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第一章
S (七)过量需求:
市场需求超过了企业所能供给或所愿供给的水平
S 任务:通过提高价格、合理分销产品、减少服务
和促销等措施,暂时或永久地降低市场需求水平。
S (八)有害需求:
市场对某些有害物品或服务的需求
S 任务:劝说喜欢有害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放
弃这种爱好和需求,大力宣传有害产品或服 务的严重危害性,大幅度提高价格,以及停 止生产供应等。
数学乃营销学之祖父,哲学乃营销学之祖母。”
五、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一)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
S是对市场营销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
关于市场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基 本策略、基本方法技巧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科学 体系。
(二)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内容
S 1.营销基础理论 S 2.营销策略及组合 S 3.营销管理原理 S 4.特殊市场营销 S 5.营销创新与发展
寻找买主、说服现有和潜在顾客购买、创造需求。
(三)形成和巩固时期(1946~1955年)
S满足人类需要的行为;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的
社会效益受到重视。 (四)市场营销管理导向时期(1956~1965年)
S霍华德:强调企业必须适应外部条件; S麦卡锡:提出以消费者为中心,全面考虑企业
内外部条件,以促成市场营销管理体制。
销、协商推销、大市场营销、直接市场营销、 整合营销传播、绿色市场营销、关系市场营 销、网络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等。
二、市场营销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S(一)引进时期(1978~1982年) S(二)传播时期(1983~1985年) S(三)应用时期(1986~1988年) S(四)扩展时期(1988~1994年) S(五)国际化开始(1995年之后)
的产品发挥示向作用。
三、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特征
S(一)现代市场营销学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为基
本指导思想,并把它贯彻始终
S(二)现代市场营销学突出动态研究,重视信息导向 S(三)现代市场营销学突破了狭小的研究范围,强化
了营销活动的系统整体协调
S(四)现代市场营销学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
把研究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战略和策略摆在重要位置
四、市场营销学的性质 (一)经济学的性质与内容
S社会应生产何种产品或服务,如何生产这些产
品或服务,谁可获得这些产品或服务。
S假设消费者与生产者都是富于理性的,并且都
能够自由地从事交换活动。
(二)市场营销学的性质与内容
S市场营销学致力于更详尽地研究流通机构与流通过
程的运行机制,并对于探索消费者及供应商行为。
可能保质保量地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S 2.寡头垄断市场。 S 一种产品在拥有大量消费者或用户的情况下,由少数
几家大企业控制了绝大部分的产品和销量,剩下的一 小部分则由众多小企业去分享。
S (1)控制市场的几家大企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S (2)几家大企业之问的激烈竞争主要表现为非价格竞
争。
S (3)新企业加入这个行业将会十分困难。
(五)协同和发展时期(1966~1980年)
S道宁:次提出了系统研究法。 S菲利普•科特勒:(1)分析市场营销机会;
(2)确定市场营销战略;(3)制定市场营销 战术;(4)组织市场营销活动;(5)执行和 控制市场营销努力。
S (六)分化和扩展时期(1981~1993年) S 内部市场营销、全球市场营销、关系市场营
资源 货币
服务、资金 税金、商品
资源市场
资源 货币
税金 服务
生产者市场
政府市场
消费者市场
货币 商品和服务
中间商市场
现代交换经济中流程结构
货币 商品和服务
二、市场的一般特性和市场功能 (一)市场的一般特性
S1.形成市场的3个基本条件是:①买方与卖方;
②商品;③能接受的交易价格及其条件。
S2.形成买卖行为的3要素是:消费者、购买力、
市场营销学
主讲人:生 琳
S
绪 论 广告与营销
S 1、广告≈营销? S 2、完整的广告人 S 3、两者的区别
第一章 市场营销概论
第一节 市场
一、市场的概念 (一)市场的涵义
S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它是指买卖双方购
买和出售商品,进行交易活动的地点或地区。
S2.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反映了人们
S 任务:开展市场营销研究和潜在市场范围的
测量,进而开发有效的物品和服务来满足这 些需求。将潜伏需求变为现实需求。
S (四)下降需求:
市场对一个或几个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S 任务性的产品再营销来扭转 需求下降的趋势。
S (五)不规则需求:
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上下波动很大
S 任务:通过灵活定价、大力促销及其他刺激
手段来改变需求的时间模式,使物品或服务 的市场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上协调一致。
S (六)充分需求:
目前需求水平和时间等于预期需求水平和时间
S 任务:努力保持产品质量,经常测量消费者满
意程度,通过降低成本来保持合理价格,并激 励推销人员和经销商大力推销,千方百计维持 目前需求水平。
者或用户所实施的企业活动。
S 2. E.J.麦卡锡(E.J.McCarthy): S 微观市场营销(micro-marketing):某些活
动的实施,这些活动通过预测顾客或客户需要, 并把满足需求所需的商品流或服务流从制造商 引向顾客或客户,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S 宏观市场营销(macro-marketing):一个
四、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S发现和评价市场机会; S细分市场和选择目标市场; S制定市场营销组合和决定市场营销预算; S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计划。
第四节 市场营销学的演变
一、美国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
S(一)萌芽时期(1900~1920年)
“分销学”
“市场营销学”
以生产观念为导向
S (二)职能研究时期(1921~1945年)
社会过程,该过程以一种有效匹配供需并实现 社会目标的方式,把经济社会的商品流或服务 流从制造商引向顾客。
S 3.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 S 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和价值,从
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需求和欲望的社会和管 理过程。
S (二)市场营销概念释义 S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组织)对思想、产品和
S 3.垄断竞争市场。 S 这是指一个行业中有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同
一种产品,每一个企业的产量或销量只占总 需求的一小部分。
S 产品具有趋同性和替代性,因而竞争激烈,
并主要表现为非价格竞争。
S 各个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都十分重视
产品特色和促销工作。
S 4.完全竞争市场。 S 指一个行业中有众多的独立生产者,他们都
对商品的供求关系,以及人们为维持再生产而 互相交换劳动的交换关系。
S 3.市场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的条件下,
对某种商品或劳务具有潜在购买欲望和购买 力的消费主体集合。 “市场是由一切具有特定欲望和需求并且愿意 和能够以交换来满足这些需求的潜在顾客所 组成。”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
(二)有效市场三要素 市场 = 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S (3)利益协调功能。
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要通过市场 活动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并由市场通过价格 的涨落对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进行调节,从而 协调着社会经济生活。
S (4)信息传导功能。
迅速掌握和很好利用市场信息,既有利于生 产经营者做出科学的生产经营决策,也有利于 消费者作出正确的购买决策。
服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和执 行过程,以创造达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的交 换。
S 主体 客体 核心功能 指导思想 过程
产前活动 时常调查、 预测、确 定产品方 向和企业 经营对象
生产活动 设计、 采购加工、 制造
销售活动 商标、品牌、 包装、定价、 分销、促销、 售前、售中 服务
顾 客
售后活动 售后服务、 收集顾客对 产品价格等 营销策略反 应的意见和 要求
以相同的方式向市场提供同类的、标准化的 产品。
S 不同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几乎完全相同,买主
买谁的产品都无所谓。
S 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一般不采用非价
格竞争,广告宣传并不重要。
第二节 市场营销
一、市场营销的含义 (一)市场营销定义的各种权威表述
S1.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 S市场营销是引导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
购买欲望。
S3.交换顺利进行的条件:正确处理经济利益
关系; “游戏规则” 。
(二)市场的主要功能
S(1)价值实现功能。
市场是商品价值得以实现的场所,现实市场 的供求状况决定着商品价值的实现程度。
S (2)经济联系功能。
市场是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与消费、 宏观与微观、企业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纽带。
S1.人口是构成市场的基本因素,是决定市场大小的
基本前提。
S2.购买力是指人们支付货币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能力。
它是决定市场大小的关键要素。
S3.购买欲望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动机、愿望和要
求,是消费者把潜在的购买愿望变为现实购买行为 的重要条件。
(三)市场交换活动及流程
S(1)市场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基础上的交换关系。 S(2)形成现实市场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市场营销管理
一、市场营销管理的含义
S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
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与关系,而对所设计方案 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
二、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
S实质:需求管理 S任务:为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而调节需求的水
平、时机和性质。
三、市场营销管理任务
S(一)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