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王鑫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王鑫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教学王鑫
摘要:教学工作发现,很多学生在绘画时作品缺乏新意,脱离生活,技法陈旧,没有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笔者经由多年的美术教学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创设情景,发挥想象,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是美术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活、想象、创造力、美术教学
美术创作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是很好途径,特别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并通过美术的形式去表现生活的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美术创作教学虽然呈现出可喜的结果。

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深入还显得稚嫩,还缺少从自己与自然、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积累感性经验和创作素材,触及到创作画,不少学生以重复性的卡通形象和简笔式的图解的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生活是的源泉,任何一个艺术家,如果离开生活这个宽阔的海洋,那他们的艺术之源便会干涸。

元代画家黄公望“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中生,意态忽忽,人不测为何,乐而忘返。

”唐代画家王默“扁舟泛海,”以尽览“海中之水”为趣。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早年当过工人、水手、淘金者,广泛的游历人生…这些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们以丰富的人生告诉酷爱艺术的年轻一代应该学习自然,走进生活。

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学习的体验,得出如下体验:
一、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艺术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学问知识,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都非常重视生活对创作的作用。

大诗人歌德主张依靠体验,认为现实比天才更富于天才。

鲁迅先生也说:“作者写出作品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

”诚然,每个中学生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培养创作的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它能诱导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表现力,让一个人的才情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其乐无穷的,但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去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就会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还停留在盲目的无意识状态中,作为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捕捉生活中最动人的一瞬间。

善于从平淡的表面去表现其不平常的美。

我要求学生做到三点:1,做一个有心人,仔细留意身边的人和事;2,努力挖掘其中美好的东西;3,找出其中的新,奇,趣。

平时上课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

我们学校地处郊区,田园风光优美。

曾经,观察回来后,有一位同学描绘了几位农民在麦田里割麦的情景,他们的脸上是陶醉的笑容,他们的眼里流淌着幸福,画面以大片的麦田为背景,没有任何点缀的东西,表面上看显得“意犹未尽”,其实不然,这位同学独具匠心,画面让人浮想联翩,寓意深刻,连笔者都叹为观止,试想,如果不能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动人之出,他们能创作出如此精彩的作品吗?
二、创设情景,发挥想象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想象则是开启创作的钥匙。

将感受与艺术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德国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也指出“没有想象力,一切功能,无论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

”“灵通八极,心接万物,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想象力以其幻想、联想等方式出现。

”我们中学生应该从小就要培养这种神思的力,这样对于他将来的艺术创作将有着神奇的不可低估的力量。

“俄国画家苏里科夫偶尔看到一只黑色的乌鸦停驻在白色的雪地上,后来竟成了创作名画《女贵族莫洛卓娃》的意象。

古埃及
狮身人面像是想象的产物,古印度的千手湿婆婆是想象的参物;中国的美女蛇白娘
娘也是想象的产物。

所以,天上人间,古今中外,神仙鬼怪,花鸟虫鱼都任艺术家驰骋
想象。

具象反映,意象变异,抽象显现,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

”作为中学生,要想有较强的创作能力,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不行的,没有想象力的画如同一朵没有水分
的玫瑰,一条不流动的河流,一轮不发光的月亮,缺少生命之源,只有具有丰富想象力
的画面才如同注入新鲜的血液,魅力四射,韵味无穷。

而想象力的培养,源于生活中
情景的创设,构思的独到,学生由于平时进行美术创作训练比较少,因此,在创设情景
方面有一定难度,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了解绘画创作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绘画创作教学是发展学生如何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也是开发学生
创造力的一个极好途径,它能促进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巩固已
学过的知识和技巧,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广阔而多
彩的,创作时需要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能对自然美、现实美和艺术美进
行鉴赏和评价,并能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成为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而在现
在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创作创新能力的匮乏。

在构图
过程中缺少截取生活典型与形象特征的捕捉,导致作品平铺直叙,空洞概念和面
面俱到。

真正的艺术创造是源于生活,所谓的艺术也要表现生活,自然山川,花
鸟虫鱼,人事百态,劳动场景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的描绘素材。

培养学生对生活
观察的习惯和对形体色彩线条的敏感,是学生创作的源头活水,自然现象中所蕴
藏的事物形态美是无穷的,认真地加以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新奇的美妙的事物的
存在。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引导学生感知生活,由心出发,从鲜活的现实生活入手,抓住零碎细小的感受,这样容易表达作者的
切身体会,也就不难发现美在哪里。

总之,高中生的审美观念逐步得到形成,有了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美的广泛
体验,是培养创作能力的重要时期,更主要是形成发现的眼光,自觉的在平凡生
活中寻找或发现创作目标,并能以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