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教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教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
结合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乡村的土地利
用及其内部土地利用分化。

水平2:运用地理资料,分析城镇内部空间
结构特点,说明城镇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

水平3:结合地理实例,分析城镇内部空间
结构的形成过程,说出城镇功能区的发展变
化。

水平4:运用资料,分析区域城镇内部空间
结构的变化,指出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的意义。

人地协调观:合理规划乡村和城
镇内部空间结构,与自然环境协
调发展。

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影响
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
素。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资料,分析
区域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
及影响因素。

地理实践力:根据城镇内部空间
结构理论分析城镇功能区设置
的合理性及发展变化。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夯实基础
一、乡村和城镇
1.乡村:一般是以从事□01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2.城镇:一般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

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1.乡村内部功能区
(1)划分依据:按照功能划分。

(2)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等。

2.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01交流的场所;公共空间周围一般是□02居住区,再往外是□03生产区。

(2)居住区:是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

(3)生产区:是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04土地。

,
1.判断正误。

(1)乡村和城镇的主要区别是人口数量。

(×)
(2)村落一般分布在农业用地的周围。

(×)
2.有关乡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乡村景观复杂,功能多样
B.乡村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
C.乡村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D.乡村以居住为主
答案 B
解析乡村建筑物密度小,景观简单,功能单一,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为人们提供粮食、蔬菜等基本生活资料。

3.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在哪里才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提示乡村的中心位置。

三、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1)与乡村相比,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01复杂,组成要素多,空间结构□02完整清晰,类型03多样。


(2)城镇中同一类要素和活动的需求往往是相同的,导致它们在空间上□04集聚,从而形成了不
05功能区。

同的□
2.城市主要功能区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依据:城市内部各种功能区之间的□15相对位置关系。

16多核心等。

模式:同心圆、扇形和□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判断正误。

(1)城镇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
(2)经济因素是影响所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
(3)我国目前许多城镇的开发区建设主要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
2.城镇土地价格较高的位置及对应的功能区一般是( )
A.城镇外围—商业区
B.城镇中心—商业区
C.主干线附近—住宅区
D.郊外—工业区
答案 B
解析城镇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往往形成商业区。

3.城镇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与职能是单一的吗?
提示城镇中的各种功能区以某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存在其他用地类型。

如住宅区中常存在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比率较小而已。

因此功能区是指某种职能的集中分布区域,也可兼有其他职能。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1.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等。

2.意义: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城乡;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城
乡;处理好各种关系,建设和谐的城乡等。

,
1.判断正误。

(1)城乡用地中土地利用方式相同。

(×)
(2)城乡用地规划中应坚持“合理利用”的原则。

(√)
2.解决德州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中较合理的是( )
A.大力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