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是时候仔细的写一份工作总结了。

为了让您在写工作总结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总结内容(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总结1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个学期以来,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方案,我有组织、有计划、科学有序地开展工作,加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推动了自身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具体总结如下:一、在上级部门及本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中,本人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1、参加了本学校组织的英语、师德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提升了自身能力,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更新;2、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3、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使自己的教材开发能力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利用*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制课件过程中不仅加强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

4、在英语学习方面,利用与其他教师交流、探究,已经收获颇多,但距离自己所确定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所以在下学期本人还将继续加大力度来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以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5、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在与其他教师的探究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例如自己的课堂导入能力、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距离优秀教师的设计还存在一定距离,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将继续深入学习。

二、本学期还进行了一些具体的学习过程:1、通过自学自练提高了自己本身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逐步向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所要求的的标准靠近;2、通过了学校组织的英语培训以及自学,提高了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并且在实践课堂中得到了应用。

总而言之,努力就会有收获,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加精进自己,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好老师!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总结2 上海市铁岭中学长期注重履行社会职责,致力于依法办学、科学管理,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在“全面、优质、生态”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在实现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优良的成效,是首批“杨浦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见习教师教育规范化培训基地”。

一、制度保障,助力教师专业的发展路径1、规划引领,激发铁岭人的主体作用自20xx年以来,我校通过教代会认真梳理形成《铁岭中学管理制度汇编》,20xx年制定了与学校规划配套的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为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明确了具体的方向和路径。

以制度汇编为依据,学校创建了师德监督考评机制,每学期除了教师节以外,通过各种活动、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对教育教学上取得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宣传,报道铁岭中学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和新时代教师精神。

认真贯彻《教师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倾听教师正当的诉求和心声。

完善学生、家长参与的评教活动,强化有偿补课六条禁令的规定,强化德技双馨、有教无类的文明教风,激发铁岭教师身正为范的形象追求。

以人文关怀的管理方式,激发每一个“铁岭人”的主体作用。

形式多样的师德建设切实有效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境界。

20xx年张贤臣校长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李丽萍老师获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三等奖,还有十多位老师分别获得市区园丁奖。

2、制度保障,促进教师队伍生态发展目前学校已建立了以发展性评价和绩效考核综合评价相补充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通过绩效评估和科学有效的聘期考核,以“按需设岗,择优聘用”原则推进学校人事制度考核;20xx年学校制定和完善了三个同质异创共同体的教师培训计划和培训手册、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学科带教导师职责和带教手册、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以及骨干教师(班主任)管理办法和管理手册等培养、培训制度;制定和完善科研管理条例、课题申报检查考核办法和成果评选及奖励办法等科研制度;完善了“十三五”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20xx年4月27日,我校接受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年检工作,市区专家高度评价我校教师崭新的精神风貌。

近两年,学校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职称、各级骨干和学历进修,教师们在专业发展上的积极性大增,目前已具有师资发展的良性生态发展趋势。

仅20xx学年学校就新增区学科带头人2位,高级教师1位,中级教师5位。

二、效能为先,搭建教师主动研修的平台1、多层次平台,营造“效能为先”的氛围定期召开教育教学研讨会,挖掘本校教师成功经验,围绕核心素养培养改进教学方法。

为更好地展示教师专业发展和青年教师培养的经验和成果,学校每年都编辑《教师论文集》,指导教师申报课题。

在《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院刊》上出版《铁岭中学教师论文专刊》,与《新课程》杂志合作,发表10篇教师优秀论文。

我校九年级学生参加了3次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

收到反馈后,学校组织相关教研组对学校报告的仔细研读和分析,梳理出主要问题,制定相关措施,形成各教研组分析报告,完成学校总结报告,并在全体教工大会上作分析和提出建议。

不仅于此,学校通过后续的研讨、检查、反馈等举措向高质量轻负担的目标努力。

2、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夯实基础求创新要求备课组发挥群体力量,在充分分析学情、教学内容,收集、积累、应用教学素材的情况下,设计好每一天的作业。

组内教师统一步调执行,定期交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每位教师分工合作制定课内和课后章节教学试卷,使对学生分层辅导试卷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注重课程建设,构建“教师的课堂”学校制定学期研修计划,教研组制定学期研修安排,积极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

在学校对师资的挖掘与培训下,依托学校三个创新实验室为实体,通过老师们的每学期40多门涉及专业拓展、实践探究、项目学习等多类型选修课的申报,基本形成了基于人文、科技、健康等学生核心素养的“宝塔型”的三大课程群,并推动了生态园、篮球、机器人等课程逐步成为学校特色课程。

学校每学期通过开展超过二十多节骨干教师示范课、指令性公开课、新教师亮相课等不同层面的公开课,及参加区市级层面组织的各类教学比赛,提升教师实践与理论研修的成效。

学校科研室和语文组的全体教师着力打造《初中语文写作指导》这门课程,形成校本教材,在六到九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写作课程。

每学期编辑出版两期《铁岭学生习作》。

通过“校本研修分层分类、组室研修专题探讨、个体实践自我反思”三个维度推进师资培养,初步构建“教师的课堂”。

20xx年我校语文组和体育组获得杨浦区第三届优秀教研组称号,其中语文组连续三届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

在学校的悉心培养下,目前学校有4位区级学科带头人,成为区内初中学校绝无仅有的一所。

11位校级骨干教师,9位教师成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

青年教师叶薇获杨浦区第十二届“百花杯”教学比赛英语学科二等奖,在新优质集群校组织的首届“新优杯”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中,青年教师蒋亦文、杜雅敏老师分获一、二等奖,宋寒晨、方静静老师获三等奖。

三、点面结合,创建教师提升发展的方式1、交流驱动,多方拓宽教师视野根据每位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主动研修,学校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鼓励教师“走出去”。

学校现有三位教师参加区杨浦区名师工作基地学习;多位老师自主参加市级教研活动;有多位班主任参加区骨干班主任青苗班、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等。

自学校申报国际理解教育实训基地成功后,学校鼓励并提供不同老师,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培训,近两年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及台湾地区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交流。

近年来,学校承担来自贵州多个批次的学校领导的挂职培训任务。

在各省市及区内学校的交流同时,激励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进行展示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

2、多元发展,有序培育新生力量作为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学校在带教见习教师方面已形成成熟的做法,效果良好。

近年来,十几位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体育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加入我们的团队。

在遵循与执行区里对见习教师培训计划与安排外,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同质异创共同体的培养计划,并结合项目,让青年教师参与项目进行磨练与学习,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市、区各类竞赛。

学校在安排带教的时候,考虑同质异创的安排准则,进行学科、班主任、科研与项目的多元整合带教,使见习教师在铁岭中学得到全方位全天候的浸润式培养;由于有同年级的条块化管理,使见习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更能切合实际,以此培养了一批学科教师团队,学校20xx、20xx年共有六名导师获区级优秀带教导师称号,三位区见习教师优秀学员。

20xx年两位见习教师分获区创智云20xx年课例评选二等奖与微课设计三等奖。

四、落实“综改”项目,构建同质异创教师学习共同体学校以“区域教师教育方式创新的行动研究子项目”、“杨浦区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学校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新优质集群校”及“杨浦区创智云课堂”等项目为引领,着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针对不同层次教师发展,20xx年以来学校着力三个“初中同质异创教师学习共同体(同质异创高级教师学习共同体、同质异创中级教师学习共同体及同质异创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

20xx学年两个学期的校本培训各请两位高级与中级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向全体教师分享交流了各自的专业成长之探索收获,并外请专家指导。

至20xx 年8月,学校的三个同质异创共同体的培训学习、规划制定,新媒体新技术学习等等各项工作已经按计划顺利进行,同时已基本形成了同质异创共同体的实践操作模式,对关键性地解决促进高级教师、校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得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在建设相互学习、和而不同的教师文化,营造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教育教学研修氛围上,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教师、高级教师以及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

铁岭中学在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过程中,目标达成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导向下,青年教师、经验型教师和名优教师三支梯队的专业化水平均得到较大的提升。

目前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已进入实施的第二年,作为区级专业发展校,我们将冷静科学地面对并积极回应社会与时代对教育需求的挑战,凝聚人心,深化学校内涵发展。

在已基本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习、积极探索教师成长的规律,营造教师自我成长、追求卓越的专业发展氛围,让更多教师的专业能力在铁岭中学得到发展,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