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8章.植物的营养

第18章.植物的营养


18.1.3 蒸腾作用使水分和养分在木质部中上运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 :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散失到 大气中去的过程。 陆生植物在耗水量很大。一株 玉米一生需耗水200kg以上。其中 只有极少数(约1.5%~2%)用于体 内物质代谢,绝大多数都散失到体 外。水分散失的方式,除了少量以 液态通过吐水的方式外,大多以气 态,即以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失。 与一般的蒸发不同,蒸腾作用是一个生理过程,受到植物体 结构和气孔行为的调节。
18.1.2 根细胞控制养分的吸收
根的解剖结构(横切)
表皮:根毛—表面积极大,利于吸收 土壤中的水分和溶于水 的无机离子 皮层 内皮层:凯氏带 中柱鞘 中柱 木质部 韧皮部 薄壁细胞(髓)
玉米根横切(示初生结构)
1.根毛 2.表皮 3.外皮层 4.皮层 5.内皮层 6.髓 7.中柱鞘 8.韧皮部 9.木质部 10.通道细胞
真菌与植物
“菌根”
细菌与植物
固氮细菌:“根 瘤” 氨化细菌 硝化细菌
18.2.4 异养植物
寄生植物 菟丝子,槲寄生 食虫植物 猪笼草,捕蝇草
18.2.5 植物营养与农业有密切关系
提高粮食作物中蛋白质含量 改良品种 转基因作物
第18章复习题
根吸收的水分和养分通过木质部上运的机制 是什么?简述其过程和原理。 “压流模型”是如何解释韧皮部运输糖分的 过程的?糖分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有什么特点? 列举植物的17种必需元素。
根吸收土壤中无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机制。
举例说明细菌与植物的共生现象。
第3篇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共分为3章——
17.植物的结构、生殖和发育√ 18.植物的营养 19.植物的调控系统
第18章 植物的营养
第一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第二节 植物的营养与土壤
18.1.1 植物的空气营养和土壤营养
土壤营养:土壤中的水和矿物质是植物必需的 N-蛋白质,核酸,植物激素,辅酶 P-核酸,磷脂,ATP …… 空气营养:植物从空气中吸收CO2进行光合作 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糖类是建造 植物体的物质基础 6 CO2 + 12H2O C6H12O6 + 6O2 + 6H2O
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呈哑 铃形,中间部分细胞壁厚, 两端薄,吸水膨胀时,两端 薄壁部分膨大,使气孔张开
肾形气孔(A)和哑 铃形气孔(B)的保 卫细胞和表皮细胞中 纤维素的基本排布
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
K+在气孔开闭中的作用 光:通常气孔在光下张开,暗中关闭 CO2:低浓度促进张开,高浓度下关闭 高浓度CO2使 质膜透性增 加,K+泄漏。 生物钟
-内聚力:同种分子彼此粘连 -黏附力:不同种类的分子彼此粘连
韧皮部的筛管和伴胞
18.1.4 糖分在韧皮部中的运输
糖源:能产生可溶性糖的部位。 如:绿叶或绿色的茎。 糖壑:接受糖的部位, 即贮存或消耗糖的部位。 如:根尖,茎尖,非绿色组织。 运输机制:压流模型
韧皮部和木质部的比较
韧皮部 木质部
草莓叶片 的缺素症状
缺N
缺P
缺K
甜菜叶
18.2.2 土壤对植物的生活十分重要
土壤颗粒:沙,黏土 土壤表层 腐殖质:正在分解的有机物质 生物:细菌,真菌,蚯蚓…… 土壤溶液:溶解的氧,无机离子
植物的根毛、土壤水分和 土壤颗粒之间关系密切, 根吸收的是环绕它的一层 水膜中的氧、离子和水
根毛获得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机制
水分沿导管上升的机制
高大的乔木可达100m以上,水分上升 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 根压 p211 蒸腾拉力 叶内潮湿的细胞间隙与外界干燥的空 气之间形成扩散梯度,水分以气态散失到 大气中,产生蒸腾拉力
上升的水柱会中断吗?
如何保持导管中水柱的连续性 ——内聚力学说
植物叶片蒸腾失水后,便向导管吸水,而水本身又 有重量,会受到向下的重力影响,这样,一个上 拉的力量和一个下拖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导管水柱 上就会产生张力。 -张力: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作用力。 但由于水分子内聚力远大于水柱张力。同时,水 分子与导管(或管胞)壁的纤维素分子间还有强 大的黏附力,因而维持了输导组织中水柱的连续 性,使得水分不断上升。
运输机制?
土壤营养-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北美红杉高可达110m
木质部的两种细胞——导管和管胞
叶的气孔
气孔是植物表皮上一对特化 的细胞保卫细胞和由其围绕 形成的开口的总称,是植物 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门户 双子叶植物和大多数单子叶 植物的保卫细胞呈肾形,靠气 孔口一侧的腹壁厚,背气孔口 一侧的背壁薄
内皮层凯氏带阻断-内皮层质膜-木质部 胞内途径:溶液透过根表皮细胞、皮层和内皮层细 胞的质膜到达木质部,根各个细胞之间 有胞间连丝相连通
根细胞何以能够控制养分的吸收?
Key: 溶质至少必须有一次通过质膜
质膜允许水分自由通过,但对离 子或分子等溶质的透过有选择性, 只有某些溶质能进阳离子交换: 土壤颗粒带负电,无 机阳离子粘附其上; 根毛释放氢离子H+到 土壤溶液中,H+与土壤颗 粒上的阳离子发生交换, 根毛吸收从土壤颗粒上交 换下来的阳离子 阴离子:不能粘附在土 壤颗粒上,易 被植物吸收但 也易被淋失
正确灌溉 正确施肥 防止土壤被侵蚀
18.2.3 真菌和细菌对植物营养有特殊作用
蚕豆幼根横切(示初生结构)
1.表皮 2.皮层 3.内皮层 4.中柱鞘 5.初生木质部 6.初生韧皮部 7.薄壁细胞
凯氏带
根是如何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
进入根的所有物质都是溶于水的,根实际吸收 的是可溶性矿质元素和水分组成的稀溶液 木质部是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管道” 水分进入根的木质部的一般通路是: 表皮 皮层 内皮层 木质部 水分进入木质部有2条路径: 胞外途径:溶液-表皮和皮层细胞的细胞壁-
导管和管胞, 死细胞 运输水分和矿物质
木质部汁液只能自下 而上,从根到地上运 输 蒸腾作用-内聚力- 张力机制
细胞组成 功能
运输方向 运输机制
筛管和伴胞, 活细胞 运输糖分等有机物
韧皮部汁液可沿 各种方向流动 压流或集流模型
18.2.1 植物必需元素
植物的必需元素: 从种子萌发开始到 产生下一代种子为止所 必需的元素。 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方 法——水培法 目前已确定植物的17种 必需元素:9种大量元 素,8种微量元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