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残留检测程序一.打开气相色谱仪1.用于测溶残的样品要求用新样品瓶装,并且没有在有溶剂的地方打开过口。
2.将待测样品摇匀,准确称量25.00g到一个溶残瓶(105度120分钟烘后)中,塞好胶塞,50度水浴40±5min,用100μL微量进样器抽取溶残瓶内样品上方气体,置换三次以上,最后抽取100μL,迅速打入气相色谱进样器内,同时按下N2010色谱工作站上的开始图标开始检测。
3.检测完成,若发现自动积分基线不平,或者没有自动积分,需要进行手动积分。
4.手动积分方法:根据峰的形状修改起始点和结束点,根据基线的波动情况增减峰,比如由于基线本身波动形成的小碎峰,峰面积一般不大于200,而且出现频繁,需要删去; 5.出峰位置:正己烷溶剂在1分钟处出现,乙丙醚溶剂峰紧跟在正己烷溶剂峰后面出现,乙酸乙酯溶剂在1.7min处出峰,95%乙醇溶剂在2.6min左右出峰,甲醇溶剂出峰时间比较长,一般从3min开始到8min左右结束;根据这些出峰位置,如果样品中没有甲醇溶剂,一般4min以后没有峰出现,若有尖峰出现,属于仪器的突然波动应该删去,如果调整峰时出现手动积分无效,可以重新操作,或者把需要修改的峰删去,再根据需要添加峰。
二、附件:气相色谱使用规定1.计算办法计算时,样品中含有那些溶剂就以那些溶剂为标准样.即出、入库辣椒红、辣椒精采用95%乙醇溶剂分离的用乙丙醚和95%乙醇溶剂为标准样,用甲醇溶剂分离的用乙丙醚和甲醇溶剂为标准样;红辣素用乙丙醚溶剂为标准样;进厂色拉油用正己烷溶剂为标准样2. 进样器管理及使用2.1所有进样器购买后进行编号,使用时按编号顺序使用并记录在质检气相检测登记相应的表中;2.2正常情况下使用一根进样器,另外备用一根进样器,其余进样器放集中保管;2.3不允许把进样器的拉杆拔出;2.4进样器每用一天,清洗一次,每天早晨清洗前一天用的,用甲醇清洗后,再用纯净水冲洗,之后105度烘120分钟,不要打开烘箱门,自然降到室温,取出备第二天使用;2.5检测有异常时,如怀疑进样器有问题,需使用备用进样器进行比较;2.6当使用的进样器损坏或报废时,再从一楼办公室领用一根新进样器,使用前先用新进样器校准原来进样器;3 .进样的基本要求3.1缓慢匀速:是指取样时缓慢匀速,保证进样器中没有别的物质;3.2快速:是指取样后送进仪器要快,工作站起动要快,尽量做到进样与起动工作站同时进行,样品应进入汽化室中载气流速的区域;3.3重复:是指取样要重复、送入仪器的操作也要重复,即每次进样时尽量做到一致,以保证保留时间一样;3.4进样器温度要正确设置;进样汽化温度要设置正确,要高于试样的平均沸点,温度太低会造成高沸点组份汽化不完全,温度太高,可能会引起某些组份的分解。
4.色谱柱管理及使用4.1所有色谱柱购买后进行编号,使用时按编号顺序使用;4.2正常情况下使用一根色谱柱,另外备用一根与正在使用的已校对色谱柱,其余色谱柱放在一楼办公室内;4.3色谱柱有碎峰出现时,须进行老化,老化色谱柱时柱温、进样、检测温度均设置180度,老化时间4小时。
要在质检7--我的电脑-本地E盘-气相检测登记-相应的表中,写清时间、原因、效果;4.4检测有异常时,如怀疑色谱柱有问题,需更换备用的一根色谱柱;4.5当换新的色谱柱时,再从一楼办公室领用一根新色谱柱重新老化进行比较,以作备用,使用前先用新色谱柱校准原来色谱柱;4.6 换下的每一根色谱柱要记录在质检气相检测登记相应的表上,写清换下时间原因;4.7 做到每一根色谱柱都有备案记录;5.标准样管理及使用5.1标准样品配制由质检部副经理或负责检验的主管主持;5.2标准样应在前次配置的样品最少剩下一瓶未用时即重新配制;5.3 配置标样溶残在15-20PPm;5.4 确定标样标准值时须经质检部副经理最终确认;5.5 每次配制的标准样不得少于6瓶,瓶上标上序号,按照序号先后顺序使用,并记录在质检7-我的电脑-本地E盘-气相检测登记-相应的表中;5.6 每瓶标样使用6次,并每次使用记录在质检7-我的电脑-本地E盘-气相检测登记-相应的表中,写清使用标样瓶号、时间、次数、使用人、出峰面积;5.7 当标准样出峰面积与第一次相比误差超过15%时,标样不再用。
6. 气相条件规定6.1 气相条件不得擅自更改,若需更改须经主管经理同意方可进行;6.2 气相条件更改要记录备案,写清更改条件、时间、原因、效果。
三.7890Ⅱ气相色谱操作规程1.开启氮、氢、空气发生器:1.1检查电解液液位,电解液液面不得低于下限,也不得高于上限,如低,加入纯净水到合适位置。
1.2检查发生器操作面板上氮、氢、空气压力表是否处于零压。
1.3检查发生器背面各个气体输出接口是否接好。
1.4上述三项如检测没有问题,开启空气、氢气电源开关。
待氢气流量显示降到0.10以下时,约3分钟后,开启氮气电源开关。
1.520分钟后打开仪器前门,将放空阀推入,给气相色谱仪供气。
2.水浴锅(加入适量水-约在篦上2cm)调到50℃,每天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看看是不是50℃,如不是调至50℃3.气相色谱仪开启3.1旋开净化器上氮气开关。
3.2当氮气压力为0.3Mpa,柱前压升到0.1Mpa后,开启电源开关;3.3按要求设定柱室温度60℃、进样温度140℃、检测器温度140℃:按OVEN 键输入要求的柱温,按Enter键输入设定柱温;按INJ键输入要求的进样温度,按Enter键输入设定进样器温度;按DETA器(A—填充柱检测器)温度,按Enter 键输入设定检测器(A—填充柱检测器)的温度;按DETB键键入要求的检测器(B--毛细管检测器)温度,按Enter键输入设定检测器(B--毛细管检测器)的温度 当检测器温度大于100℃时, 旋开净化器上空气、氢气开关,30秒后, 按FIRE 键点火,采用相应方法查看是否点着火;方法一:打开气相色谱上盖,拿一个铁扳手,放到检测器出口上,如看不到水珠说明没有点着火,需按FIRE键重新点火,直至扳手上有水珠为止;方法二:进一针样品,如出峰说明点着火,否则需按FIRE键重新点火直止点着火为止;方法三:看电脑上相应的基线,基线向上后回落到比原基线稍高的位置,证明已经点着火。
3.4点火稳定30分钟后,进行检测;3.5用溶残瓶准确称取样品25g,加盖后在50℃水浴锅内放置40±5分钟; 3.6打开计算机中的色谱工作站,点击相应通道图标,进入数据处理系统;填写做样框:样品名栏——某样品;分析时间栏——4(正己烷、95%乙醇、乙丙醚)——15(甲醇、乙丙醚、甲醇);然后点击(min)或者按ENTER:试样、标样、基线栏选择——试样; 正确填写检测样品批号;3.7将微量进样器置换干净,抽取样品(在样品中置换不低于三次)100uL,注入进样器,同时点击数据处理系统工具栏中开始图标开始采集。
4.样品采集结束后,点击——进样后处理,将分析结果记录在检测原始记录上。
4.1样品采集最少平行检测三次,取平均值按照下面测标准样列出的公式计算溶残(如果检测中某一次偏离较大则舍去);4.2同样方法采集标准样,按照标准样出峰面积与相应的溶残数,列出公式计算样品溶残值 ,当标准样出峰面积与第一次相比超过15%时,应重新换标样检测。
5.关机:1)旋闭净化器上氢气、氧气开关灭火;2)按OVEN键设定40℃,按Enter键输入;开启色谱仪前门,等柱温降到40℃以下后关掉电源;3)最后旋闭净化器上氮气开关、关闭数据处理系统和水浴锅;4)关闭氮、氢、空气发生器:按空气-氢气-氮气顺序关闭电源;5)打开前盖,将放空阀拉出。
四.7890F气相色谱操作规程1. 开启型氮、氢、空气发生器;1.1.检查电解液液位,电解液液面不得低于下限,也不得高于上限;1.2.检查发生器操作面板上氮、氢、空气压力表是否处于零压;1.3.检查发生器背面各个气体输出接口是否接好;1.4.上述三项如检测没有问题,开启空气、氢气电源开关;1.5.待氢气流量显示降到010以下时,约3分钟后,开启氮气电源开关;1.6. 20分钟后打开仪器前门,将放空阀推入,给气相色谱仪供气。
2. 水浴锅(加入适量水-约在篦上2cm)调到50℃,每天用温度计测量,看看水温是不是50℃,如不是调至50℃。
3. 气相色谱仪开启3.1.旋开净化器上氮气开关;3.2.当氮气压力为0.3Mpa,柱前压升到0.1Mpa后,开启电源开关;3.3.按要求设定柱温度60℃、进样温度140℃、检测器温度140℃:按柱温键输入要求的柱温,按输入键输入设定柱温;按进样键输入要求的进样温度,按输入键输入设定进样器温度;按检测键输入要求的检测温度,按输入键输入设定检测温度;3.4.检测器温度升至100℃度以上时,打开空气、氢气开关,氧气压力保证0.15Mpa,氢气压力保证0.1Mpa,调整基流数值最小时,按点火开关点火,并保证点着火,可采用下面的方法,看是否点着火;方法一:打开气相色谱上盖,拿一个铁扳手,放到检测器出口上,如看不到水珠说明没有点着火,需按FIRE键重新点火,直至扳手上有水珠为止;方法二:进一针样品,如出峰说明点着火,否则需按FIRE键重新点火直止点着火为止;3.5.点火稳定30分钟后,量程9转换成8、量程8转换成9,三至四次,最终量程设定为9;衰减0转换成1、衰减1转换成0,三至四次,最终衰减设定为0,进行检测;3.6.用溶残瓶准确称取样品25g,加盖后在50℃水浴锅内放置40±5分钟打开计算机中的色谱工作站,点击通道2图标,进入数据处理系统。
填写做样框:样品名栏——某样品;分析时间栏——4(min);然后点击:试样、标样、基线栏选择——试样; 正确填写检测样品批号。
将微量进样器置换干净,抽取样品(在样品中置换不低于三次)100uL,注入进样器,同时点击数据处理系统工具栏中开始图标开始采集。
4. 样品采集结束后,点击——进样后处理,将分析结果记录在检测原始记录上。
样品采集最少平行检测三次,取平均值按照测标准样列出的公式计算溶残(如果检测中某一次偏离较大则舍去)。
同样方法采集标准样,按照标准样出峰面积与相应的溶残数,列出公式计算样品溶残值 ,当标准样出峰面积与第一次相比超过15%时,应重新换标样检测。
5. 关机:1)旋闭净化器上氢气、氧气开关灭火;2)按柱温键设定40℃,按输入键输入;开启色谱仪前门,等柱温降到40℃以下后关掉电源;3)最后旋闭净化器上氮气开关、关闭数据处理系统和水浴锅;4)关闭TX-300型氮、氢、空气发生器:按空气-氢气-氮气顺序关闭电源; 5)打开前盖,将放空阀拉出;6.备注:检测叶黄素、紫草溶剂残留时需用油稀释5倍检测,检测结果乘5倍,为最总结果;检测超临界色素、辣椒油树脂原膏溶残时需用油稀释2倍检测,检测结果乘2倍,为最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