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流分析理论结果和实际对比报告

模流分析理论结果和实际对比报告


流道设计方案三
Moldflow分析结果(三)
填充流动前沿温度分部状况
流道设计方案三
Moldflow分析结果(五)
产品结合线位置(红线处) 产品结合线位置(红线处) 产品困气位置(红圈处) 产品困气位置(红圈处)
结合流动状况可以看出产品没有严重困气现象,表面会有合线. 结合流动状况可以看出产品没有严重困气现象,表面会有合线.但由 于产品是非外关品且材料是PC CF10,所以合线是没有关系的 于产品是非外关品且材料是PC CF10,所以合线是没有关系的 流道设计方案三
实际试模状况
试模样板
对比分析表
对比总结表
实际与分析达成率
填充状况 夹水线位置 气泡位置 压力状况 变形状况
○基本一致 ○ ● 基本一致 ○基本一致 ○ ● 基本一致 ● 基本一致 ○
○不一致 ○不一致 ○不一致 ○不一致 ○不一致
○ ● 一致 ○一致 ○ ● 一致 ○一致 ○一致
后续跟进
关注每次的问题解决 1.产品表面缩水 1.产品表面缩水. 产品表面缩水. 2.产品拉前模 2.产品拉前模. 产品拉前模.
流道设计(一)
热流道转冷流道, 热流道转冷流道, 用一个热流道
流道设计方案一
Moldflow分析结果(一)
流道设计方案一
Moldflow分析结果(二)
V/P压力转换状况 设定产品体积98%为压力转换点) V/P压力转换状况(设定产品体积98%为压力转换点) 压力转换状况( 98%为压力转换点
The end
Moldflow分析结果(六)
产品总变形状况
流道设计方案一
流道设计(二)
热流道转冷流道, 热流道转冷流道, 用两个热流道
流道设计方案二
Moldflow分析结果(一)
流道设计方案二
Moldflow分析结果(二)
V/P压力转换状况 设定产品体积98%为压力转换点) V/P压力转换状况(设定产品体积98%为压力转换点) 压力转换状况( 98%为压力转换点 The end
WM0711030分析结果和实际对比报告:
一. 二. 三. 四. 五. 产品介绍--------------------2 产品介绍--------------------2-3 -------------------Moldflow分析结果------------4-22 Moldflow分析结果------------4 分析结果-----------实际试模状况----------------23 实际试模状况----------------23 ---------------对比总结--------------------24 对比总结--------------------24 -------------------后续跟进--------------------25后续跟进--------------------25-26 --------------------25
流道设计方案二
Moldflow分析结果(三)
填充流动前沿温度分部状况
流道设计方案二
Moldflow分析结果(五)
产品结合线位置(红线处) 产品结合线位置(红线处) 产品困气位置(红圈处) 产品困气位置(红圈处)
结合流动状况可以看出产品没有严重困气现象,表面会有合线. 结合流动状况可以看出产品没有严重困气现象,表面会有合线.但由 于产品是非外关品且材料是PC CF10,所以合线是没有关系的 于产品是非外关品且材料是PC CF10,所以合线是没有关系的 流道设计方案二
Moldflow分析结果(六)
产品总变形状况
流道设计方案三
三种方案对比总结
1.产品肉厚较平均 从填充来看三种方案的流动前沿温度都较平均, 1.产都较平均, 产品肉厚较平均, 填充良好,没有严重的滞流和困气现象. 填充良好,没有严重的滞流和困气现象. 2.三种方案的V/P转换压力大小分别是92.36.88.18和114.3MPa,此 2.三种方案的V/P转换压力大小分别是92.36.88.18和114.3MPa,此 三种方案的V/P转换压力大小分别是92.36.88.18 三个压力对于250T的机台是安全的. 250T的机台是安全的 三个压力对于250T的机台是安全的. 3.三种方案产品表面都会有溶合线 3.三种方案产品表面都会有溶合线,但由于产品是非外观品切材料 三种方案产品表面都会有溶合线, CF10,所以合线是没关系的 所以合线是没关系的. 是PC CF10,所以合线是没关系的. 三种方案的变形量相比较,第三种方案最好. 三种方案的变形量相比较,第三种方案最好. 4.第一种方案的热流道个数是一个 4.第一种方案的热流道个数是一个,但由于分析出来的产品状况不 第一种方案的热流道个数是一个, 是最佳且流道难加工,故此方案不可取. 是最佳且流道难加工,故此方案不可取. 5.第二种方案的热流道个数是两个 5.第二种方案的热流道个数是两个,但由于分析出来的产品状况不 第二种方案的热流道个数是两个, 是最佳且热流道代价很高,会增加模具成本,故此方案不可取. 是最佳且热流道代价很高,会增加模具成本,故此方案不可取. 6.第三种方案的热流道个数是一个 6.第三种方案的热流道个数是一个, 分析出来的产品状况是三种方 第三种方案的热流道个数是一个, 案中的最佳, 故此方案可取. 案中的最佳, 故此方案可取.
爪位拉前模 问题 产品表面缩水 产品爪位拉前模 对策 非外观品,客判 非外观品 客判OK 客判 设计变更PL改善 设计变更 改善 跟进人 张磊 张磊 时间
17/12 17/12
总结
1. 填充状况较一致,结合线与困气位置基本一致. 填充状况较一致,结合线与困气位置基本一致. 2. 此套模具是热流道模具,由于热流道价格较贵,所以热流道的个数 此套模具是热流道模具,由于热流道价格较贵,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模具的价格,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模具的价格,模具价格的高低自然会影响到模 具的最终接单.经事实验证一个热流道是没问题的. 具的最终接单.经事实验证一个热流道是没问题的. 3.以后类似产品可借助模流分析 找出最佳进浇点位置, 3.以后类似产品可借助模流分析,找出最佳进浇点位置, 满足产品的 以后类似产品可借助模流分析, 最合适的热流道个数,并最终争取到接单优势. 最合适的热流道个数,并最终争取到接单优势.
Moldflow分析结果(六)
产品总变形状况
流道设计方案二
流道设计(三)
热流道转冷流道, 热流道转冷流道, 用一个热流道
流道设计方案二
Moldflow分析结果(一)
流道设计方案三
Moldflow分析结果(二)
V/P压力转换状况 设定产品体积98%为压力转换点) V/P压力转换状况(设定产品体积98%为压力转换点) 压力转换状况( 98%为压力转换点 The end
产品介绍(一)
产品名称: 产品名称: Paperguide A 客户: 客户: 德 国 西 门 子
材料是: 材料是:
PC CF10
缩水率: 缩水率:
1.0022
产品介绍(二)
尺寸状况:长宽高最大尺寸约为:254mm*157.5mm*97.5mm 尺寸状况:长宽高最大尺寸约为:254mm*157.5mm*97.5mm mm*157.5mm*97.5 外观要求:此产品不是外观产品,没有缺料.刮伤.烧焦等. 外观要求:此产品不是外观产品,没有缺料.刮伤.烧焦等. 总体评说:产品肉厚结构较平均且材料为PC CF10,收缩率 总体评说:产品肉厚结构较平均且材料为PC CF10,收缩率 很小,所以成型后产品变形不会太大. 很小,所以成型后产品变形不会太大.
流道设计方案一
Moldflow分析结果(三)
填充流动前沿温度分部状况
流道设计方案一
Moldflow分析结果(五)
产品结合线位置(红线处) 产品结合线位置(红线处) 产品困气位置(红圈处) 产品困气位置(红圈处)
结合流动状况可以看出产品没有严重困气现象,表面会有合线. 结合流动状况可以看出产品没有严重困气现象,表面会有合线.但由 于产品是非外关品且材料是PC CF10,所以合线是没有关系的 于产品是非外关品且材料是PC CF10,所以合线是没有关系的 流道设计方案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