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摄影史第三课-画意的乡愁和摄影大众化
3摄影史第三课-画意的乡愁和摄影大众化
• 以一个绘画的契机,推动了摄影本体的反思;
• 以感伤、乡愁、神秘、梦境为主的作品,反映了当时人 们对于物质文化的现代文明与城市化进程的一种不安。
画意摄影总结:
兴盛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爱默生 《摄影: 一种绘画式的艺术》为标志。 1904年第一届巴黎国际摄影沙龙展标志着画意 摄影达到高潮。
画意摄影总结: 【特点】 以追求视觉审美愉悦为目标,以摄影为手段,融 合印象派、新艺术运动、象征主义等艺术风格, 制造照片的绘画效果。 运用柔焦镜头与照片印放技术,创造出充满异国 情调与浪漫气息的画意效果。 放弃工业化产品,热衷于手工制作,重新发现与 完善了以前的印相工艺,还发明了一些新的工艺。
课程总结
•画意摄影美学: 追求一直以完美为目标,但画意摄影有时往往 会抑制重视现实对生命感受。
•大胆地面对现实,以现实生活为主题的摄影实 践开始逐渐抬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纯粹摄影开始呈现, 摄影家意识到,摄影不是艺术家的自我陶醉, 而应该向更开放的社会开放。
课后作业与思考题: ★★★
课后作业与思考题:
★★★选修课的11位同学 选择一位这一时期的最感兴趣 的摄影师,说说他及其摄影作 品和故事。
画意的乡愁与摄影的大众化
第三单元 2018.9.27
画意摄影的兴起 乡愁的艺术 向现代主义倾斜 画意摄影在日本 柯达与摄影的大众化
画意摄影的兴起
现代画意摄影作品
画意摄影的诞生: 是以英国人爱默生在1886年发表的文章 《摄影:一种绘画式的艺术》为标志。
向现代主义倾斜
向现代主义倾斜
•抛弃画意摄影的柔焦手法,展现新的摄影美学观念,表达 新的现代意识,从画意摄影逐渐向纯粹摄影(自然主义摄 影)转化 •代表摄影家: 科皮兹(1884-1936 奥地利 代表作《运动习作》) 德迪柯尔(1883-1961 捷克) 恩福斯(1874-1948 德国) •1889年,爱默生出版《自然主义摄影》一书
画意摄影总结:
【团体】 英国连环会, 巴黎摄影俱乐部, 纽约摄影分离派, 国际画意摄影协会。
乡愁的艺术
德马西(法)——欧洲画意摄影最高峰
1)巴黎摄影俱乐部创始成员之一 ; 2)对已完成的照片用画笔作修润,使其具有绘 画的笔触与肌理,其作品从外观看,几乎与素描 媲美 ; 3)画面中营造一种梦幻般的气氛,以唯美的情 趣与优雅的格调而被人们喜爱。
画意摄影的发展: 1892年,摄影团体连环会在英国诞生。 1894年,巴黎摄影俱乐部成立。 1902年,摄影分离派在纽约成立。 1904年,国际画意摄影协会成立并在巴黎 举办第一届巴黎国际摄影沙龙展。
画意摄影的内容: 给人美的视觉愉悦,制造如画般的别一种现实世界。
画意摄影的影响:
• 是一咱历史进程 的必然阶段,如没有这个严重偏离摄 影本体的大范围的实验,人们也许不会更清晰到回归到 摄影本体的必要性,不会彻底地认识到摄影的特性是什 么;
科皮兹 (奥地利 ) 作品中呈现出一种现代 气息与象征主义风格
自我肖像 1影艺术社”,发行《摄影艺术》杂志,介绍
欧美的画意摄影,为日本画意摄影家的作品提供发表 空间。 • 野岛康三: • 日本现代主义摄影的先驱。
福原信三与其弟福原路草
【成就】: •成立“摄影艺术社” • 发行《摄影艺术》(欧洲画意摄影风格)杂志
画意摄影总结: 【缺陷】 过于注重照片的表面效果,严重偏离摄影的媒介 特性。摄影题材狭窄,常常局限于肖像、风景、 人体与室内生活。
画意摄影总结: 【意义】 以感伤、乡愁、神秘、退避于梦境之中的作品风 格,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现代文明的矛盾心情。 从某种意义上,以绘画式的契机推动了对于摄影 本体的反思。
【作品特点】: •充满理想主义,抒情色彩浓厚,又不乏现代感, 传达出一种日本的传统审美意识 《巴黎塞的河边》
野岛康三——日本现代主义摄影的先驱者
【成就】: 与另两信摄影创办《光画》 、 摄影月刊 是连接日本画意摄影与现代摄影之间的桥梁。 【作品特点】: 以 1931 年为分水岭 前期: 其人体摄影以画意摄影风格强烈的《靠在树上 的女人》为代表,体现出日本文化传统对女性美的审 美趣味。 后期: 摄影风格具有了强烈的现代大感
柯达与摄影的大众化
乔治.伊士曼(1854-1932)
•1884年成立伊士曼干版胶片公司 •1885年与威廉.沃克推出了第一个底片卷筒. •1888年推出使用胶卷的小型相机,并取名为”柯达” 由此拍摄照片的过程简化为三个步骤:上快门,卷胶卷, 按快门,为摄影行为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你按快门,其余让我来办。”
银行家摩根 斯泰肯 斯泰肯1903年拍摄的美国 财阀巨头摩根的著名人像, 人物坐在椅子上,全身的 深色衣服溶于暗色的背景 之中,左手紧握扶手,一 束光照在扶手上,宛如一 把匕首,表现出摩根的坚 强性格,中间的华贵饰链 则显示出摩根的显赫身份。
卓别林 斯泰肯摄
凯赛比亚(美) 女性摄影家
布里格曼——户外人体摄影第一人 •《西马拉雅山树精灵》 女性摄影家,加利福尼亚地区画
终点 1893
冬季——第五大道 1893
威尼斯运河 1894
淋浴春雨 1902
施蒂格利茨的船舱
奥基夫的手和顶针 斯蒂格利茨 摄
爱德华•斯泰肯——摄影巨人
• 在他94载的人生旅途中,摄影生涯长达78年,他的一生 仿佛也对照了一部20世纪摄影艺术的发展史,这是因为 斯泰肯一生丰富的创造历程所涉猎的范围非常广阔,他 在创作题材上包括了人像、静物、风景、社会新闻、生 活、广告、集锦、黑白、彩色等等。
斗争
幕后 1906
披蓝色面纱的女性裸体 1907-1915
幕后 1904
朴素 1904
布列塔尼 1904
速度 1904
陶克谷 1906
斯蒂格利茨——摄影分离派的创始人
1) 1902 年与斯泰肯,怀特等人结成 摄影分离派; 2) 1905 年, 开设 129 画廊 在美国介绍了当时欧 洲的先锋派艺术,成为当时美国的一个文化先锋垒, 被称为”美国现代艺术之父 ; 3)创办 《摄影笔记》 《摄影作品》 ; 4) 是后来“纯粹摄影”的先驱者。
意摄影领袖人物;
• 喜欢将人体置身于自然景色中,以自然与人的相互关系 为主题展开有关人的形象的摄影探讨。
伊万斯 建筑摄影第一人
《阶梯的海洋》
柯本 (美) 摄影分离派 积极分子
里为特运河 伦敦
一、法国的画意摄影家 1、罗伯特·德马西:巴黎摄影俱乐部创始 成员之一。代表当时欧洲画意摄影的最高峰。 2、保罗·贝尔贡,勒内·勒·贝格 3、康斯坦·皮庸 二、美国的摄影分离派 1、阿尔弗雷迪·斯蒂格里茨:“美国现代摄影之父” 创办《摄影作品》,当时世界上质量最高的摄影杂志 开设“291”画廊,在美国最先介绍欧洲先锋派艺术。 1902年举办“摄影分离者”展览。摄影分离派认为:
• 在创作手法上更是集“画意派” 、“纯摄影派”和“纪 实派”乃至“抽象派”等众家之长汇于一身,而且他总 是不遗余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斯泰肯 《弗莱特 艾隆大厦》 是少 数几个对城市生活 与场景发生兴趣的 摄影家,由衷赞美 现代文学
池塘月光 斯泰肯 曾在2006年2月14日美国苏富比拍卖行拍得292.8万美元 , 创下了摄影作品的最高拍价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