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烧灼.(zhuó) 颓.然(tuí) 瑰.丽(guī)瞠.目结舌(chēng)B.夙.愿(sù)贫瘠.(jí)缱绻.(juǎn)命途多舛.(chuǎn)C.齑.粉(jī) 罡.风(gāng)逡.巡(jùn) 沁.人脾胃(qìn)D.赊.账(shē) 趿.拉(tā) 强.笑(qiáng) 茕.茕孑立(qióng)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大道(大路)纾.祸(解除)A.通衢..穷.饿无聊(贫穷)觇.北(窥视)B.论.《诗》《书》(评论) 重译款.塞(叩)绐.为谒曰(欺骗)不更.事(经历)C.啖.以利(利诱) 遂坐上坐,无所诎.(同“屈”,理亏)无内.诸侯军(同“纳”,接纳)决策东乡.(同“向")D.诋.大酋当死(辱骂)道.海安、如皋(取道)恐年岁之不吾与.(给) 来吾道.夫先路(同“导”,引导)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沛公从.百余骑A。
去今之墓.而葬焉B.会项伯欲活.张良C.沛公然.其计 D.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A。
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原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只不过是个引子,主题之所在则是“安得广 B.读完诗,我们才大彻大悟....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ﻫ 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ﻫ D.人生道路的选择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念之间的事,但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
所以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只有在那一念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亚运会是一个特殊的舞台,既展示体育健儿的竞技水平,又彰显赛场观众的精神风貌.作为东道主,我们不仅要为中国运动员鼓劲,远道而来的客人更需要喝彩。
B。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塑造出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C.昨日,西藏扎墨公路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墨脱即将摘去“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帽子。
一时间关于墨脱的报道见诸于各大媒体.D.在堪称“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已超过80%,各种城市病随之而来。
如何纾缓居民生活压力、提升生活质量是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话题。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
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惟平独吊。
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
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
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
”何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
曰:“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
"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
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①貣②以自污?上心必安。
”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
上至,何谒。
上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
"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廷尉,械系之。
数日,王卫尉待前曰:“夫职事,苟有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
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
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
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 (选自《汉书•萧何传》,有改动)【注】①贳(shì):赊买。
②貣(tè):向人求物。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惟平独吊.吊:慰问B.非被.矢石之难被:蒙受C.君自谢.民谢:谢别D。
吾故.系相国故:故意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何为人恭谨的一组是①吕后用何计诛信②贳貣以自污③悉以家私财佐军④今相国乃利民⑤后何为民请⑥跣入谢A.②③⑥B。
①②④C.①⑤⑥D.③④⑤8。
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何设计帮助除掉韩信后,汉高祖给予萧何很多的封赏。
B.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黥布叛乱时,坐镇关中,高祖解了后顾之忧。
C。
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诸臣接连谋反,而萧何身居高位,功高震主。
D.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
9.翻译下列句子(10分)(1)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
(3分)(2)民所上书皆以与何。
(3分)(3)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酹江月·和邓光荐①文天祥乾坤能大②,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风雨牢愁③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
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④,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①1297年8月文天祥和邓光被俘后押送大都途经建康。
邓因病滞留,文天祥将继续北上,邓作《酹江月·驿中言别》相赠,文写此词相和。
②能:这样。
如许.③牢愁:忧愁。
④龙沙:指塞外沙漠之地.时作者被俘北解。
(1)词的上阕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2)下阕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3)本词结尾“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与《渡扬子江》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都表达了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两者在手法和效果上有何不同?(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亦以明死生之大,。
(2)大阉之乱,,四海之大,有几人欤?(3)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4)亦余心之所善兮,。
(5),哀民生之多艰。
(6),吾将上下而求索。
(7)群山万壑赴荆门,。
(8),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转角照相馆[香港]东瑞晨风刮着,落叶在地面上滚动着,发出沙沙沙的声响.这一区都是五十年以上的唐楼.前面一条大马路,行人稀少,大半天不见一个人影。
大约在中段,有一条横街,密集并排着一列都是五六层高的唐楼。
唐楼窗外,架满横七竖八的晾衣长竹竿。
横街偶然有一两只流浪狗走过,对空乱吠几声,之后,就静得犹如死寂的墓地。
照相馆就在大马路和横街交界处的转弯。
木门很残破,除了馆主上班。
每天发出悉悉索索锁匙钻锁孔、然后“咿呀"的一声的开门声,到了一天将尽再次重复之外,不再有任何其它声音了.最令人魂销的是傍晚时分,太阳的余辉照在照相馆外面的橱窗,反射出残黄的余辉,与橱窗内泛黄的、四角卷起的旧照片相得益彰,构成一种天然的怀旧色彩,也慢慢地退出人们的视野了。
照相馆的丘老板今年已六十岁。
老伴在十几年前离世时,他失去了一个好帮手,加上生意清淡,本来就要把照相馆结束掉,但他舍不得。
尽管已几乎没有什么生意,他还是准时每天早上九点就到照相馆上班.储蓄的老本快要吃光了,一年前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唐楼上的居屋卖掉了。
过几天就是交楼的日子。
他就要搬到照相馆来住了。
新儿不久就要三十岁了,在厨艺学院学做厨师,还没毕业。
丘老板想,这家照相馆留传给儿子不现实也不合适,何况十几年前儿子就已多次激烈地劝老爸将它结束,他就是不肯。
儿子的话如今还在耳际响着:爸,照相技术大革命,数码机越出越新。
如今人人玩自拍,连做证件的相片、全家福的照片都是自己拍了……谁还上我们照相馆照相!……在事实面前,他无法和儿子辩论,是的,早就该结束了.只是四十年来的感情,这儿的每一件过时的工具,包括那些老爷摄影器材,什么蒙头摄影机啦,打光伞啦,老爷椅子啦……都像有生命似的,令他不忍遗弃。
记得六十年代末期,他从父亲手中接棒时,父亲就跟他说起转角照相馆的“威水史”①——照相馆拍得最多的是全家福。
但有一次,一位父亲牵着一个十一二岁的漂亮女孩来此拍合照,他将洗出的相片贴在橱窗里,大约一年后,一个电影公司的老板走过,看中了女孩,联络上父亲,从此,女孩被发掘出来做明星还频频获奖,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还有一次,也是一个女孩,不过这次是由母亲带着,年龄更小,约是八九岁光景,拍的是个人照,父亲拍得很满意,见女孩天真可爱,将她的大头像贴在橱窗内,一个著名导演走过,被女孩的笑容吸引住?也走进了照相馆。
从此,小女孩成了著名的童星,演戏一直演到成年。
父亲说,他仍记得,母女家庭经济不好,取像付款时还要求优惠些呢。
两件新闻在报纸上刊登后,非常轰动,一时间,不知多少做明星梦的少女争先恐后到与“明星”有缘的转角照相馆拍照,并要求父亲相片洗好贴在橱窗内。
那几年,照相馆的生意如日中天,不知有多少人跟风,也开起照相馆.“什么生意、行业都是有起有落的……你要坚守着。
”这是父亲的最后一句话.完全没想到从父亲那里接过手,竞也四十年过去了。
他苦苦支撑到现在,已没有退路了,连住屋都卖掉来贴生活费了。
儿子的学费他仍在负担呢.看报纸看到一半,丘老板打起盹,想的竞都是这些不堪回首的陈年旧事.中午,他叫外卖,一盒饭不过二十元,他也分两餐吃,留一半给晚餐。
他将二十元纸钞交到送饭的小伙子手中时,还多给了一只二元硬币。
小伙子将二元搁在台面上不取,反而问:“什么时候搬下来?要帮忙吗?"他答:“后天,家具基本上都不要了。
一个小衣柜,较重,帮帮我。
其它我一个人就行了.”小伙子问:“阿新毕业了吗?听说在拍拖?”“再过一个月就毕业,打算一年后就结婚。
”小伙子在破沙发上闲坐了一会,与丘老板相对无言,站起,向他告辞走了。
住处卖掉后,小新也跟着老爸,在照相馆打地铺。
父子俩夜夜沉默.父亲不能给儿子留下什么,心中有愧;儿子学艺未毕业,无法供养父亲,内心也感隐痛。
他说:“儿子,我没什么给你做结婚贺礼,照相馆以后你把它卖掉吧。
”小新心想:“这偏僻地方的唐楼能值多少钱,照相馆又那么小。
”但他没说出来.一个午夜,丘老板睡不着.摇醒儿子:“帮爸爸拍一张半身照。
”小新感到突然。
数码机,一部两万多元的,他玩得出神入化,而五十年前的、仍要用黑布盖头的老爷机大家伙,他就不知所措了。
老爸如此这般教他,新很快上手拍了一张。
照片中的丘老板,精神奕奕,露出丝丝忧郁中的淡淡微笑。
这是丘老板一生中的第一张相片,也是他最后一张头像。
因为一星期后他心脏病发,突然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