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现代教育强调要培养具有主动发展精神的人,强调学生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现在小孩子因受各种环境的影响,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很多不良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有必要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管理当前,新课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教育革命,它以“一切为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呢,非常值得教育人士研究和思考。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这句话就智育而言,是指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性地学习;而就德育而言,应是“管是为了不管”即作为德育目标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就意味着能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真正的实现学生的自尊、自强、自律、自立。

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能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实力强大的班集体。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短暂的习惯培养期,就更有必要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因此,我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方法如下:一、转变学生观念,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常常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当教师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和风细雨地对待学生时,其结果是不少学生因无压力而散漫,少数顽皮学生甚至视之为老师无法管束自己,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因此,应引导学生明白:这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班级气氛建立,需要学生高度的自觉性、严格的纪律性作保证。

如何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要我成长到我要成长的转变,形成良好的自强,自律,自尊的自我意识呢?1、让学生明确自尊是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培养自尊自爱的人格特征。

小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而细腻,他们与成人一样希望获得老师的尊重。

当我决定把严肃的师生关系彻底改变时,我与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

当“亲切”、“微笑”“公平”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时,我引导学生懂得,这样的班级氛围、课堂气氛更加需要大家高度的自觉性、纪律性作保证,确保班风优良,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让大家在学习生活中既轻松愉快,又学有所成。

只有自尊自爱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这就要求大家首先做到遵守纪律、主动学习、积极上进,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

2、让学生体会自身价值的重要性。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学校里和在工作中,工作最重要的动机是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就要引导他们懂得要适应社会,需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高素质的人才。

在学校教育中,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认识自我显得越来越重要。

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有可能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完善自腹有诗书气自华我。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能够促使人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而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由于长辈的宠爱,养成了自私、不合群,生活上依赖等不良缺点。

他们在自我认识方面,往往表现出比较大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自己。

因此,开学初,我便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等几个方面制定了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细则,做到学生有章可循。

老师、学生依据细则要求,采用加分、减分的办法记录自己一天的表现情况,每一周进行一次小结,评选出本周的“优秀学生”。

同时,还在开学初,指导学生每人制作一个计划,写下自己本学期的想要达到的目标或自己要改正的缺点,让它时时提醒着自己,如果违反时,就拿下来看一看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

就这样坚持不懈的规矩约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也就是“我应该是怎样一个人”,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老师尊重学生,学生自尊、自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为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提供可能性空间。

二、倡导“自主化”管理,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

”因此,学期初,我都会由全体学生商讨制定班级公约,激发他们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为同学服务、锻炼自己的机会。

首先,我采取班干部定期轮换制的方法,设立“值日班长”,这样既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欲。

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通过班级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正视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让每个人都能自信地说:“我很重要!”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

三、走近学生,创设自主管理氛围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如何优化班级管理,集思广益为班级发展谋略,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要求学生各司其职,每开展一个活动,做出一项决议都要集体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形成最终方案,再由班委向教师汇报。

现在学生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班级工作有了很大起色,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成为了主人,初步建立了一个学生自主管理型的班级。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它决定了教育不可能在同一起点上进行。

对一些特殊学生,班主任应采取宽容心理,从个别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注意心理疏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引导他们消除心理障碍,融入集体生活。

因此,我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和班级情况。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他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拖拉,成绩也不太好。

经过调查,找出原因,适时给予监督和鼓励,鼓励他并相信他肯定能完成,然后大力表扬他。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真的发奋了,他作业能按时完成了,小动作也少了。

其实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源泉。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对待优秀生,根据其自傲心理,找出自省点;对待中等生,根据其不善于表现心理,我们要开启他们的动力点;对待后进生,根据其自卑心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引起反思,思想上有触动时,要善于放一放,尊重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己反思,自己制定克服计划、改正的措施,自己选择监督人员,不时地自我检查、自我调控。

腹有诗书气自华四、树立榜样,提供学生自我管理的模范榜样启迪模仿就是通过榜样的作用,激发学生对人物榜样产生学习和模仿的愿望,并把榜样作为鼓舞自己前进的偶像。

1、教师做榜样。

大家都主张“言教为后,身教为先”。

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些都是说,自己得正,坐得稳,才能去要求别人,才能令人信服。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小学生的眼里,印在小学生的脑中,所以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样榜样才有感召力。

2、班级标兵作榜样。

榜样教育促使学生“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班级陆续推出的“写字小标兵”、“礼仪小标兵”、“健身小标兵”、“卫生小标兵”、“阅读小标兵”、“孝心小标兵”等,将他们的事迹、作品在班级宣读、展览,以他们的模范行为和优秀事迹影响教育其他学生。

五、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家庭成员是学生最亲近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不同的影响,因而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平时,家长都比较忙,很少有机会与我沟通,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学生就会感觉家长队他的忽视,身心健康成长令人担忧,很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碍。

因此我常常利用家访,电话交流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家长积极参与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为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做个好榜样,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及身心健康,与学校携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如:我班有位学生比较懒,不愿做家庭作业,在家骗家长做好了,在校骗老师作业落在家里,并且上课经常打瞌睡。

通过家访,发现该生有爷爷,奶奶照看,在家是个“小皇帝”。

了解到这一情况,通过电话联系该生的父亲,并商定:每天通过电话联系督促他完成作业。

平时我还特别注意关心和提醒他,每天的家庭作业让他记在本子上,稍有进步就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该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

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进步,能力的培养,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

只有加强家校联系,才能使学生茁壮成长。

当然,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我应密切关注进展情况并对方法不断的加以指导。

使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持之以恒,就向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随时包围着你,却更给你充分的自由。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寓管于不管之中,使学生认识、振作、发展和完善自我,真正成为自尊、自强、自律、自立的人,正是这样,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亮丽的童年。

参考文献:[1]王凤超. 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2]许洁.小学实施生命化管理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3]林艳阳.让班级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园地[D].湖南师范大学,2005腹有诗书气自华[4] 宋茂蕾. 小学传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科教学,2010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