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液常规计算公式

钻井液常规计算公式

钻井液常用计算一、水力参数计算:(p196-199)1、地面管汇压耗:Psur=C×MW×(Q/100)1.86×C1Psur---地面管汇压耗,Mpa(psi);C----地面管汇的摩阻系数;MW----井内钻井液密度,g/cm3(ppg);Q----排量,l/s(gal/min);C1----与单位有关的系数,当采用法定法量单位时,C1=9.818;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1=1;①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V1=C2×Q/2.448×d2V1-------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m/s(ft/s);Q-------排量,l/s(gal/min);d-------钻具内径,mm(in);C2------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当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2=3117采用英制单位时,C2=1。

②钻具内钻井液的临界流速V1c=(1.08×PV+1.08(PV2+12.34×d2×YP×MW×C3)0.5)/MW×d×C4V1c -------钻具内钻井液的临界流速,m/s(ft/s);PV----钻井液的塑性粘度,mPa.s(cps);d------钻具内径,mm(in)MW----钻井液密度,g/cm3(ppg);C3、C4------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3=0.006193,C4=1.078;采用英制单位时,C3=1、C4=1。

③如果≤V1c,则流态为层流,钻具内的循环压耗为P p=C5×L×YP/225×d+C6×V1×L×PV/1500×d2④如果V1>V1c,则流态为紊流,钻具内的循环压耗为P p=0.0000765×PV0.18×MW0.82×Q1.82×L+C7/d4.82P p---钻具内的循环压耗,Mpa(psi);L----某一相同内径的钻具的长度,m(ft);V1-------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m/s(ft/s);d------钻具内径,mm(in)MW----钻井液密度,g/cm3(ppg);Q-------排量,l/s(gal/min);C3、C6------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5=0.2750,C6=47.86;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5=1、C6=1。

C7 ------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7=1.162×108;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7=1。

3、环空的钻井液流态确定及压耗计算①环空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Va = Q×C2/ (D h 2-D p2)×2.448V a----------环空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m/s(ft/s);Q-------排量,l/s(gal/min);D h ------井眼直径或套管内径,mm(in)D p ------钻具外径,mm(in)C2 ------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2=3117;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2=1。

②环空内钻井液的临界流速Vac =(1.08×PV+1.08×(PV2+9.26(D h- D p )2×YP×MW×C3)0.5)/MW×(D h- D p )×C4 V ac-------环空内钻井液的临界流速m/s(ft/s);YP--钻井液的屈服值,Pa(lbs/100ft2);PV------钻井液塑性粘度mPa.s(cps);MW----钻井液密度,g/cm3(ppg);D h ------井眼直径或套管内径,mm(in)D p ------钻具外径,mm(in)C3、C4------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3=0.006193,C4=1.078;采用英制单位时,C3=1、C4=1。

③如果Va≤Vac,则环空流态为层流,环空压耗为Pa= C3×L×YP/200(D h- D p)+ C6×Va×L×C7/1000×(D h- D p )2④如果Va>V ac,则环空流态为紊流,环空压耗为P a=0.0000765×PV0.18×MW0.82Q1.82×L+C7/(D h- D p )3×(D h+D p )1。

82P a---循环压耗,Mpa(psi);L----某一相同外径和井眼直径段的长度,m(ft);YP--钻井液的屈服值,Pa(lbs/100ft2);PV------钻井液塑性粘度mPa.s(cps);V a----------环空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m/s(ft/s);D h ------井眼直径或套管内径,mm(in)D p ------钻具外径,mm(in)MW----钻井液密度,g/cm3(ppg);Q-------排量,l/s(gal/min);C5、C6------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5=0.2750,C6=47.86;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5=1、C6=1。

C7 ------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7=1.162×108;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7=1。

4、根据前面求出的地面压耗和钻具内外各段的循环压耗,便可求出总的循环压耗:P t= P sur+P c+P p+P ca+P paP a---总的循环压耗,Mpa(psi);P sur---地面管汇压耗,Mpa(psi);P c---钻铤段的内压耗,Mpa(psi);P p---钻杆段的内压耗,Mpa(psi);P ca---钻铤段的环空压耗,Mpa(psi);P pa---钻杆段的环空压耗,Mpa(psi);计P t算出后,可以判断钻头的水力工作方式:当P t≤0.357 P ca,是最大水力工作方式,相等为最优;当P t≤0.526P ca,是最大冲击工作方式,相等为最优;二、钻井液流变参数计算:(P206-212)1、在钻具内部,剪切速率中等,以宾汉模式和修正幂率模式为主。

流性指数:n p=3.32×logθ600/θ300稠度系数:K p=5.11×θ600/1022np塑性粘度:PV=θ600-θ300屈服值:YP=(θ300-PV) ×C20有效视粘度:μcp =100K p(96×V1/d)np-1×C21n p----------钻具内钻井液流变指数无因次;K p----------钻具内钻井液稠度系数,Pa.s n(lb.s n/100ft2);YP--钻井液的屈服值,Pa(lbs/100ft2);PV------钻井液塑性粘度mPa.s(cps);μcp――钻具内的有效视粘度,mPa.s(cps)θ600------钻井液600转/分的读数;θ300------钻井液300转/分的读数;V1-------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m/s(ft/s);d------钻具内径,mm(in);C20 ------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当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20=0.4788;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20=1。

C21 ------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21=0.02506×83.333np;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21=1。

2、在环空流速区,剪切速率较低,应用修正幂率模式较吻合实际。

环空流性指数:n a=0.5×logθ300/θ3环空稠度系数:K a=5.11×θ600/511na有效视粘度:μca =100K p(96×V1/d)np-1×C21n a――钻具内部的流性指数,无因次;K a――钻具内的稠度系数,Pa.s n(lb.s n/100ft2);μca――钻具内的有效视粘度,mPa.s(cps)θ300――旋转粘度计在转速为300转/分的读数;θ3――旋转粘度计在转速为3转/分的读数(又叫钻井液的初切力);V a――钻井液在环空中的流速; m/s(ft/s);D h------井眼直径,mm(in);D p------钻具外径,mm(in);C22 ------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21=0.02506×83.333na;当采用英制单位於时,C22=1。

在环空流域,n值越低,层流的流型越好。

n≤0.6时,钻井液的携岩能力较强,有利于净化井眼。

3、在钻头水眼处,剪切速率越高,卡森模式与实际的流变曲线很接近。

极限高剪切粘度:η∝0.5=2.4141×(θ6000。

5-θ3000。

5)η∝――极限高剪切粘度,与钻头的水眼粘度十分接近,mPa.s(cps);θ600――旋转粘度计在转速为600转/分的读数;θ300――旋转粘度计在转速为300转/分的读数;如果钻井液的剪切稀释特性良好,则钻头的水眼粘度或极限剪切粘度低,而钻井液上返至环空时粘度变高。

也可用这处的视粘度比值来表示钻井液的剪切稀释特性。

三、钻井液流态的判别:1、用雷诺数判别流态(1)钻具内的雷诺数:Re p=928V1×d p×MW×C23/μcp×((3n p+1)/4n p)npRe p――钻具内的雷诺数,无因次;V1――钻具内液流的流速; m/s(ft/s);d p------钻具内径,mm(in);MW----钻井液密度,g/cm3(ppg);μcp――钻具内的有效视粘度,mPa.s(cps)n p――钻具内的流性指数,无因次;C23 ------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23=1.0779;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23=1。

(2)环空的雷诺数Re a=928V a×(D h-D p)×MW×C23/μca×((2n a+1)/3n a)naV a――环空的液流的流速; m/s(ft/s);D h------井眼直径,mm(in);D p------钻具外径,mm(in);MW----钻井液密度,g/cm3(ppg);μca――环空的有效视粘度,mPa.s(cps)n a――环空的流性指数,无因次;C23 ------与单位有关的系数。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23=1.0779;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23=1。

(3)环空流态的判别层流Re c<3470-1370n a过渡流3470-1370n a≤Re c≤4270-1370n a紊流Re c>4270-1370n aRe c――环空临界雷诺数,无因次;n a――环空的流性指数,无因次;2、用环空流态稳定参数Z值判别环空流态Z=808×(V a/V c)2-naZ――环空流态稳定参数,无因次;n a――环空的流性指数,无因次;V a――环空流速; m/s(ft/s);V a――环空临界流速; m/s(ft/s);若Z>808,环空流态为紊流;若Z≤808,环空流态为层流;Z值只适用于判断环空的流态,对钻具内的流态不能用它来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