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人版教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人版教

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人教版)
【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课标解读】
本条“标准”有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在能力要求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①要会分析城
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
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②会解释这
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③会使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 .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城市功能分区
【教学难点】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具准备】 地理地图册 课本插图 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具体操作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图1“香港城市图”:

图1:香港城市图
语言导入: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外部轮廓,都有一定的形态。城市为什么是这
种形态?城市内部又是什么样的呢?
新课教学 一城市形态 1 概念: 2 类型: 团块状、组团式、条带状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8第一段内容及图1“香港城市图”,了解城市形态的概
念。
2、指导学生读图2“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即教材P18图2.1):

图2: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
观察比较图2中三幅图的城市形态,描述其外部形态特征,并分析城市形态与
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优、缺点,完成下表: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式 条带状
特征
影响因素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城市举例
承转 以上是城市的外部形态,那么走进绚丽多彩的城市内部,它的内部又是什么样
子的呢?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 城市土地利用 联系实际,说说本地城市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从而得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类
型有: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交通用
地、农业用地等。
其中,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是多数城市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承转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空间和位置的要求不同,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空间
和位置的要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使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相同
的功能区。
2 城市主要功能区 1 引导学生读图3“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即教材P19图2.2),说一
说图3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并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图3: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
2 引导学生读图4“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即教材P21图2.6):说一说图4
中所示的香港的主要功能区有哪几种。
(香港主要功能区有:商业中心区、住宅区、工业区、混合功能区)

图4“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
3 由图3和图4两幅图可以归纳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是城市中常见的
功能区。
补充说明:城市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
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只是其他类型的用地所占的比重较小而已。
〈1〉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1 引导学生读图5“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即教材P20图2.3),让学生从图5中两种住宅区的居住环境、单位面积房屋售价、公共设施的配备是否
齐全等方面对城市住宅区的类型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在建筑质量上,城市住宅区
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2 通过读图5,让学生讨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布的位置特点,从而得出:
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内城
和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进而得出: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
宅区出现背向发展的趋势。

图5“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2〉商业区 1 读图5“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析香港商业区分布在城市
的什么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商业区位于中环和尖沙咀及维多利亚湾两岸,
是香港的市中心位置。进而得出: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
口。
2 结合商业活动的特点,及商业活动的集聚效应,引导学生分析商业区一般
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的原因。从而得出,商业区分布应遵循:
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的原则。
〈3〉工业区 1 引导学生读图5“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析香港工业区在
城市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位置。由图可见,香港工业区位于港口附近,并且位于城市
的郊区。从而得出,城市工业区分布的特点: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
要交通干线分布;分布的位置: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2 依据工业生产的集聚效应和工业生产运输量大的特点以及工业生产对城市
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区多分布在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的原因。
小结 找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主干知识结构以及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练习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城市地域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城市的形态有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和放射状几大类型
B 集中式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例如,兰州
C 集中式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D 条带状或放射状格局可以使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
近自然
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
A 城市规划的需要 B 各功能活动之间空间竞争和集聚
C 交通条件的发展 D 人口的消费需要
3 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B 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 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的趋势
D 各种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4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是出于如下哪种考虑( )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②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③为了寻找交通方便的地区
④为了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
5 随着工业化和交通的发展,住宅区出现了分化,主要表现为( )
①在物业管理上,出现了高收费和低收费的倾向
②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③在建筑风格上,出现了仿欧式和仿古式建筑
④在位置上,出现了高级、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② ④
6 有关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②同类活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
③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
④商业区的区位要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A ① ③ B ② ④ C ① ② D ③ ④
二、思考题
1 城市住宅区的形成和分化过程怎样?
2 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有何区别?
3 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什么样的分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