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

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

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
白雪琴
人文系 09学前教育专业
指导老师:李佳
中文摘要: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而先进的教育理念,

是在不断阅读理论书籍、倾听理论讲座、和其他教师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
成的。教师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各种教育理论,参与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不断分析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同教师们相互交流,评价、反思,关注和分享
教师们先进的教育经验;才能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自我反思,检验自身已有
的理论,调整不适宜的教育行为,构建、扩展自身的教育经验,从而促进教师专
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方式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教师教育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
需要和方向。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
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
儿教育要发展,幼儿教师是关键。无论是现代儿童观、教育观的确立,幼儿教育内
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还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综合化、研究化、人文化、多
样化的价值取向,最终都会转化为对教师的要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成为学
前教育发展的关键。
从宏观角度看,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幼
儿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研究、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和关于幼儿教师成长
促进方式研究。这三方面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以及幼
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是研究专业发展促进方式的基础和重要依据。目前,
相对来说,关于与偶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已基本达成共识,尤其是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的研究较为成熟,成果也比较丰厚,诸如职业生命周期研究、幼
儿教师社会化研究、认知发展研究、关注研究等已经具有较大影响。
如何通过有效方式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且是争议
比较大的问题。比起其他学段的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是相当迟缓的,幼儿教师专业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第一,职业素养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有学者指出,由于缺乏应有的幼教职业
训练和实践提高的有效机制,不少幼儿教师不仅各种专业发展的能力十分有限,
而且在知识素养、教育信念、思想与心理素质等方面亦存在不足,难以对幼儿进
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第二,职业倦怠现象突出。幼教专家凯茨认为,职业倦怠似乎是幼儿教师“难
以逾越的现象”。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使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师比起其他学
段的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许多幼儿教师面对幼儿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只
凭有限的经验穷于应付,以至于身心疲惫,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产生职业倦怠,
进而影响自身的发展。
第三,科研能力亟待提高。许多幼儿教师教育研究能力长期未能得到积极训
练和有效提升,同时还缺乏实践中的深刻反思和积极探索,对于幼儿教育存在的
各种问题与困惑,难以运用教育理论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入分析,难以探究其问题
的成因、条件及解决途径。而教育研究能力的欠缺,常常会使幼儿教师对教育问
题失去敏感和兴趣,并且也会阻碍其教育观念、认知水平和教育能力向更高层次
提升,使得幼儿教师的自我提高常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不仅影响着他们对
幼教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也影响到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幼儿园课改的不断深化,受我国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教师已有的观念和
行为受到了巨大冲击,要求教师的“角色及其作用得到拓展,从单一角色到多元
角色,从跟随课程到参与课程,从适应教学到提升专业。”
二、促进和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理论
很长时期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育主要采取师范教育和进修培
训两种方式。可见,传统的教育模式已导致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理论修养欠缺,
无法适应新时代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学习《新纲要》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新纲要》)得以颁
布,成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理论与实践的主体,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给予热切关注
与积极支持,《新纲要》呼唤幼儿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呼唤幼儿教师的专业成
长。教师对《新纲要》精神实质的理解较为深刻,一方面转换为教师富有灵活性、
创造性与开放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使教师与幼儿共同的教育实践活动转换
成儿童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化的发展,转换的过程既为幼儿带来快乐而富有创造
性的幸福童年,也是教师不断实现专业成长的过程。
(二)全方位不断充实自己
幼儿教师要全方位充实自己,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在政治方面,要
延续一贯认真学习的作风,积极学习园里下达的学习内容,研读文件,对照自己,
改正不足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二是在业务方面,不断吸取新知识,还要
通过外出学习和参观的机会吸取别人之长,结合自己加以改进和创新,并能真正
做到了理论结合实践。
三、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地主动学习的基
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
师的主观努力来促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成就动机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因素
“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可以划分为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
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所有教师都是从新手阶段起步的。一
个教师能否实现从最初的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飞跃,根本原因在于个人的
成就动机。幼儿教师也不例外,研究人员发现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是优秀幼儿教师
献身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即对幼儿的关爱、对工作的热爱。
(二)低起点必然使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现在的社会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认识仍是肤
浅,“幼儿教育无非是教幼儿认几个字、唱几首儿歌而已”,幼儿教师的从业资
格和技能不高,有的只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即使这样也相当一
部分幼儿教师未能达标,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于今后幼儿教师的学习进
修、学历提高,这种低起点必然使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
四、促进和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更新为目的的成长路径”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
键。幼儿教师和幼儿园都应充分发挥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努力
运用专业智慧为一线教师打通这条路径,引导他们自我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
的愿望。
(一)激发成就动机的根本动力,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由于各方面的差异,每一个人成就动机的水平不尽相同。具体而言,可为幼
儿教师提供一面适时的“镜子”,引导幼儿教师及时、准确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
题;为幼儿教师提供一个适当的“靶子”,帮助合理确立研究目标,及时进行自
我的发展规划;为幼儿教师提供一双明亮的“慧眼”,指导学会观察幼儿,与幼
儿有效互动;提供给教师一架可攀“梯子”,帮助幼儿教师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
并能更深入地开展教学反思。
(二)开拓幼儿教师的专业视野
目前,大部分幼儿教师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和其他师源,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理论视野相对狭隘,在多元教育思想面前,难以把握,更不能自主应对。我国学
者叶澜教授提出未来理想教师的素养为:“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
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知识结构,有富有时
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
教育智慧。”扩大幼儿教师的理论视野,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之
一。在幼儿园在管理上,应建议将扩大教师论视野列入议事日程,提供教师学习
的时间、资料和经费,让教师不断获取丰富的专业营养。 (三)用情感手段激励
幼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
女性教师居多是我们国家所有学校的共性,幼儿园这个特殊的教育场所,女
教师肩负家庭和事业的双重重任,加之本性上大多又感情细腻、自尊心强和争强
好胜等特点。因此,幼儿园的管理变为一件不易的事情。用情感艺术,走近每个
教师的内心,探查心理需要,力求以情动人,以爱换心,尊重、体贴、关心幼儿
教师;要急之之所急,想之所想,用诚挚的语言给予教育上的指导,用商量的口
吻安排工作,达到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要注意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师,要有
容人之短的雅量,更要避免因亲你疏他而人为造成矛盾,削弱了集体的战斗力。
综上所述,幼儿园要想求生存、求发展,离不开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将
促进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落到实处,积极寻找切人口,确立体现教师专业
水平的基本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是—个需要我们不
断进行实践的过程。
参考文献
: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教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9年9月.
[2] 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3] 邓泽军.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总第139期.
[4] 谢少华《如何搭建促进幼儿教师成长的平台》福建幼儿教育2006年1月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