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至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语文

高一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至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语文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2014.01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坍圮.(qǐ)商榷.(què)屏.窒(bǐng)恪.尽职守(kè)B.桑梓.(zǐ)拮.据(jí)炮烙.(luò)翘.首以待(qiáo)C.奇诡.(guǐ)粗犷.(kuànɡ) 韶.光(sháo)锲.而不舍(qiè)D.窈.陷(yǎo)纨.绔(wán)熨.帖(yù)孺.慕之情(rú)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甄别沧桑根深蒂固锱珠必较B.抉择搭讪雾霭弥漫羽扇纶巾C.深邃嬉戏不经之谈含心茹苦D.寒暄惊蜇天作之合沸反盈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第一代华侨,寄籍外洋,但始终情系故土,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从普通居民到绅士名流,都表示出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情谊。

B.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要想和自然友好相处,唯有先学会“像山一样思考”,功败垂成....,在此一悟。

C.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汽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美轮美奂....,极富云气氤氲的情调。

D.纳粹政府的危言危行....,逐步通过学校教育渗透进少年的心灵,即便躺在担架上,他依然觉得“炮声均匀而有节奏”,“多出色的炮队啊”!4.下列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骊山北构而西.折③而耻.学于师④顺流而东.也⑤朝歌夜弦.⑥日.削月割⑦舞.幽壑之潜蛟⑧侣.鱼虾而友糜鹿A.①③④/②⑥/⑤⑧/⑦ B.①⑤/②④⑥/③⑧/⑦C.①④⑤/②⑥/③⑧/⑦ D.①④/②⑥/③⑤/⑦⑧5.下列对有关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阿房宫赋》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它借阿房宫兴起和毁灭的史实,深刻地表明了统治者穷奢极欲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从而用以讽劝和警告唐敬宗,以免重蹈亡秦之覆辙。

B.《边城》中,船总的两个儿子都喜欢翠翠,他们相约采用“走车路”的方式,让翠翠选择,结果,天保在竞争中落败,心灰意冷的他驾船外出闯滩,意外身亡。

C.《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祝福》都收在《呐喊》中。

D.《红楼梦》中荣国府里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日常事务的是王熙风。

王熙风在贾母面前百般奉承,背后却干尽了贪赃揽财的勾当,贾母因此称她叫“凤辣子”。

6.仿造划线的句子,把句子补写完整,注意符合语境的要求。

(3分)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文安先生墓表张方平嘉祐中,仆领益郡。

念蜀异日常有高贤奇士,今独乏耶?或曰:“眉山处士苏洵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然非为亢者也,为行而未成,我不求诸人而人莫我知也,故今年四十余不仕。

公有思见之意,宜来。

”久之,苏君果至。

听其言,知其博物洽闻矣。

既而得其所著《权书》、《衡论》阅之,因论苏君:“左丘明、司马迁之.善叙事,贾谊之明王道,君兼之矣。

远方不足成君名,盍游京师乎?”因.以书先之于翰林欧阳永叔。

君然.仆言,至京师。

永叔一见,大称叹,献其书于朝。

自是名动天下,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称为老苏。

先生亮直寡合,有倦游之意,独与其子居。

又数年,召试紫微阁,不至,乃除.试秘书省校书郎。

俾就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集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奏未报.而以疾卒,享年五十有八。

先生字明允。

考①序,大理寺评事,累赠职方员外郎,以节义自重,蜀人贵之。

生三子,澹、涣,教训甚至,各成名官。

先生其季也。

已冠,犹不知书。

职方没,始读书,不一二年,出诸老先生之右。

一日,因览其文作而曰:“吾今之学,犹未知学也已。

”取旧文稿悉焚之,杜.门绝宾友,繙②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由是著述根柢深矣。

嘉祐初,王安石名始盛,党友倾一时。

欧阳修亦已善之,劝先生与之游,而安石亦愿交于先生。

先生曰:“知其人矣,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天下患。

”安石之母死,士大夫皆吊,先生独不往,作《辨奸》一篇。

当时见者多为不然。

先生既没三年,而安石用事,其言乃信。

其事业不得举而措诸天下,独《新礼》百篇,今为.太常施用。

若夫乡党之行,家世之详,则有别传存焉。

今举始卒之大概,以表其墓。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苏洵集》,有删改)【注】①考: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

②繙:同“翻”。

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然.仆言,至京师然:认为……对B.乃除.试秘书省校书郎除:除去,撤消C.书成,奏未报.而以疾卒报:答复,回复D.杜.门绝宾友杜:关门,封闭8.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行义以.达其道不赂者以.赂者丧B.因.以书先之于翰林欧阳永叔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C.司马迁之.善叙事句读之.不知D.今为.太常施用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9.下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嘉祐年间,张方平管辖益郡,得知苏洵是蜀地的高贤奇士,结识苏洵后,他认为苏洵学识丰富,文章兼有左丘明、司马迁善叙事与贾谊明仁政的长处。

B.张方平写信给欧阳修推荐苏洵,欧阳修对于苏洵的文章极为称赞,将之推荐给朝廷,苏洵由此而名闻天下,士人争相传诵他的文章,当时文风也因之改变。

C.苏序教子甚严,苏洵的两个哥哥成为有名的官员,而苏洵直到二十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一两年后觉得先前所作文章不佳而全部焚毁,此后遍阅经典,遂成大家。

D.王安石母亲去世,苏洵并不前往吊唁,而且写了一篇《辨奸》,当时看到的人对此多不以为然。

直到苏洵去世后三年,王安石执政,人们才发现苏洵是对的。

10.翻译下列文言语句(9分)⑴远方不足成君名,盍游京师乎?(3分)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分)⑶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分)三、古诗词鉴赏 (8分)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戴复古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①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

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貔虎:貔和虎。

亦泛指猛兽。

⑴“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⑵“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哪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妙在何处?(2分)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3分)四、名篇名句默写 (8分)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⑶,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⑷,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⑸,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⑹,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⑺荡胸生层云,。

(杜甫《望岳》)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林斤澜!哈哈哈哈……汪曾祺林斤澜这个名字很怪。

他原名庆澜,意思是庆祝河水安澜,大概生他那年他们家乡曾遭过一次水灾,后来水退了。

不知从哪年,他自己改名“斤澜”。

我跟他说过,“斤澜”没讲,他也说:没讲!他们家的人名字都有点怪,夫人叫“古叶”,女儿叫“布谷”。

大概都是他给起的。

斤澜好怪,好与众不同。

他的《矮凳桥风情》里有三个女孩子,三姐妹叫笑翼、笑耳、笑杉。

小城镇哪里会有这样的名字呢?我捉摸了很久,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是小一、小二、小三。

笑翼的妈妈给儿女起名字时不会起这样的怪名字的,这都是林斤澜搞的鬼。

夏尚质,周尚文,林尚怪,林斤澜被称为“怪味胡豆”,罪有应得。

斤澜曾患心脏病,30岁就得过一次心肌梗死。

后来又得过一次,但都活下来了。

60岁时他就说过他活得已经够了本,再活就是白饶。

斤澜的身体不算好,但他不在乎。

我这些年出外旅游,总是“逢高不上,遇山而止”,斤澜则是有山就爬。

他慢条斯理的,一步一步地走,还误不了看山看水,结果总是他头一个到山顶,一览众山小,笑看众头低。

他应该节制饮食,但是他不,每有小聚,他都是谈笑风生,饮啖自若,不论是黄酒、白酒、葡萄酒、啤酒,全都招呼。

最近有一次,他同时喝了三种酒。

人常说酒喝杂了不好,斤澜说:“没事!”斤澜爱吃肉,三天不吃肉就觉得难受。

他是温州人,说起生吃海鲜,眉飞色舞。

吃海鲜,喝黄酒,嘿!不过温州的“老酒汗”(黄酒再蒸一次)我实在喝不出好来。

温州人还有一种喝法,在黄酒里加鸡蛋,煮热,这算什么酒!斤澜的吃喝是很平民化的。

我和他曾在屯溪街头一小吃店的檐下,就一盘煮螺蛳,一人喝了两瓶加饭。

他爱吃豆腐,老豆腐、嫩豆腐、毛豆腐、臭豆腐,都好。

煎炒煮炸,都好。

我陪他在乐山小饭馆吃了乡坝头上的菜豆花,好!斤澜的平民化生活习惯来自于他对生活的平民意识,这种平民意识当然会渗入他的作品。

斤澜的哈哈笑是很有名的。

这是他的保护色。

斤澜每遇有人提到某人、某事,不想表态,就把提问者的原话重复一次,然后就殿以哈哈的笑声。

“×××,哈哈哈哈……”“这件事,哈哈哈哈……”把想要从口中掏出他的真实看法的新闻记者之类的人弄得莫名其妙,斤澜这种使人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尾巴的笑声,使他摆脱了尴尬,而且得到一层安全的甲壳。

在反右派运动中,他就是这样应付过来的。

⑴林斤澜不被打成右派,是无天理,因此我说他是“漏网右派”,他也欣然接受。

斤澜极少臧否人物,但是是非清楚,爱憎分明。

他一直在北京市文联工作,对市文联的领导,一般干部的遗闻佚事了如指掌。

比如老舍挨斗,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揭发批判老舍的人是赖也赖不掉的。

他觉得萧军有骨头有侠气,真是一条汉子。

红卫兵想要萧军低头认罪,萧军就是不低头,两腿直立,如同生了根。

萧军没有动手,他说:“我要是一动手,七八个小青年就得趴下。

”红卫兵斗骆宾基,萧军说:“你们谁敢动骆宾基一根毫毛!”京剧演员荀慧生病重,是萧军背着他上车的。

“文革”后,文联作协批斗浩然,斤澜听着,忽然大叫:“浩然是好人哪!”当场昏厥。

⑵斤澜平时似很温和,总是含笑看世界,但他的感情是非常强烈的。

斤澜对青年作家(现在都已是中年了)是很关心的。

对他们的作品几乎一篇不落地都看了,包括一些评论家的不断花样翻新,用一种不中不西希里古怪的语言所写的论文。

他看得很仔细,能用这种古怪语言和他们对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