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行车组织题库

铁路行车组织题库

铁路行车组织 一. 填空题: 1. 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是以列车方式办理的。 2. 铁路货物运输产品是以吨公里为计量单位。 3. 铁路货物运输生产可分为装车站的发送作业、途中运行与中转、卸车站的终到作业三个 大过程。 4. 车站的接发列车工作都要在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下进行,而其中准备接发列车进路的命 令(包括听取进路准备妥当的报告)必须由他亲自下达。 5. 列车进路是指列车到达、出发或通过所需占用的一段站内线路。 6. 列车的基本单据是列车编组顺序表。 7. 由于驼峰设备条件和机车台数的不同,驼峰作业方案可分为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 双溜。 & T集=Cm车小时,其中C是集结参数(系数),m是列车编成辆数。 9. t 集与车流量 N 的关系是成反比。 10. 班计划由站长或主管运输副站长编制,阶段计划由站调编制。 11. 车站工作统计内容包括装卸车统计、现在车统计、货车停留时间统计、货物列车出发 正点统计等四种。 12.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和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两大部分。 13.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一般 2 年左右编制一次,且与列车运行图同时编制和执行。 14. 采用循环直达列车时,返回的空车运行方向应当是路网上回空方向。 15. 我国较多的空车直达列车有空敞车直达列车和空罐车直达列车两种。 16. 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因素有消耗集结车小时( T 集)、一昼夜车流量( 沿途技术站的每车节省时间( t 节) 17. 列车编组计划应计算的指标有货车平均有调中转距离、无调中转车在总中转车中所占 比重、各技术站办理车数、改编车总数和改编能力利用程度、货车小时总消耗。 18. 运行图所有表示时刻的数字,应填写在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相交钝角内,而车次 应填写在区段末首两端区间相应列车运行线上方。 19. 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是非平行运行图,原因是客货混跑。 20. 在十分格运行图上,必须填写十分钟以下数值。 21. 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闭塞分区为间隔。 22 . T连是发生在两个车站之间,对着的是这两个车站之间区间。 23. 按到站停车的条件确定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时,应使后行的追踪列车不因站内未准备好 接车进路而减低速度。 24. 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设计通过能力、现有通过能力和需要通过能 力三个不同的概念。 25.双线追踪运行图的运行图周期大小等于 T周=I。 26. 对有稳定车流保证定期运行的列车,在运行图上应固定运行线。 27. 固定运行线的列车,应该从始发站到终到站使用统一车次,使其在沿途各技术站有良 好的接续。 28. 写出n需=(n货+ε客n客+ ε摘挂n摘挂+ ε快货n快货)(1+r备) 29. 增设会让站,可以缩短限制区间长度,缩小运行图周期,从而达到提高通过能力的目 的。 30. 写出全路工作量 u=u 使。 31. 写出货车周转时间相关法计算式 Θ =1/24 (l/v旅+It中/L技+K管t货)(天) 32. 我国调度机构设置是:铁道部设调度处,铁路局设调度科,分局设调度所,车站设调 度室。 33. 进行列车运行调整的目的是使列车在区段内的运行尽量符合列车运行图。 二. 单选题: 1 . 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站长。

N 直)和 2. 技术站一个班的全站调车工作应由站调领导。 3. 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调车长领导。 4. 铁路线以技术站划分为区段。 5. 到达列车编组顺序确报时组织车站日常作业的重要信息。 6. 列车进入区间前,两站间首先必须办理区间闭塞。 7. 解体列车,在纵列式车站一般都是由驼峰整列解体。 8. 推送调车法是车辆在调动过程中不摘车的调车方法。 9. 当运用 “统筹对口调车法 ”编制摘挂列车编组调车计划时,规定列车编组后距调车机车最 远车组到站编号为 “1”。 10. 编制摘挂列车编组调车计划所用的 “调车表 ”中 “列 ”与 “行 ”交点是表示每个车组分解到的 那条线路。 11. “调车表 ”上“合并 ”使用线路,目的是为了减少 “编组列车时的推送钩数。 12 . 列车解体作业,一般是按调车线固定使用方法进行。 13. 衡量调车工作量的单位是调车钩。 14. 调车工作主要根据调车作业计划进行。 15 .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 T集小于12m车小 时。 16. 当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集结无中断时,若 T集大于12m车小时,必然其车组是大 车组先到,小车组后到。 17. 编组某去向列车车流产生集结原因是由于重量或长度要求。 18. 加强本站车取送作业,主要对缩减本站车非生产停留时间有利。 19. 保证车站到解系统的基本协调条件是一昼夜到达解体的列车数小于一昼夜列检作业能 力。 20. 保证车站一昼夜发出系统的基本协调条件是出发列车数小于列检能力。 21 . 编组站各子系统工作基本协调条件是一昼夜的能力应该是与承担任务相适应,且确定 设备合理的后备能力。 22. 班计划中列车到达计划,是根据调度所下达的任务执行,不另编制。 23. 编制班计划推算出发列车车流,是按车流的货车集结过程推算的。 24. 编制阶段计划推算出发列车车流,是按调车场货车集结过程确定的。 25. 停时是指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在站平均停留时间 26. 中时是指货车办理一次中转作业平均停留时间。 27. 中时按下列公式计算: 28. 车站办理车数等于:接入与发出重空车总数之和。 29. 编制班计划时, t 中按下式计算: 30. 编组站运输生产中心任务是把车流编成各种列车,按列车运行图准时发车。 31 . 直通列车是指至少通过一个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32. 始发直达列车是用自装车流编组的直达列车 33 . 区段列车是指在技术站编组,不通过技术站,在区段内不进行摘挂车辆作业的列车。 34. 定期运行的货物列车,首先必须具备条件是有稳定的车流保证。 35. 单组列车选分车组时的编组内容,在到达解体站之前的运行途中是不发生变化。 36. 直线方向上有四个技术站时,单组列车相邻车流编组方案有 8 个。 37. 直线方向上有四个技术站时,首站发出车流有三支,该站可能有的编组方案数为 5 个。 38. 单支车流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必须满足绝对条件。 39. 货车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节省时间 t 节 =t 有 -t 无 -t 集。 40. 一支远程车流开行直达列车的基本条件是: N远Σ节≥ Cm 41. 不固定车组重量的分组列车,应在车流量递增方向上采用。 42. 固定车组重量的分组列车,应在车流量递减方向上采用。 43. 当遇到满足绝对条件的直达车流时,与它有完全相同的一段径路的长径路车流有可能 与它合并。 44. 二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编制新运行图。 45. 十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调度员绘制实际运行图。 46. 我国列车运行图的车站中心线,一般以下行货物列车区间纯运行时分比率确定。 47. 上下行列车数目相等的列车运行图是成对运行图。 48. 连发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是以站间区间为间隔的。 49. 追踪运行图必须在有自动闭塞设备区段使用。 50. T不是指在单线区段, 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到达车站时起, 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 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51. 计算运行图区间运行时分时, “区间 ”是以车站中心线至车站中心线为界的。 52 .单线区段列车在中间站会车最少停留时间是: T不+ T会。 53. T会是指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向这个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 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54. 旅客列车在前,货物列车在后的追踪间隔时间,应按 I 发确定。 55. 货物列车在前,旅客列车在后的追踪间隔时间,应按 I 到确定。 56. 对各区段求出普通货物列车之间的几种追踪间隔时间之后,在计算平行运行图能力时, 应以其中最大数值作为追踪间隔时间。

57 .两端分别连接单线和双线区段的车站上,必须查定 T通。 58. 区段最终通过能力是区段各种固定设备中通过能力最小的。 59. 计算双线半自动闭塞区段区间能力时, t 运按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大时分取值。 60. 因铺画一对旅客列车,须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货物列车对数,被称为该旅客列车扣除 系数。 61.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中基本扣除系数是 t客占/T周比值。 62. 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一般是大于 1。 63.在平行运行图上,当区间均等时,摘挂列车扣除系数等于停站次数 +1。 64.平行运行图中,限制区间是指 T周最大。 65.速度系数是下列所列的比值 V旅ZV技。 66. 列车在中间站会车时,在同一时间内在站最多列车数应等于到发线(包括正线在内) 数。 67. 正常情况下,半自动闭塞区段,铺画同方向列车运行线,可以是连发。 68. 铁路局使用车是自装自卸与自装交出车流之和。 69. 铁路局工作量之和是使用车与交重车之和。 70. 货车全周距是表示货车平均一次周转所走行的距离。 71. 货车平均中转距离(中距)是表示货车每中转一次平均走行多少公里。 72. 空车走行率是空车走行公里与重车走行公里之比。 73. 局管内工作车是指在铁路局管内卸车的重车。 74. 局移交(重)车是指交给其他铁路局的重车。 75. 全路运用车分为:重车和空车。 76. 为了控制运用车去向,铁路局的运用车分为管内工作车、移交(重)车、空车。 77. 全路运用车保有量与各铁路局运用车保有量之和的关系是相等。 78. 铁路局的自装自卸与自装交出车流之和等于所属各铁路分局自装自卸与自装交出车流 之和。 79. 机车日产量是平均每台货运机车每日生产的总重顿公里数。 三. 多选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