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能力和生产计划培训课程
Q0
③ ④=①×③
0.5
125
0.7
70
1.0
230
1.5
75
500
各种产 品占全 部产品 的比重
%
⑤
25 14 46 15
100
代表产品 表示的设 备组的生 产能力M0
⑥
529
各具体产 品表示的 生产能力
M
⑦=⑤× ⑥÷③
265 106 243 53
第五章 第一节
2.假定产品法 在企业产品品种比较复杂,各品种在结构、工艺和劳动量方面 差别较大,不易确定代表产品时使用假定产品法。 (1)计算假定产品台时定额(tm) tm = ∑ ti di ( i = 1,2,3,……,n ) 其中:ti——第i种产品单位台时定额
M1=M0×S (S — 设备组的设备数量) 3.工段的生产能力的计算 工段生产能力的计算在设备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工段 往往要包括几个设备组,而设备组的生产能力又往往不相等,这 就要进行综合平衡工作。 4.企业生产能力的确定
第五章 第一节
120 100
80 60 40 20
0 钻床组
车床组
第五章 第一节
(二)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是指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 1.制度工作时间 (全部日历日数-节假日数) × 每日制度工作小时数 2.有效工作时间 3.生产面积的利用时间为制度工作时间
(三)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1. 对于设备来说,它是指单位机器设备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
第五章 第一节
二、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产品的品种、数量构成、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质量要求、零部件 的标准化、通用化水平、设备的数量、性能及成套性、工艺加工方 法、生产面积的大小、工厂的专业化组织水平、生产组织及劳动组 织形式、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及劳动积极性等。 (一)生产中的固定资产的数量 是指企业在查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能够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厂房 和其他生产性建筑物的面积。 1.包括: (1)正在运转的机器设备。(2)正在修理安装或正等待修 理安装的机器设备。(3)因生产任务不足、变化或其它非正常原 因暂时停止不用的机器设备。 2.不包括:(1)判定不能修复、决定报废的设备。(2)不配套的 设备 (3)留作备用的设备(4)封存待调的设备
第五章
生产能力和生产计划
本章重点
▪ 1.生产能力的概念和类型,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主要因 素;
▪ 2.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负荷系数的计算; ▪ 3.企业生产计划中的主要指标和计算。 ▪ 4 .生产预测方法简介(主要是自学)
第五章 第一节 生产能力
一、企业生产能力的概念和种类
1.生产能力的定义 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企业的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
镗床组
刨床组
铣床组
磨床组
1。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代刨 2。以车代镗 3。钻床组则技术革新或加班加点
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多品种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 1.代表产品法 (1)选定代表产品 (2)计算代表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M0 = T效×S / t0 (3)计算产品换算系数:Ki = ti / t0 (i=1,2, …. …,n) (4)计算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①将具体产品计划产量换算为代表产品产量: Q0i = Ki × Qi ②计算各产品占全部产品产量的比重: di = Ki Qi / ∑Ki Qi ③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Mi = di M0 / Ki
di——第i种产品占产品总产量的% (2)计算假定产品生产能力
Mm = T效·S / tm (3)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的台时定额。 2.对于生产面积来说,是指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的大小及占
用时间的长短。
第五章 第一节
三、生产能力的核定
(一)意义
1.是一项基础性工作;2.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3.是实现企业经营目 标的基础;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5.有利于发现生产中的薄 弱环节、富余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二)步骤
M(30 6=5-59)×2×8×(1-0.1)×12
100 = 529 (3)用表格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第五章 第一节
以代表产品计算生产能力换算表
产品 名称
A B C D 合计
计划 产量
Q
单位产 品的台 时定额
t
①②
250 50 100 70 230 100 50 150
换算 系数
K
换算为代 表产品表 示的数量
第五章 第一节
2.生产能力的种类 (1)设计能力:是指工业企业基本建设时,设计任务书与设计文件 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它是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后应该达到的最大 年产量。 (2)查定能力:是指企业生产了一段时间以后,重新调查核定的生 产能力。企业的产品方向、固定资产、协作关系、资源条件、劳动状 况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新的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大生产能 力。 (3)计划能力:是指企业在年度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 实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是以现有生产条件,并考虑到在年度内 能够实现的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的效果来确定的。
第五章 第一节
[例] 某厂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为250,100, 230和50台,各种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车床组的计划台时定额分别为 50,70,100和150台时,车床组共有车床12台,两班制,每班8小时, 设备停修率10%,试求车床组的生产能力。(每周按六天工作计算)
[解] (1)确定C为代表产品 (2)计算以C为代表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1.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
2.思想、组织和资料的准备
3.计算核定
(1)设备和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2)生产线和工段的生产能力
(3)车间的生产能力
(4)企业的生产能力
第五章 第一节
(三)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 1.单台设备及流水线生产能力的计算和确定 (1)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 (2)流水线的生产能力 各工序生产能力平衡的结果 2.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
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和一定 质量的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能够加工处理的一定原材料的最大数量。 (1)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 (2)生产能力是在企业可能达到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确定。 (3)以实物指标为计量单位 (4)综合平衡的结果 (5)一般以最大产品数量来表示,有时也以加工的原材料的最大数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