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纲要编写指南
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4-6点,每点1-3句;兼顾三维目标;指向关键结果 的表现;叙写规范 课程内容:基于目标处理教材,选择与组织相关的知识或活动; 课时安排合理等 课程实施:方法与目标匹配;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提供多样 化的支持等 课程评价:设计基于目标的作业;评价结果的解释与目标相匹 配;相关政策清晰且可行等
二、《课程纲要》的意义
有利于教师的思考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 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某门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 有利于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全貌或相关政策 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纲要的审议与质量管理
作为一份课程合同 作为一份认知地图 作为一份课程计划 作为一种交流工具
案例一:数学
纲要结构:
一般项目 课程目标
课程纲要编写指南
一、何为《课程纲要》?
——以大纲的形式回答一门课程的四个基本 问题(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1. 2. 3. 4. 目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内容:基本的素材或活动是什么? 实施:我怎样带他们去? 评价:我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
为什么说《教学进度表》不是《课程纲要》?因为 只见进度,不见教学; 只见课文,不见课程; 只见教师,不见学生。
评价方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怎样做才能达到这 门课程的要求。
Hale Waihona Puke 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实现一致性的关键问题
明确本学期的课程目标
学科本质观在本学期的体现 至上而下&至下而上 学情、校情 关键结果(big idea)
要注意的问题
课程实施部分要有针对性,体现与目标的一致性、
与内容和学生程度的适切性
评价要能检测目标(匹配),表现性评价最好开 发评分规则
程类型;课时;日期。
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源于课标与学生研究;4-6点,每点1-3句; 兼顾三维目标;指向关键结果的表现;叙写规范 课程内容:基于目标、学情、条件处理教材,有逻辑 地选择与组织相关的知识或活动;课时安排合理等 课程实施:方法与目标匹配;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 创造丰富的、促进的情景;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等 课程评价:设计基于目标的作业;评价结果的解释与 目标相匹配;相关评价政策清晰且可行等
5
4
1
撰写课程纲要要回答的四个问题
期望的学生学习结果是什么? 课程目标
如何选择和组织适宜的内容或资源? 如何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手段 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表现?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如何知道学生是否获得了这些学习结果? 课程评价
关键是要“一致性”地回答四个问题
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 课时;日期。
课程内容 课程元素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案例二:语文
纲要结构:
一般项目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课程元素
学习活动 作业和评价细则 资源推荐
三、《课程纲要》研制路径
1.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2.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3.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
四、《课程纲要》呈现格式1
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
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呈现格式2
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 类型;课时;日期。 课程元素: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提前) 学习活动:(内容与实施合并)
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五、《课程纲要》整体性评分规则
评价指标 一致性地呈现四个课程元素 目标指向关键结果、兼顾三维、 清晰、可评价、 叙写规范 对内容的处理与安排有准确的依据 教与学设计有新意且可行、有针对性 评价方案的设计科学且便于操作 所需条件的建议是必需的且可得到 提供的背景信息是完整的且便于理解 等级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