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拙政园赏析报告

拙政园赏析报告

拙政园赏析报告
苏州拙政园是私家园林理水艺术极其成功的典范,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拙政园位于目前苏州市娄门市内东北街,从建成至今一直是以水
景为主的园林。此园另一大特点,就是院内屋宇稀疏,空间明朗,层次分明,富有自然意趣。

清初,这座私园为吴三桂的女婿王永宁所得,他对此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建。但并未破坏
它最富特色之处。中部是全园的主体,占地18亩多,水面就占1/3。布局以水池为中心,
四面因势错落建有堂、亭、轩、阁等。

池有水湾伸而出,上架小飞虹;池内堆砌假山小岛,岛上竹林茂密,岸边芦苇丛生,颇有野
趣。假山小岛以曲形桥相连,优美灵动、飘逸潇洒。

此后拙政园又经几多兴废,目前所见的建筑与格局成形于清代后期。

1.拙政园的构成
东园的水面如烟斗形,岸形比较平直,构园者在斗部水面建筑“n”形中心岛,岛上堆筑假山,
山巅建造放眼亭,岛在东、南、西建造石板桥与对岸进行沟通。经此处理,就打破了睡眠的
平板,创造了曲折层次的景观。

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部分,亦即全园的精华所在。面积1.2公顷,水面约占0.5公顷,整个
布局,以池水为中心。全池筑成不规则的“工”字形,北端一横特别粗大,故在水面中心构成
两个西大、东小的桃形小岛,岛上各堆筑假山,东岛假山山巅建有待霜亭,西岛假山山巅建
有雪香云蔚亭,东岛用独桥与对岸梧竹幽梧亭沟通。东岛东部用“人”字形堤,曲曲折折,与
东岸、南岸沟通,将水面进行在分割。而在“人”自行的两撇交接点,筑有和风四面听。可以
四面观赏水景、山景。在西北端水面筑有见山楼,并用曲折石桥与北岸沟通,又将西北端水
面分割。在“工”字形的竖直水面上又建有小飞虹廊桥、小沧浪、松风亭等建筑进行分割。整
个水面经此多重分割,形成了大小不一、方位不一、形状不一的水面共八个。不同形体的建
筑物,均傍水而建,其建筑造型力求轻盈活泼。八个水面就是八个单元的观景区,既独立,
又相连,打破了单独的气氛,衬托了深远,使人感到水中有水,景中有景,景随步移,处处
皆景。由于水面分割多,故而桥多。桥皆平桥,设有低栏,轮廓横平,简洁轻快,与平静的
水面十分协调。人们站在桥边小憩,犹如到了瑶池仙境,漫步其中,只见水光倒影映照其间,
正是“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西部主要
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园内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
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
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
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
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
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纵观拙政园整个水面处理,东园是个头,中园是个体,西园是个尾,头、体、尾虽分隔却相
连。轻做头部文章,少做尾部文章,而大做体部文章,使全园浑然一体。其理水艺术实在达
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2.拙政园表现特点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
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
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
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
相间空间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先抑后扬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
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
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

3.拙政园的空间与功能
l 流动空间与滞留空间
静态空间一般为亭台楼阁,比较封闭,功能明确,
空间表现清晰明确
采用对称式和垂直水平界面处理

动态一般为走廊等,空间具有开敞性和视觉的导向性
界面组织有连续性和节奏性
空间构成富有变化性和多样性
l 空间组织关系
拙政园内各个空间之间属于并列关系,有大的划分:东园、中园、西园;有小的划分:兰雪
堂、涵青亭、天泉亭、芙蓉榭、玉兰堂、见山楼、小飞虹、远香堂的等。


l 空间组合形式
拙政园内空间组合多为组团式
各个空间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分

4.园林空间处理手法

l 空间垂直要素限定
由墙、柱、屏风、栏杆等围合形成空间。例:宜两亭

l 空间各要素的综合限定

园林内大多数景观以综合限定为主。例:见山楼

l 空间的围合与通透
围合与通透是互相穿插和贯通的。
园林中有大量的闭合空间和长廊,为了防止人们视觉审美疲劳,在设计手法上,利用镂空造
型表现借景等艺术形式,让整个空间动静结合,富有生气。


拙政园虽然是私家园林,面积相对皇家园林来说较小,但在园林建筑形式上却丰富多样,涵盖
了大多数古典园林建筑类型,起到了点景、观景、引景、对景等诸多作用。

总结
拙政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园内景观设计上都遵循了中国古
代的建筑特点,并在其中融入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在命名上大部分都和典故或建筑功能
有关,让人们能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

拙政园创造了富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场所,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才让身处其间
的人获得了归属。在园中,不仅有山水等物质因素,也有统一全园主题或情趣的精神因素不仅
是视觉,园林中还唤醒了人的嗅觉、听觉、触觉,甚至对时间的感知,从而打破了人与环境的隔
离与对视,反而建立了人与环境的联系和融合。

苏州拙政园是我国古代江南私家园林中的优秀典范,其空间布局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
思想内涵,还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营造无限的思维遐想,有其独特的设计手法,充分理解和解
析其空间特征为现代园林的设计、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关主题