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标准练(一)
满分46分,实战模拟,25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
1.(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
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但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
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
(6分)
(2)推测艾比湖湖面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6分)
(3)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
(8分)
(4)请你就艾比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4分)
【解析】第(1)题,艾比湖地处天山北坡,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少雨,夏季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使入湖水量大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
第(2)题,艾比湖湖面最大就是补给水量最大时。
艾比湖地处内陆,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因此湖面最大的季节是夏季。
第(3)题,由图可知干涸湖区位于湖泊的西北方向,处于冬季风的上风向,且冬季湖泊水位低,湖底裸露面积增加,大风夹杂盐尘,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湖区干涸,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气候更加干燥;渔业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4)题,艾比湖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短缺。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从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植业的规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艾比湖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2分);气候变化,使该地区气候趋向暖干化,蒸发量加大(2分);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入湖水量大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2分)。
(2)夏季(2分)。
艾比湖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其汛期出现在夏季(4分)。
(3)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2分);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2分);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湖底裸露面积不断增加,盐渍化和沙化加重,影响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2分)。
(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2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分)。
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能源消费结构中水电比重接近80%,水电的生产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消费则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需要远距离特高压输电。
巴西第二大水电站——美丽山水电站位于亚马孙雨林腹地欣古河上,该流域
内的十多个土著印第安部落靠打鱼、狩猎为生,密集的河网是他们的生存之本。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是世界上唯一具备投资、建设、运营特高压输电工程能力的公司。
2014年7月,中巴两国签署了《巴西美丽山特高压一期输电项目合作协议》。
2015年7月又中标美丽山特高压二期输电项目,该项目计划2020年正式投入运行。
图1是巴西部分地理要素简图,图2是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图。
(1)说明巴西东南沿海成为能源消费中心的原因。
(6分)
(2)对于美丽山水电站大坝的修建,曾有专家持反对意见。
请说明其反对的理由。
(6分)
(3)分别说明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合作对中巴两国的积极影响。
(10分)
【解析】第(1)题,由图1可知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图2可知东南沿海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因而能源需求量大。
第(2)题,水电站大坝的修建需要考虑施工难度、淹没地区的人口安置、生态环境的影响、消费市场是否广阔以及距离水电站的远近,是否存在技术支持等。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特高压输电项目合作为巴西提供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走出国门,扩大市场,增加收入。
答案:(1)东南沿海人口稠密,城市集中(2分);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4分)。
(2)淹没大面积热带雨林,破坏生态环境(2分);远离市场,输电距离长,成本高(本国特高压输电技术不成熟)(2分);影响原住部落的生存环境,原住居民需搬迁等(2分)。
(3)对中国:推动中国输电技术在海外的推广和应用;带动国产电力装备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推动优势电力装备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扩大国际市场。
(每点2分,任答两点)
对巴西: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2分);带动电力、装备制造、建设施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分);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2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