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生物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吸毒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还带来公共安全隐患。
吸毒司机比正常人反应慢很多,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吸毒司机反应变慢主要是因为毒品影响了人的()A. 消化系统B. 神经系统C. 泌尿系统D. 循环系统2.海笔是栖息在深海底部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因其形状非常像老式的羽毛蘸水笔而得名。
海笔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A. 叶绿体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3.子宫移植为因子宫问题而不孕的妇女们实现生育的梦想。
子宫的功能是()A. 产生卵细胞B. 产生雌性激素C. 受精场所D. 胚胎发育场所4.利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常先将观察对象作一定的处理。
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B.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C. 血涂片制作D. 观察血液流动的尾鳍装片制作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5.2018年颁发了关于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肿瘤免疫疗法。
肿瘤是因为人体细胞逃脱免疫监视,细胞______(选填“分裂”、“生长”或“分化”)失去控制,免疫疗法则通过激活免疫细胞,防止肿瘤细胞逃脱监视。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6.口渴感觉形成的感受器在哪里?传统观点认为感受器分布于血管内壁,血液中的含水量下降导致盐分过高,神经中枢形成口渴感觉。
但美国神经学家 Knight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水进入血液需要一定时间,无法解释水一入口就能瞬间解渴,于是设计实验:实验1:给两组小白鼠分别吞咽和肠胃里灌注等量的淡水,两者口渴感觉都立刻消失。
由此 Knight认为传统观点有误,但又从传统观点里得到启示,提出问题,进一步实验:实验2:给两组小白鼠分别吞咽等量的淡水和盐水,前者口渴感觉消失,后者先是口渴感觉消失,2~3分钟后恢复。
实验3:给两组小白鼠肠胃里分别直接灌注等量的淡水和盐水,只有前者口渴感觉消失。
综合三个实验,得出结论。
(1)Knight质疑传统观点,认为喝下的水成为血液中的水需要一定时间,理由是______。
(2)实验2基于的问题是______(3)最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9.0分)7.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疾病抗争的历史,其中传染病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1)16~19世纪,欧洲白人的殖民扩张,给美洲带去天花、流感等传染病,导致95%的美洲土著死亡,主要是因为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_性等特点。
(2)10世纪,我国已发明往人的鼻孔里吹痘痂粉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琴纳发明牛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
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免疫。
由于病原体的不断变异,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怠。
8.20世纪,科学家在东太平洋发现高温、缺氧、无光、含硫的深海热泉,热泉中生活着蠕虫、蛤、硫细菌等众多的生物。
硫细菌能利用硫化物反应释放的能量还原CO2制造有机物,蠕虫以硫细菌为食,蛤以蠕虫为食。
迄今,科学家已发现数十个深海热泉生态系统,并提出生命起源可能和热泉生态系统有关的假说。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热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______。
(2)下列事实支持生命起源可能和热泉生态系统有关的是______。
A.早期地球环境温度较高B.早期地球环境中有大量的硫化物C.氨基酸等有机分子在高温下容易被破坏D.硫细菌和古细菌在基因层面有着很高的相似度9.某哺乳动物主动脉、左心室及左心房的血压变化如图。
(1)该哺乳动物心脏每分钟跳动约______次(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左心房中血压相对较低,作用是______。
(3)区间Ⅱ对应的心脏血液流动模型是______。
10.体温恒定使哺乳动物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
某科研小组对12只某种哺乳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状态(非运动,非进食)时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
根据图象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该哺乳动物静止代谢率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呈现如图波动。
(已知:该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机理与人体类似;动物的代谢率以每小时单位质量的耗氧量来表示,代谢率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毒品的危害,据此解答。
掌握吸毒的危害,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帮助理解这方面的知识。
2.【答案】A【解析】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海笔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D【解析】解:根据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可知:AB、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AB错误C、卵细胞受精的受精场所是输卵管,C错误。
D、从多细胞的胚胎开始,胚胎都是在子宫中发育的,D正确。
故选:D。
受精卵从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就形成多细胞的胚胎,植入子宫内壁后,胚胎细胞在子宫内膜里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胎儿。
只要记住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即可。
4.【答案】C【解析】解:A、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滴的是生理盐水,错误;B、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滴的是清水,错误;C、用涂抹的方法,将血液匀地散布在载玻片上,正确;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主要观察的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其内血液的流动情况,不需要观察细胞的结构等内容,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清楚,不用盖盖玻片,错误;故选:C。
玻片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根据取材的不同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
其中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由生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
所以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临时装片。
通过比较将切片、装片和涂片,区分清楚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5.【答案】分裂【解析】解:肿瘤细胞是由人体内正常细胞演变而来的。
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后,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人体无法约束它,产生所谓的“异常增长”。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经知道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即细胞的分裂受到致癌因素的影响而失去控制。
故答案为:分裂(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2)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胞的分裂以及癌细胞的特点。
6.【答案】水从口腔进入到血液需要时间盐分能影响口渴的感觉吗?口咽和肠胃都有口渴感受器,且肠胃口渴感受器还能感受盐分的刺激,并对最后口渴感觉的形成起决定作用【解析】解:(1)Knight质疑传统观点,认为喝下的水成为血液中的水需要一定时间,理由是水从口腔进入到血液需要时间。
(2)实验2基于的问题是盐分能影响口渴的感觉吗?(3)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口咽和肠胃都有口渴感受器,且肠胃口渴感受器还能感受盐分的刺激,并对最后口渴感觉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故答案为:(1)水从口腔进入到血液需要时间;(2)盐分能影响口渴的感觉吗?(3)口咽和肠胃都有口渴感受器,且肠胃口渴感受器还能感受盐分的刺激,并对最后口渴感觉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
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过程以及作用。
7.【答案】流行特异性【解析】解:(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
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
(2)接种疫苗后会使人产生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往人的鼻孔里吹痘痂粉和牛痘接种法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流行;(2)特异性。
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特点。
8.【答案】硫细菌→蠕虫→蛤ABD【解析】解:(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该热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硫细菌→蠕虫→蛤;(2)下列事实支持生命起源可能和热泉生态系统有关的:A.早期地球环境温度较高,正确;B.早期地球环境中有大量的硫化物,正确;C.氨基酸等有机分子在高温下不容易被破坏,错误;D.硫细菌和古细菌在基因层面有着很高的相似度,正确。
故答案为:(1)硫细菌→蠕虫→蛤;(2)ABD。
(1)深海热泉中没有绿色植物,但存在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使能量进入到群落中,故流入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硫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能量;(2)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假说比较多,大部分学者认同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解答即可。
掌握食物链的写法及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起源学说提供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86 有利于肺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 C【解析】解:(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心脏大约0.7秒跳动一次,该哺乳动物心脏每分钟跳动约60÷0.7=86次。
(2)左心房中血压相对较低,作用是有利于肺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
(3)区间Ⅱ心室收缩,对应的心脏血液流动模型是C。
故答案为:(1)86(2)有利于肺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3)C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
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
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掌握心脏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分清心脏的四个腔室,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是重要的知识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
10.【答案】解:①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哺乳动物的散热速度和方式,为保持体温恒定,哺乳动物可通过调节代谢率以改变产热②当环境温度低于28℃时,温度越低,散热越快,该哺乳动物以提高代谢率,增强呼吸作用,来增加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