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认识

对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认识

强化质监机关基层党组织服务——对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认识内容摘要: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是指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组织自身工作的能力。

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自觉行动的终端,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战斗力和党的执政基础。

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是其组织内各种执行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它与基层党组织的执行能力、执政能力、领导力密不可分。

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明白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消除制约执行的因素,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

执行力通俗地讲就是“抓落实的能力”。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不管决策多好、思路多清晰,如果不付诸实施,执行不到位,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提高基层党组织执行力,是履行工作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和民生的必然要求。

对基层事业单位而言,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发展力。

只有政令畅通、执行到位,才能把上级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付诸实践、落到实处。

一、基层党组织的概念及主要职能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基层党组织。

基层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基层党组织首先是一个组织。

所谓组织,从广义上说,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专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依据一定的职责关系,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开放性的社会集团,如党团组织等。

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既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基础。

基层党组织还是一个政治组织,这是由政党的政治性决定的。

“政党是一定社会集团中有着共同政治意愿的人们自愿结合在一起,以取得政治权力为首要目标的政治组织。

”[1]52根据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779.3万名,比上年净增110.7万名,增幅为1.3%。

党的基层组织436.0万个,比上年增加5.6万个,增幅为1.3%。

《党章》第三十一条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巾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2]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能,党章中并没有作明确地阐述,但可以根据《党章》对基层党组织任务的规定,结合在党内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其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录用。

党的这一职能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将社会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并着力培养其成为各级党组织后备干部,并使之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为党组织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领导社会的基层政治生活。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反映的是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宣传和组织能力;从静态角度来看,反映的是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群众的关系状态。

基层党组织在领导社会的基层政治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各项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

政治活动社会化。

基层党组织通过对群众进行显性和隐性的宣传启发、教育引导,使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措施,使社会群众接受党的政治主张,从而影响其政治意识、政治行为以及价值取向的形成。

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党组织通过发挥这一项职能,社会群众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不自觉参与到自觉参与并最终形成自己稳定的政治意识和价值取向的过程,即政治社会化过程。

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从而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桥梁纽带。

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政党要想巩固执政地位,都需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处在最低层级的基层党组织遍布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既是党服务群众、获得群众认同的窗口,又是党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党通过基层党组织上情下达,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下情上传,使党的决策层及时掌握和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为党的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使党的决策贴近民心,符合民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组织动员。

这一职能也是各个政党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基本要求。

指的是基层党组织要最大限度地组织动员一切社会政治力量以实现党的政治目标,是历史赋予党的首要职能,也是最基本的职能。

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能,也是党掌握社会,赢得民众认同、支持,增强政党权威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要求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是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发挥职能作用的新概括和新定位。

其中“服务群众”是根本,是党的性质和实践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

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对基层党组织来说,由于处在社会的最基层,对基层社会最了解,对基层社会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最有发言权,因而在协调各方利益、缓和矛盾冲突、处理社会问题方面具有先天的优越性。

因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对于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二、基层党组织执行力概析《现代汉语词典》将“执行”解释为“实施或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

[3]“执行”一词在英文中是“execute”,一是指对规划的实施,二是指完成某项任务。

按照《辞海》的解释,“执行”,一是法律用语,指审判、公安机关为实现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进行的活动;二在管理学意义上,是指把政策法令或计划等付诸实施。

[4]“执行力”这一概念最早被运用于行政法学领域,指的是对具体行政行为予以强制执行的强制力或法律效力。

之后,这一概念被广泛用于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其实,关于执行力的理解还有很多,从根本上说,执行应该是实现目标的具体行为,是从任务制定到任务完成的一系列活动。

由于政党是一个具有层级结构的体系,且组织体系的职能与层级结构又是相对应的关系。

因此,处于不同层级结构的党组织的职能是不同的。

由基层党组织在政党组织体系所处的结构底层所决定,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职能主要表现为执行巾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上级组织下达的指令、任务以及本组织的决议。

换句话说,基层党组织应当是一个“执行型”组织,其主要职责在于“执行”。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的第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2]这是对基层党组织职责的准确定位,也是对基层党组织丁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强调基层党组织是“执行型”组织,目的在于突出基层党组织所应具备的“执行型”组织的职能取向,促进基层党组织对“执行”这一最主要职责的履行,这并不否定基层党组织也同样具有参与政策制定、自主作出决策的职责。

但必须要清楚的是,基层党组织参与政策制定,自主作出决策,更多地也是从执行的角度出发的,为执行服务的,也可以说,这也是基层党组织整个执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意义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即是社会治理的行动指南,而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则是将抽象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具体的任务并着力实现的不可或缺的现实力量。

因此,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在我国社会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基层党组织执行力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是党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化。

如何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层党组织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不走形、不变样、不打折扣,执行力是关键。

如果缺乏执行力或执行力不强,再好的路线、方针、政策、方案、惠民措施也只能流于形式。

其次,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也是检验、修正、完善党的政策、策略、方案、措施的实践前提。

党的科学的政策、策略、方案、措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

刘少奇同志说过:“执行政策就是实践,在实践中间调查研究,在实践中间认识客观世界,在实践中间发现新的问题,制定新的政策,所以,重要的问题在于执行,在于实践。

”[5]由实践来检验、修正和完善党的政策、策略、方案、措施的过程,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执行,这里就有一个执行力的问题。

只有认真执行党所制定的政策、策略、方案、措施,才能为进一步修正、完善提供客观的依据。

由此可见,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问题对于党的科学的政策、策略、方案、措施的制定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再次,执行力是基层党组织的生命。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打牢基础的关键,就在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一个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基层党组织,一定是坚决地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组织,一定是能够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比如说能够将党的惠民政策、措施送到车间、班组、田间地头的党组织,一定是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受群众拥戴和支持的党组织。

反之,一个缺乏执行力的基层党组织,不仅仅会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不到贯彻、执行,还会影响党在基层的形象,损害党在基层的威望,并最终动摇党的群众基础,给党的执政带来合法性危机。

因此,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问题绝不能小觑。

四、制约基层党组织执行的因素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更是直面群众工作的第一线。

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往往因观念薄弱、制度匮乏等因素执行不到位。

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观念薄弱,缺乏责任感(1)观念上存在错误认识。

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认为,执行力是上级领导干部贯彻实施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只要按部就班地按照领导的安排应付即可。

如果基层党员的素质不高、能力不足或者道德败坏,一味地认识不到自身执行力的问题,那么就不能执行好上级的安排和部署,就不能贯彻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缺乏责任感。

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缺乏责任感,不愿负责甚至逃避责任,对自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和“差一差二不算差”的错误观念,工作得过且过,这就使得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在与群众见面时大打折扣,发挥不到应有的效果。

(3)缺乏全局观。

基层党组织处于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往往是一个整体来面对群众,这就要求基层组织的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全局观念,个人必须要服从于组织整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需求。

而部分党员干部往往缺乏全局观念,只顾自身的利益得失而不考虑组织整体的利益诉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