力源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 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 社会性压力源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也包括社会生活中 的重要事件。 4、文化性压力源 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即 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 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 同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具体做法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 三、增设心理健康专业网站 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标准
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广义
正常的智力水平
途径(5点)
狭义
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做法(4点)
能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
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考点(识记)
心理健康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
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
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 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考点(识记)
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考点(领会)
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