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公开课优质课比赛课一等奖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公开课优质课比赛课一等奖
《骆驼祥子》 阅读方法指导
三、阅读方法指导
“买车”线索
阅读方法
语言风格
人物描写
“买车”线索
“三起三落” 三次买车希望破灭
语言风格
1.京味儿
①北京的方言词、俗语 ②儿化音的运用 ③文中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④生活场景:大杂院 茶馆 ⑤人物的对话
2.俗白平易的语言
俗白平易的语言
原来,需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才可以看到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 月圆。无论你在哪里,待走完沧桑人世,我们终会相聚。浮花浪蕊 的人生,哪那么容易就断了呢?——某当代作家
走进老舍
1966年8月24日,由 于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 受到恶毒的攻击和迫害, 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 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骆驼祥子》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上世纪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 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 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城市买办阶层, 乡村土豪劣绅的压迫,再加上各种自然灾 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的农民迅速走向 破产。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 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 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北平车夫图鉴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导读第一课学习目标
1.了解“人民艺术家”老舍 2.把握《骆驼祥子》的创作背景 3.把握主要的阅读方法 4.运用阅读方法精读第一章
走进作者
老舍 (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 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语言 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 号的作家
他的父亲是北京下层的护军,在老舍出 生的第二年,父亲便在八国联军的炮火攻击 下阵亡。全家的生活靠母亲不分昼夜给人洗 衣做活,幼年的贫寒生活使老舍少年早熟, 母亲勤俭善良的美德也给了老舍最好的教育。 他在北京的四合院里长大,从小接触的都是 小商人、人力车夫、旧艺人、巡警等下层人 民。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都对老舍产 生了最原始的影响,奠定了他创作的生活基 础和平民化的艺术审美倾向。因此他也是现 当代作家当中唯一一位从老北京平民中走出 来的作家。
轻力强 自信、
不参与
《骆驼祥子》第一讲 作业布置
阅读第2-8章(开篇——高妈劝祥子放贷部分),完成导学案中的
“自测一”部分:
祥子自己 时间 外貌 身体 性格
第一 次丢 车的 祥子 (自 测一)
做事
祥子与他人 对待车 对待拉车 对待其他
车夫谢谢观看!源自《骆驼祥子》第一章 精读与带读
祥子自己
祥子与他人
时间 外貌 体态 性格 做事 对待车 对待拉车 对待其他
车夫
天真淘气,高大健 坚忍、 沉稳谨 珍视爱惜 敢想敢做 不与为伍
最初 精神爽利,壮、结 沉默、 慎、勤 ;格外小 敢闯敢拼 不关心
的祥 敦厚实诚 实、年 细心、 奋
心;自豪 肯钻研 不在乎
子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 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老舍
“用纯白极俗的字,写出一种简单的、有力的、 可读的而且美化的文章才有本事” ,要“不加 酱油味精把白花的真正香味烧出来”。
——老舍
人物描写
1.不同阶段,祥子相貌 发生的变化 2.不同阶段,祥子体态 发生的变化 3.不同阶段,祥子性格 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