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上网,拒绝网瘾

健康上网,拒绝网瘾

健康上网,远离网瘾
教学目的:
1、认识网络的利弊,特别是网瘾的危害。

2、检视自己上网的时间和内容,了解网瘾的基本症状。

3、建立上网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网络上瘾。

教学重点:认识网络的利弊,以及如何“用其所利,避其所弊”。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健康的上网习惯,预防网络成瘾。

教学形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表演式、分享体验式。

教学时间:90分钟
教学班级:07计算机(1)班
课前准备:课前请学生搜索了解有关网瘾危害的示例。

并准备每人三颗“粘贴小点纸”和每组一张海报纸。

教学过程:
(一)材料启发,导入主题(10分钟)
显示材料:小故事:“第二陈天桥”的悲剧
1.老师提问“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和内容”导入本课。

2.讲述“砰然心动”小故事“‘第二陈天桥’的悲剧”
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学业的事例。

(通过分享他们了解的相关示例,结合“心心点灯”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对过度使用网络的危害和网瘾症状的认识。

同时提醒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15分钟)
心心点灯: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普及带给现代人在工作、求学及生活上的种种便利,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

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上聊天等正改变着一代人的生活。

●众所周之,网络也有弊端。

网络成瘾的初始迹象是:
(1)沉迷于网络色情,如在网络上浏览、下载或交换色情图文信息,或从事色情交易;
(2)沉迷于网络交友,如在网络上的聊天室跟网友聊天;
(3)沉迷于网络赌博,如上赌博性的网站;
(4)沉迷于游戏软件,如上交互式电玩网站。

这些迹象如不加控制,很可能一步一步陷入网瘾而不能自拔。

●“网瘾”是一种现代的心理疾病。

北京有个19岁女大学生,在网吧呆了7天后竟然不认识生父;天津更有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
13岁少年,面带微笑、双手平伸、双脚交叉地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姿势从24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医学界已正式将这种病态定义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网瘾”。

其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

日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成瘾行为不单是药物成瘾,还包括烟酒成瘾、赌博成瘾、网络成瘾、性行为成瘾、异食成瘾等。

烟酒成瘾虽不似吸毒,但滥用者众多,获得容易,同样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另外,烟酒成瘾还是吸毒的“入门药”,许多人由吸烟、酗酒开始,逐步走上吸毒成瘾之路,故对此应特别重视。

●如果已经因为网络成瘾而出现一些问题,如头痛、头昏、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及社会交往困难等症状,甚至行为冲动、情绪抑郁等严重情况,你需要尽快找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师进行心理评估、治疗。

●在网络上玩游戏,是因为我们输得起;真实生活里玩游戏,我们绝对输不起。

选择虚幻还是真实,在于自己的自制力。

很多网游瘾者都明白这个问题,但是一开电脑就情不自禁地陷入虚拟游戏而不能自控。

避免网瘾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发展新的爱好:如果你没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与父母沟通又不良,缺少朋友,背负着沉重的课业压力,则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因此,发展新兴趣,比如练书法、画画、登山、打篮球或者踢足球等等,是一种避免网瘾的积极方式。

(2)自我限制法:给自己规定,如每天作业完成后玩一个半小时,周六、周日3个小时。

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可邀请父母、家人帮助自己控制上网时间。

(3)还可以将电脑放在客厅或者父母的房间。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限制自己的上网时间。

晓之以“害”。

学生上网往往只是感受到它的新奇,感受到心理的补偿,而没有感受到它的危害。

要耐心地把个方面的危害分析给他们听,讲一些活生生的例子,使他们吸取惨痛的教训。

要使学生逐步戒除“网瘾”,让他们认识到上网的危害,是很重要的。

转移兴趣。

课余时间带领他们参加有益的活动,逐步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以缓解不上网带来的空虚。

7.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久。

8.花许多钱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

9.花更多时间在网上才能满足。

(以上只要有5项以上的回答为“是”,就能说明你已上网成瘾。

)* 我诉我心
1.我会轻易把自己及家庭中的真实信息在网上告诉别人吗?
2.我想独自与尚未谋面的网友见面吗?
3.在聊天室中,如果发现有人发表不正确的言论,我会参与或攻击别人吗?
4.我在网上论坛、网上广告栏、聊天室上公开过自己的E-mail 地址吗?
5.我收到垃圾邮件会立刻删除吗?
6.我能控制上网时间(一般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每天不要超过3小时)吗?
学生讨论分享:
1.学生分组自查“我诉我心”问题单,并统计每项“是”的人数。

2.各小组汇报,全班统计每项“是”的人数。

3.学会生交流回答“是”或“否”的理由。

4.小结:网络信息海量,鱼龙混杂。

我们一要有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其受害,二也不要利用网络去损害别人的利益。

(三)活动二:网络利弊大讨论(“成功教练”的四列内容)(40分钟)
网络功能、网络特性的利弊剖析
网络功能
和特性利弊用其所利,警惕其所弊
虚拟性最适合虚拟训练被虚拟现象蒙蔽
隐秘性减少不必要的暴露不自觉地出现不当或违法的言论
多向性传播快,面广坏信息的危害也更大
跨国性
互动性
邮件
信息丰富
24小时全天候
1.每组一张海报纸,小组讨论“成功教练”的四列内容,并抄写在海报上。

2.各组展示海报。

每人三个粘贴小点纸,在“用其所利,警惕其所弊”栏选择自己最任课的意见,在其旁粘贴一个点,表示其投其一票。

3.全班统计,选出票数(即点子)最多的前五条意见。

4.学生交流这五条的特点,为什么你投它的票?
5.总结:网络是双刃剑。

对于明智者是个天堂,对于痴迷者是个地狱。

建议同学们在自己的电脑旁竖一块“网络警示牌”,随时提醒自己。

请学生课后自己做“我Show你Show”的自我测查。

如果你的得分在“5分”以上,请你向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求助,以帮助自己控制网瘾。

记住:上网可以,可别上瘾!!
(四)结束活动(集体朗读启示语,结束本课)(5分钟)
网络,
让世界变得很大很大。

又让世界,
变得很小很小,
全球若比邻。

网络,让现实可以虚拟。

网络,让人分不清,
是虚拟还是现实。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网络是,
明智者的天堂,
痴迷者的地狱。

健康上网,拒绝网瘾
一、设计背景
计算机与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学习及生活上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上网成瘾,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关于中学生上网成瘾而夜不归宿、因犯网瘾而导致犯罪、甚至自残自杀等这类触目惊心的新闻。

网瘾严重危害
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家庭的幸福,这一问题的出现以及严重化到底是谁造成的——学生?家长?学校?还是网络本身?今天,我们就诚邀家长和校方与我们的学生一起讨论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共同探讨“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2、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否有沉迷网络的倾向。

3、学会健康上网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观看视频
(1)为戒网瘾断指
(2)网络少年张萧艺
(3)无钱上网,初三学生劫杀的士司机
2、讨论1: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1)学生、家长、老师互动讨论
(2)加深同学们对网瘾的认识——解释网瘾患者的各种症状及行为
(3)小结
3、问卷结果分析——本班不少学生有网瘾倾向
4、讨论2:健康上网,拒绝网瘾
(1)讨论如何健康上网,拒绝网瘾
(2)学生代表、家长代表、老师代表发言
(3)小结
5、倡议书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