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与美术教学的创新结合
关键词:教师科研修养
摘要: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
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探索模式来改善美术课堂教学,而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利用成为当今普遍认同的最优方式。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
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这种活动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
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探索模式来改善美术课堂教学,而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利用成为当今普遍认同的最优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给人们留下错误的印象,认为美术课就是让学生画图画。
俗话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由于学生的年龄、生理、环境等因素,使学生的视野受到一定的制约,所表达的画面缺乏表现力。
这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一直困扰着我。
我尝试着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中,将听,看,说,画,贯穿于美术课中;也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片,说说问题,画画图画,在轻柔的音乐伴随下,观赏图片,相互讨论,发现解决问题并锻炼自己的画笔。
我惊喜地发现多媒体与课堂紧密结合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作激情顷刻间变为形象画面。
还可把教师的板书、板画、作品更加清晰的展示出来。
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一多媒体教学为美术课堂创造“情景”
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景教育”课程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美、情、思、学生活动及周围世界,作为构成的要素,因此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整合、熏陶、启智、激励的作用。
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好的情景,好氛围能很快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对课的内容感兴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海底总动员》这课,教学目的是通过卡纸拼贴制作海洋动物,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将最热播的动画片的片名作为课题,并用其中的片段做为导入,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同样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
利用精彩片段和大量的图片营造了优良的气氛,使学生在好奇和惊喜中浏览了海洋动物的夸张表现方法。
这样达到的效果远比教师灌输演示要好得多。
二多媒体教学为思维减压
美术在创造过程是个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
例如黑白装饰画,这是图象的抽象概括,光讲解是很难激起学生兴趣,也很难让学生真正明白的。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为思维减压,让抽象的思维过程形象化,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记忆。
如《小黑的盛会》,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卡通人物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在卡通人物的带领下导入课题。
展示图片并穿插文字和解说、彩色和黑白对比,然后对同一幅黑白画提出种种假说的可能性,用多种点线面的手法表现主体。
结果,学生很快从常
画的彩色画和具象画的概念中跳出来,领略到深和浅、亮和暗的强烈对比关系和表现手法,讨论出过渡颜色的力度和个人风格的装饰方法,并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完成的本堂的黑白画,其中好的作品不计其数。
课中,老师没有死灌黑白画诸如明快、简练等抽象的概念,学生在课件的帮助
和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发现、讨论、总结而学习到知识。
三多媒体教学为课堂注入活力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给课堂带来了新鲜空气,扩大了课堂的容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丰富信息。
(1) powerpoint ,flash,等制作软件的运用使得课件更具可观性和使用性。
尤其是powerpoint软件,既方便使用,又简单易上手,已成为现在普遍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软件。
我在《我心中的虹》,《色彩联想》,《化妆舞会》,《画心情》,《灵感在椅子上起舞》等课堂教学中予以采用,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的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绘图版,PHOTOSHOP等简单的绘图工具,让学生在电脑上完成作业。
在电脑上制作不但可以随意修改,在学会审美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电脑的运用能力。
我在《标志设计》,《招贴画设计》,《卡片设计》,《海报设计》等课中予以运用,通过对素材的理解和运用,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3)利用互联网,通过网络寻找材料丰富学习内容。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很多不为人所知的信息凝聚到一起,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合力。
并在交流、讨论、筛选、提炼的过程中发现“美”。
但是网络中也存在很多诱惑,一些学生就知道通过网络聊天,打游戏。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尝试,让他们发觉原来网络上还有这么多有趣的知识,从而从侧面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网络学得更多知识,让美术与网络密切结合。
例〈地球上的家〉,通过网络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让美术与其他学科紧密的结合起来。
例如高中欣赏课《中国古民居建筑》一课,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网上寻找关于民居的特点和介绍,以小组的形式总结概括,教师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做成课件,每一组选一位同学做导游介绍一组民居。
这样在多媒体的配合下,学生很自觉的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就象调味品一样,少其不可。
首先,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得当可以改善课堂气氛现在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各种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在尝试了几种方法后,感觉多媒体辅助教学,最明显和最容易达到这个效果。
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的形式通常感到非常的新鲜,课件精彩的画面展示方式和独特的音响效果,可以马上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让其精神高度集中起来。
例如《古希腊雕塑》,先用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片段引出课题,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态图片欣赏,讲解讨论古希腊雕塑的特点并穿插影片片段欣赏;拼图游戏加深对雕塑形象的理解;课件显示抢答题巩固知识。
在扩充了本课知识面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影片图片音乐等结合在一起在美术教学中,使平常见惯的范画、情景、实物,与声音、文字、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由平面到立体,形式由静止到运动,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讲授过程由此变得亲切可爱,学生们觉得新奇好玩,学习气氛就变得轻松,学习的积极性就在这种氛围下浓烈起来,学习动机自然形成。
其次,加深理解记忆
如《校园多美好》。
课前播放《校园多美好》歌曲营造气氛,亮丽时装秀导入课题,动画的形式欣赏图片,互动的形式讨论题材,课件与教师同步示范制作过程,伴着音乐动手制作,多媒体展示评比学生作品。
渲染了气氛,学生很快投入到课堂中,多样的图片欣赏生动到位,全方位展示清晰具体,伴随音乐和滚动出现的成品图例给学生制作增添了点灵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音乐背景作品展示将课堂的气氛推到了顶点。
再次,增强自主学习
使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少了,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有利于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既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又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例如高中欣赏课《中国古民居建筑》一课,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网上寻找关于民居的特点和介绍,以小组的形式总结概括,教师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做成课件,每一组选一位同学做导游介绍一组民居。
这样在多媒体的配合下,学生很自觉的进行学习。
爱恩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就抓住了课堂的质量。
而多媒体综合教学以最佳的效果,最简洁的途径达到了这个目的,它不但符合学生的心理也迎合了新课改的标准。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教育本身在不断深化。
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要尝试运用更新的教学理念,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
唯有不断努力才能提高自我。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