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2021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最新】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材料、能源、信息、环境与化学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我们使用合金是因为它比纯金属具有更优良的机械性能B .钢化玻璃、有机玻璃、石英玻璃均属于硅酸盐材料C .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D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2.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57H 104O 6,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3 mol 羧酸M 和1 mol 甘油[HOCH 2CH(OH)CH 2OH]。

羧酸M 的分子式为( )A .C 17H 32O 2B .C 18H 34O 2 C .C 18H 36O 2D .C 19H 36O 23.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A .灼烧B .过滤C .分液D .蒸馏4.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相符的是①NH 3 NO HNO 3 ②浓HCl Cl 2 漂白粉 ③MgCl 2(aq) 无水MgCl 2 Mg ④饱和NaCl(aq) NaHCO 3 Na 2CO 3 ⑤铝土矿NaAlO 2溶液Al(OH)3Al 2O 3 Al A .①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5.向含有c(FeCl 3)=0.2 mol·L −1、c(FeCl 2)=0.1 mol·L −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 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 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 2O 3B .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催化剂,△/2O −−−→−O H O 22和−−−→−加热2MnO −−→−石灰乳−−→−加热−−→−电解−−−→−23CO NH 和−−→−加热−−−→−溶液NaOH −−−→−2CO 足量−−→−灼烧−−→−电解C .加入NaOH 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 2++2Fe 3++8OH −Fe 3O 4+4H 2OD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 +分离开 6.将0.4gNaOH 和1.06932Na CO 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1L 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2CO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A .B .C .D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A .AB .BC .CD .D二、填空题8.查阅资料: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 3+(蓝紫色)、Cr(OH)4−(绿色)、Cr 2O 72−(橙红色)、CrO 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铬(24Cr)属于_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主族元素b.副族元素c.Ⅷ族元素d.过渡元素(2)铬单质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较高的熔点,是最硬的金属;与Ni等添加到Fe中可制成不锈钢。

比较硬度:纯铁_________不锈钢;熔点:纯铁__________不锈钢(填“>”“<”或“=”)。

(3)Cr(OH)3与Al(OH)3的化学性质相似。

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4)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

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0(填“>”“<”或“=”)。

(5)+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但其化合物用途广泛。

如:“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驾,其反应原理为:m C2H5OH+ n X + p H2SO4═ g Cr2(SO4)3 + w CO2↑+ 9H2O,其中X的化学式最有可能为__________。

常用NaHSO3将酸性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9.(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人类在使用金属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铜、铁、铝之后,第四种将被广泛应用的金属被科学家预测是钛(Ti),它被誉为“未来世纪的金属”.试回答下列问题:(1)Ti元素原子序数为22,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周期第族;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在Ti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现+2、+3、+4三种化合价,其中以+4价的Ti最为稳定.偏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偏钛酸钡晶体中晶胞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它的化学式是,其中Ti4+的氧配位数为,Ba2+的氧配位数为。

(3)常温下的TiCl4是有刺激性臭味的无色透明液体,熔点﹣23.2℃,沸点136.2℃,所以TiCl4应是化合物,其固体是晶体。

TiCl4在潮湿空气中易挥发,水解而冒白烟,这是因为水解后有生成。

(4)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其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如图2所示,我们通常可以用图3所示的方法来表示其空间构型(其中A表示配体,M表示中心原子)。

配位化合物[Co(NH3)4Cl2]的空间构型也为八面体型,它有种同分异构体,请将其结构画出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0.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 制取NaClO2晶体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 ℃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现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装置②中产生Cl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④中制备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 装置③的作用是。

(3) 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④低于60 ℃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II. 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①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 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

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4) 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5) 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6) 在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此实验测得结果偏高,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四、有机推断题11.(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部分果蔬中含有下列成分:回答下列问题:(1)甲可由已知①得到。

①甲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官能团名称为,可以表征有机化合物中存在何种官能团的仪器是。

②A→B为取代反应,A的结构简式为。

③B→D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在一定条件下能聚合生成链状酯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由丙经下列途径可得一种重要的医药和香料中间体J(部分反应条件略去):检验丙中官能团的试剂是,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经E→G→H保护的官能团是,据此推出E→G两步反应略去的反应物可能为: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

③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其中某异构体L呈链状且不存在支链,L中的官能团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L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显示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3:2,则L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只写一种)。

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A.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优良的机械性能,正确;B.有机玻璃的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有机物,错误;C.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被还原生成的铁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正确;D.光导纤维由SiO2制得,但SiO2可与强碱反应,所以遇强碱会“断路”,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与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等2.B【解析】试题分析: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57H104O6,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3 mol羧酸和1 mol甘油,说明该酯中含有3个酯基,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57H104O6+3H2O=3M+C3H8O3,由质量守恒可知M的分子式为C18H34O2,故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分子式的判断和酯的水解3.C【解析】试题分析:A、灼烧固体使用坩埚,此处用蒸发皿,错误;B、过滤时溶液用玻璃棒引流到漏斗中,错误;C、碘的水溶液提取碘采用萃取分液的操作,正确;D、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出,错误。

故选C。

考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装置4.A【解析】试题分析: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和H2O,生成的NO与氧气、水反应可以转化为硝酸,①正确;实验室制取氯气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而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氯气,②不正确;氯化镁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MgCl 2+2H2O Mg(OH)2+2HCl,水解吸热,加热促进水解。

且生成的氯化氢极易挥发,因此最终得到氢氧化镁固体,得不到氯化镁,③不正确;④属于侯氏制碱法原理,正确;铝土矿中含有两性氧化物氧化铝,能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吸收CO2即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

氢氧化铝分解得到氧化铝。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即可冶炼金属铝,⑤正确,所以答案选A。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制备的有关判断。

5.B【详解】A、Fe2O3是红棕色物质,不是黑色,故错误;B、此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Fe3O4是黑色晶体,且是Fe2+和Fe3+组成复杂的化合物,故正确;C、直径是9.3nm,在1nm~100nm之间,此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不带电,故错误;D、此分散系是胶体,提纯胶体常采用渗析的方法,故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