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1.(2019河南省,1,3)12的绝对值是()A.12- B.12C.2D.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容易与倒数或相反数混淆.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从而可得12的绝对值是12,即1122.故答案选B【知识点】绝对值,相反数2.(2019河南省,2,3)成人每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约为0.0000046克.数据“0.000004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46×10-7B. 4.6×10-7C.4.6×10-6D.0.46×10-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0.0000046是绝对值小于1的数,这类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方法是写成a×10-n(1≤a<10,n >0 )的形式,关键是确定-n,确定了n的值,-n的值就确定了.确定方法是:n 的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个数(含整数位数上的零).故0.0000046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为4,其左边六个零,即0.0000046=4.6×10-6.答案选C【知识点】科学记数法3.(2019河南省,3,3)如图,AB∥CD,∠B=75°,∠E=27°,则∠D的度数为()A.45°B.48°C.50°D.5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1)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AB ∥CD ∠B =75° ∴∠B=∠CFE =75°∵∠CFE=∠D+∠E ∠E =27° ∴∠D=∠CFE-∠E =75°-27°=48° 故答案选B【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4.(2019河南卷,4,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36a a a += B.22(3)6a a -= C.222()x y x y -=- D.32222-=【答案】D【解析】A 合并同类项系数2+3=5,,不是2×3=6,B 错-3的平方等于9,C 中乘法公式用错,D 正确,选D【知识点】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乘法公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5.(2019河南卷,5,3)如图(1)是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将上层的小正方体平移后得到图(2),关于平移前后几何体的三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视图相同B.左视图相同C. 俯视图相同D.三种视图都不相同【答案】c【解析】考查三视图,对比平移前后结果A 主视图不同,B 左视图不同,AB 选项不对,C 俯视图相同,C 正确.故选C. 【知识点】平移,三视图6.(2019河南卷,6,3)一元二次方程(1)(1)23x 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答案】A【解析】先化简,∵2123x x -=+,∴2240x x --=,△=2-+16=20(2)>0,故选A .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化为基本形式,运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7.(2019河南省,7,3) 某超市销售A ,B ,C ,D 四种矿泉水,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元,3元,2元,1元.某天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这天销售矿泉水的平均单价是( ) A.1.95元 B.2.15元 C.2.25元 D.2.75元55%20%15%10%DCBA【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由题意可知各种不同价格的百分比就是权重,最终的平均数就等于每个价格乘以权重,所以平均单价为:5×10%+3×15%+2×55%+1×10%=2.25,所以最后的平均单价为2.25元.【知识点】加权平均数的意义;扇形统计图8.(2019河南省,8,3) 已知抛物线24y x bx =-++经过(-2,n )和(4,n )两点,则n 的值为( )A.-2B.-4C.2D.4【答案】B【解题过程】由题意知抛物线过(-2,n )和(4,n ),说明这两个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即对称轴为直线x =1,所以-a b2=1,又因为a=-1,所以可得b =2,即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2x +4,把x =-2代入解得n =-4.【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对称性;中点坐标公式;求对称轴的公式及二次函数解析式. 9.(2019河南省,9,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D =90°,AD =4,BC =3,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大于12AC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 ,作射线BE 交AD 于点F ,交AC 于点O ,若点O 是AC 的中点,则CD 的长为( )A.【答案】A【解题过程】过点A 做BM ⊥B C 与点M,∵AD ∥BC∴∠BCD+∠D=180°又∵∠D=90°∴∠BCD=90°∴∠BCD=∠D=∠BMD=90° 四边形BCDM 为矩形 ∴AB=BC=3 BM=CD由作图可知AE=CE 又∵O 是AC 的中点 ∴AB=BC=3在Rt △ABM 中,∠AMB=90°,AM=AD-MD=1 ∴BM= ∴CD=故选AMFE OBDAC【知识点】尺规作图 矩形的判定及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勾股定理 10.(2019河南省,10,3)如图,在△OAB 中,顶点O (0,0),A (-3,4),B (3,4).将△OAB与正方形ABCD 组成的图形绕点O 顺时针旋转,每次旋转90°,则第70次旋转结束时,点D 的坐标为( ) A. (10,3) B. (-3,10) C. (10,-3) D. (3,-10)yxCDBAO【答案】D 【思路分析】由A 、B 两点的坐标可知线段AB 的长度和它与x 轴的关系,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D=AB ,延长DA 交x 轴于点M ,则DA ⊥x 轴,Rt △DMO 中,MO=3,DM=10,将△OAB 和正方形ABCD 绕点O 每次顺时针旋转90°,Rt △DMO 也同步绕点O 每次顺时针旋转90°,D 点的落点坐标可由Rt △DMO 的旋转得到。
仔细观察图形得到点D 坐标的变化规律,每旋转四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到第70次旋转后的坐标.【解题过程】延长DA 交x 轴于点M ∵A (-3,4),B (3,4) ∴AB =6,AB ∥x 轴∵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AD =AB =6,∠DAB =90° ∴∠DM0=∠DAB =90°连结OD ,Rt △DMO 中,MO =3 DM =10 则D 点的坐标为(-3,10)将△OAB 和正方形ABCD 绕点O 每次顺时针旋转90°,Rt △DMO 也同步绕点O 每次顺时针旋转90° 当图形绕点O 顺时针第一次旋转90°后, D 点的坐标为(10,3), 当图形绕点O 顺时针第二次旋转90°后, D 点的坐标为(3,-10), 当图形绕点O 顺时针第三次旋转90°后, D 点的坐标为(-10,-3), 当图形绕点O 顺时针第四次旋转90°后, D 点的坐标为(-3,10), 当图形绕点O 顺时针第五次旋转90°后, D 点的坐标为(10,3), ······每四次为一个循环 ∵70÷4=17 (2)∴旋转70次后,D 点的坐标为(3,-10) 故选D【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 图形旋转的性质 点的坐标变化规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中横线上. 11.(2019河南卷,11,3)计算:4-2-1 = . 【答案】23【解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求法可以得到4=2,2-1=21,可知2-21=23 【知识点】实数的计算12.(2019河南卷,12,3)不等式组⎪⎩⎪⎨⎧+--≤4712>x x的解集是 .【答案】x ≤-2【解析】根据不等式组的解法,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找出他们的公共部分,或者是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大小小解不了,大小小大中间找”也能求出他们的解集为x ≤-2. 【知识点】解不等式组 13.(2019河南卷,13,3)现有两个不透明的袋子,一个装有2个红球、1个白球,另一个装有1个黄球,2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两个袋子中各随机摸出1个球,摸出的两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是 .【答案】94【解析】解法一:在第一个袋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球,第一个袋子里的白球和第二个袋子里的黄球颜色不同,只有红色的颜色相同.第一个袋子摸出红球的概率为32,第二个袋子里摸出红球概率为32,所以摸出颜色相同的球的概率为32×32=94. 解法二:树状图法:×√√××√×√×黄红红黄红红红红红黄白红所以摸出颜色相同的球的概率为94. 【知识点】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14.(2019河南省,14,3)如图,在扇形AOB 中,∠AOB =120°,半径OC 交弦AB 于点D ,且OC ⊥OA .OA =2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3π【解析】解法1:∵在扇形AOB 中,∠AOB =120° ∴OA =OB所以∠BAO =∠ABO =12(180°-120°)÷2=30°(等边对等角)∵OC ⊥OA (已知)∴在Rt △AOD 中,AO =3∠BAO=30° ∴OD=AOtan ∠BAO =3×33=2,又∵在△BOC 中,∠BOC =∠AOB -∠AOD =120°-90°=30° 过点B 作BE ⊥OC 于点E∴BE=OBsin30°=3×123∴=S AOD BCO ODB S S S +-影部分△扇形△=2n 23602OD AO AO OD BEπ+- =()230232232323602π+-π =233π+-=3π+解法2: ∵在扇形AOB 中,∠AOB =120°∴OA =OB,∴∠BAO =∠ABO =12(180°-120°)÷2=30°∵OC ⊥OA (已知)∴在Rt △AOD 中,OD=AOtan ∠BAO =23×33=2, ∴AOD S=12×2×23=23 取AD 的中点E ,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可得①1=2EDO ADO S S =3;②△AEO ≅△BDO ,∴=AEO BDO S S∴=EDO BCO S S S +影部分扇形=3+2n 360AO π=3+π【知识点】与圆有关的计算,(圆内半径相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解直角三角形,特殊角三角函数,扇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转化.15.(2019河南省,15,3)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BC =a ,点E 在边BC 上,且BE =35a .连接AE ,将△ABE 沿AE 折叠,若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矩形ABCD 的边上,则a 的值为 .15题图B'EDABC【答案】35或35【思路分析】先确定折叠时点B '的位置在哪一条边上,画出图形,再根据图形的特征利用折叠的特征及相似等知识解决.【解析】由折叠可得,AB =A B ', ∠B '=∠B =900,BE = B 'E .由题意可得,点B '的位置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当点B '落在矩形的边AD 上时,则四边形ABEB '为正方形,所以BE =AB =1,则53a =1,所以a =35;②当点B '落在边CD 上时,则由已知可得BE =E B '=53a ,EC =52a ,所以'EB EC =32.由一线三直角易得,△ECB '∽△B 'DA ,所以''DB AB ='EB EC =32,则DB '=32.在Rt △AD B '中,则有勾股定理可得AD =35,则a =35. 综上所述,a 的值为35或35.【知识点】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一线三直角的相似,勾股定理的应用.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2019河南省,16,8)(2019河南省,16,8)先化简,再求值:442)121(22+--÷--+x x xx x x ,其中3=x .【思路分析】利用分式的加减法则计算)121(--+x x ,然后根据除法法则将原式转化为乘式,约分后得到最简结果,最后把3=x 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题过程】解: 原式=)2()2()2221(2--⨯----+x x x x x x x =x x x 223-⨯- =x3 当3=x 时,原式=333=【知识点】通分;分式的运算法则;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因式分解;约分. 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 17.(2019河南省,17,9)如图,在△ABC 中,BA =BC ,∠ABC =90°,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交AC 于点D ,点E 是BD 上不与点B,D 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AE 交BD 于点F ,连接BE 并延长交AC 于点C .⑴求证:△ADF ≌ △BDG ; ⑵填空:①若AB = 4,且点E 是BD 的中点,则DF 的长为 ; ②取E A 的中点H ,当∠EAB 的度数为 时,四边形OBEH 为菱形.FG DOAC BE【思路分析】⑴首先根据在△ABC 中,BA =BC ,∠ABC =90°,判定△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CAB =45°,再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到 △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 DA = DB ,又因为∠CAE 与∠DBG 对着同一条弧 DE ,得到∠CAE =∠DBG ,根据ASA 可以判定△ADF≌ △BDG.⑵①DF ;②30°.①由△ADF ≌ △BDG 得到DG = DF .由点E 是BD 的中点,得到∠CAE =∠BAE .根据AB 为直径,可得∠AEB=∠AEG=90°,又AE=AE,得到△AEG≌△AEB,从而得到AG=AB=4.再根据△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AD=22,所以DF=DG=AG-AD=4 - 22.②连接OE,因为四边形OBEH为菱形,所以BE=BO.因为OB,OE都是半径,所以OB= OE,推得△OBE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E=60°.又AB是直径,所以∠AEB=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EAB=30°.【解题过程】解:∵在△ABC中,BA=BC,∠ABC=90°,∴∠CAB=45°.∵AB为直径,∴∠ADB=∠BDG=90°.∴△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A = DB.∵∠CAE与∠DBG同弧,∴∠CAE=∠DBG,∴△ADF≌△BDG.⑵①∵△ADF≌△BDG,∴DG = DF.∵点E是BD的中点,∴∠CAE=∠BAE.∵ AB为直径,∴∠AEB=∠AEG=90°.又AE=AE,∴△AEG ≌△AEB,∴ AG=AB=4 .∵△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2,∴ DF=DG=AG-AD=2.②连接OE,∵四边形OBEH为菱形,∴BE=BO.∵OB= OE,∴△OBE是等边三角形,∴∠ABE=60°.∵ AB 是直径, ∴ ∠AEB =90°, ∴ ∠EAB =30°.【知识点】圆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菱形. 18.(2019河南省,18,9)某校为了解七、八年级学生对“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成绩(百分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部分信息如下:a.七年级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成绩/分频数10090807060501515111110108866b.七年级成绩在70≤x <80这一组的是:70 72 74 75 76 76 77 77 77 78 79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七 76.9 m 八 79.2 79.5(1)在这次测试中,七年级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有 人; (2)表中m 的值为 ;(3)在这次测试中,七年级学生甲与八年级学生乙的成绩都是78分,请判断两位学生在各自年级的排名谁更靠前,并说明理由;(4)该七年级学生有400人,假设全部参加此次测试,请估计七年级成绩超过平均数76.9分的人数.【思路分析】(1)先确定七年级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成绩在80≤x <90,,90≤x <100,分别有15人,8人,相加即可求出;(2)根据七年级成绩中位数为第25个、26个数据的平均数,第25个、26个数据的平均数在70≤x <80这一组,数据即确定m 的值;(3)根据两个年级的平均分,中位数,解答可得;(4)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超过76.9分的人数所占比例可得. 【解题过程】解:(1)∵七年级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80≤x <90,90≤x <100的人数为15人和8人,∴七年级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有15+8=23人.(2)中位数为第25个、26个数据的平均数,第25个、26个数据的平均数这一组中的77和78,所以中位数m=77782+=77.5;(3)∵七年级学生的成绩超过平均分76.9分且高于中位数77.5分,位于中上等,而八年级学生的成绩低于平均分且低于中位数,位于中下等. ∴七年级学生的排名更靠前.(4)估计七年级400人成绩超过平均分76.9分的人数为:400×515850++=224人答:七年级成绩超过平均数76.9分的人数是224人.【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 19.(2019河南省,19,9)数学兴趣小组到黄河风景名胜区测量炎帝塑像(塑像中高者)的高度.如图所示,炎帝塑像DE 在高55m 的小山EC 上,在A 处测得塑像底部E 的仰角为34°,再沿AC 方向前进21m 到达B 处,测得塑像顶部D 的仰角为60°,求炎帝塑像DE 的高度.(精确到1m.参考数据:sin34°≈0.56,cos34°≈0.83,tan34°≈0.67,3 1.73≈)【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先在Rt △ACE 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出AC ,然后求出BC 的长,最后在Rt △BCD 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出CD 的长,从而可求DE 的长. 【解题过程】解:由题意可得:CE =55,AB =21,∠A =34°,∠CBD =60°; 在Rt △ACE 中:∵tan A =CE AC =55AC即tan34°=55AC≈0.67∴AC ≈82.1∴BC=AC -AB ≈82.1-21=61.1 在Rt △BCD 中:∵tan ∠CBD =CD BC =61.1CD即tan60°=61.1CD≈1.73∴CD ≈61.1 1.73≈105.7 ∴DE=CD-CE ≈105.7-55≈51答:炎帝塑像DE 的高度约为51m.【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和俯角20.(2019河南,20,9)学校计划为“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购买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